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经国为何违背蒋介石遗愿,没传位给蒋氏第三代?
1937年4月,蒋经国由苏联携妻子蒋方良、长子蒋孝文回到阔别十二年的祖国。回国后,蒋经国与妻子又育有两子一女,次子蒋孝武、三子蒋孝勇,以及长女蒋孝章。
蒋经国回国之后,蒋介石对儿子的栽培可谓是不遗余力。长子蒋经国已经成为他心中既定的接班人。尤其是在国共内战中,蒋介石手握精良装备的几百万大军一败涂地。让蒋介石更没有想到的是,自己以往信任的许多核心部下,均在重要的时候背叛了他,选择倒戈。这使蒋介石对身边人的信任程度大大减弱。在其心中"求人不如求己"的想法更加深厚,把自已手中的权利传给自己的儿子,在蒋介石心中已下定决心。
从1950年开始,蒋介石就开始为蒋经国的接班加紧铺平道路,凡是与蒋经国不和的军政要员,蒋介石都会通过种种手段让其离开。陈诚、吴国桢、孙立人等等昔日蒋介石身边的左膀右臂,通通因为与蒋经国不和,被蒋介石罢黜。
1975年4月5日凌晨,蒋介石在台湾病逝。二十多年的苦心经营,蒋介石终于把手中的权利交到了儿子的手中。由于蒋经国早已顺利接班,台湾的政局没有掀起丝毫的波澜,平稳完成了权力的传承。
对于蒋经国以后,蒋家第三代的接班人人选,在蒋介石在世之时就已经有所倾向,此人就是蒋经国的长子——蒋孝文。蒋家两代掌权人对蒋孝文寄予厚望,希望他可以担当起蒋家权利传承的大任。在父辈的安排下,蒋孝文先后担任台湾电力公司驻金门岛最前线战地的经理,台湾电力公司桃园区经理,同时兼任国民党桃园县党部主任委员。蒋家父子为蒋孝文做着不露痕迹的安排。
但蒋家的这位接班人并不是一个省油的,从小生活优渥,加上蒋氏家族的光环,蒋孝文从小不思学业,放荡不羁,成年后更是纵情声色场所,酗酒如命。
蒋孝文凭借自己的身份和家庭背景,在学校里为所欲为,逃课、打架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在台湾期间,中学就留级两次,转学五所,没有一家学校能呆满一年。有一次因为玩枪,差点打死蒋介石的卫士。又一次,因为酒后驾车撞死一人,最后也是老蒋出面摆平了此事。蒋孝文的种种做法给蒋家带来了很坏的影响。
蒋孝文与母亲蒋方良
为了不让蒋孝文继续在台湾胡作非为,也为了让他能有所成长。在老蒋的安排下,蒋孝文漂洋过海来到美国学习。身在异国他乡的蒋孝文并没有收敛本性,留学期间因为酒驾,被学校开除,又因为骗保,被美国驱逐出境。无处可去的蒋孝文,只能黑溜溜地回到了台湾。
虽然出国一事无成,怎奈背后有蒋氏父子的站台,蒋孝文依旧春风得意。经常和朋友混迹声色场所,纵情玩乐。但蒋孝文却因为一次朋友的聚会,丢掉了自己的性命。因为蒋氏家族世代有糖尿病史,蒋氏父子也因晚年所患糖尿病而痛苦不堪。蒋孝文同样没有躲过罹患了家族遗传的糖尿病的命运。蒋孝文在这次朋友聚会上,因为低血糖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导致脑部神经受到了不可逆的损伤,甚至从此生活都不能自理。蒋氏父子的三代接班人计划戛然而止,所有的努力也付诸东流。
蒋孝文的突然去世,让蒋经国痛心疾首。转而把希望寄托在次子蒋孝武身上。
有了蒋孝文的教训,蒋经国对蒋孝武管教的异常严格,蒋孝武也被认为是最有政治前途的蒋家后代。1976年,蒋孝武在父亲的安排下进入情治部门,之后还担任了党务、军情、宣传等部门的要职。把所有的蒋家希望都寄托在了他的身上。
但是,台湾"江南案"发生了,彻底打乱了蒋经国的政治部署。
1984年10月15日,知名作家刘宜良(笔名江南),在旧金山自宅车库遭歹徒暗杀。此事一传开,立刻震惊了海内外,江南生前友好及主持正义的华人学者,还成立了"为刘宜良伸张正义委员会",要求有关台湾当局彻查凶手。后来经过调查,人们认为蒋孝武难逃干系。蒋经国和蒋孝武顿时成为千夫所指。
蒋孝武
蒋经国于1985年1月10日下令逮捕"情报局长"汪希苓、"副局长"胡仪敏、第三处副处长陈虎门,要求彻查此案,并于1月13日由"中央社"发布消息,承认情报局官员卷入"江南命案"。但是舆论仍然揪住蒋孝武不放。
3月1日,竹联帮大佬陈启礼的密友张安乐(绰号白狼)忽然偕同一位替陈启礼保管录音带,在美国洛杉矶宣布"蒋孝武就是谋杀江南的元凶"。江南命案使蒋家在台湾名誉扫地。蒋经国被迫无奈,在1985年8月16日蒋经国在接受美国《时代周刊》杂志专访时,更明确指出"台湾地区领导人要依法选举产生,从未考虑由蒋家人士继任。
1986年3月,蒋经国决定将蒋孝武派往新加坡任"台湾驻新加坡商务代表团副代表"。1988年升任"代表"。1990年1月改任"亚东关系协会"驻日代表。1990年,台湾地区开始选举,蒋孝文匆匆返台,没有了父亲这座靠山,此时的蒋孝文将要有所作为,已经为时已晚。
1991年,蒋孝文卸去了所有职务回到台湾,但此时的他,已经病魔缠身。几个月之后,孝武患慢性胰腺炎去世,年仅46岁。
虽然蒋经国生前曾极力延续父亲蒋介石的意愿,把蒋家的权利继续在蒋家内部传递,也曾费尽心思地培养自己的儿子,怎奈其子多不成器。长子蒋孝文生活放荡丢掉了性命,次子蒋孝武依然无作非为,又因牵扯"江南命案"被迫退出了政治之外。至于小儿子蒋孝勇,热衷商业,无心政治。虽然蒋经国有心传位蒋家第三代,怎奈后代多不成器。
无奈之下,晚年的蒋经国只能将手中权利交了出去。蒋经国在选择人选时,也用了一番心思。他放弃传位蒋家人之后,甚至曾经蒋家的心腹重臣都没有在他的考虑之内。而是选择了,政治经验最少,资历最浅的李。当李上台之后,曾经一度被架空,成为一个人设。这也说明蒋经国此举的背后用意,也显示出了蒋经国对蒋家势力退出权利中心的不甘心。他试图给蒋家后代赢取更多的时间,试图让蒋家卷土重来。
可惜,蒋家后代依然不成气候。在蒋经国去世以后,三个儿子接连随他而去,全部早逝。更加削弱了蒋家的影响。蒋经国也小看了李的野心,在李上台之后,一边巩固自己的权力,一边削弱亲蒋派势力,蒋家势力便逐渐淡出了权力中心。
有人说蒋经国把权利交给李,表现了他的还权于民,他亲自结束了蒋家的"家天下",是眼光长远,开明的。但也有人认为,是他的举措造成了今天的混乱。
如果蒋经国坚持维持"家天下",如今又会是什么情况呢?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喜欢的朋友,点点关注,点点赞 ,谢谢大家!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