周康王姬钊是周成王姬诵的儿子,西周第三位天子,那么姬钊的历史故事具体是怎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有关周康王姬钊的历史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初封太子,在召公奭、毕公高的辅佐下,正式登基,继续推行周成王的政策,平定东夷叛乱,北征略地,西伐鬼方,进一步加强统治。周成王至周康王时期,天下安定,四十多年没有使用刑罚,史称"成康之治"。 姬钊继位天子的时候,召公、毕公为他举行了盛大的登基仪式。召公、毕公还把诸侯都喊过来,陪姬钊来到祖庙,把周文王和周武王这两位先辈的艰辛的创业历程告诉了康王,又当场读了一篇文章,告诫姬钊要勤俭节约,要对自己的欲望加以约束,勤勤恳恳且认真的处理国事,守住先辈们辛苦打下来的基业。 姬钊当了天子之时,不断的攻打讨伐鬼方(今陕西省西北部)和东南各地,劫掠和抢夺奴隶和土地,赏赐给诸侯、大夫。在一次战争当中,周军俘获了犬戎的士兵上万人,为了庆祝胜利,姬钊赏给参战的贵族孟以一千左右的俘虏,作为奴隶使用,并将此事用文字铸在鼎上,这只重500多斤的鼎在清朝中期被挖掘了出来,至今还陈列在北京的中国历史博物馆里。 姬钊在位期间,国力强盛,天下统一,经济、文化繁荣,社会安定,史书载,"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姬钊死后的庙号为康王。后世将这段时期和成王末年的统治誉为"成康之治"。 春秋时代的公元前538年,楚国的大夫椒举向寻求霸业的楚灵王提到历史上夏启王、商汤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周穆王、齐桓公和晋文公这"六王二公"这些人的伟大事迹。椒举提到周康王有"酆宫之朝"的功业,杨伯峻指出酆宫为周文王庙,在今陕西省户县东五里。(齐国第二代君主齐丁公、卫国第二代君主卫康伯、晋国第二代君主晋侯燮和周公旦之子鲁公伯禽共事周康王。周康王分四位诸侯以珍宝之器。而同事周康王的楚君熊绎却无分。春秋时代的公元前530年,楚灵王依旧非常的生气提起此事。) 公元前996年,在镐京去世,谥号为康,安葬于毕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