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政经集权,普京落泪 在第一个任期内解决了困扰国家发展的沉疴后,普京开始了他执政生涯的第二个阶段,2004年到2012年(一届总统一届总理),这也是起承转折的一个阶段。第二个任期刚开始,普京就清理了一批还在执政体系里叶利钦的老人,安排自己的人顶上去(这时候收拾也说的过去,毕竟跟老叶的许诺是上一个任期的事,而他也信守了诺言),重塑权力体系,确保总统对政治的绝对控制;同时在七大联邦区派驻总统全权代表(钦差大臣),改变地方选举方法,收归人事任命权到中央,解决地方政府尾大不掉的问题;重点企业重新国有化,由国家接手支柱经济的管理。通过这几步,普京彻底掌控了局面,实现了中央集权。 兜兜转转一圈,俄罗斯最终还是回到了祖传的集权体制上来。这或许跟斯拉夫人的沙皇情节有关系,也就是沙皇专政的历史传统。从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再到斯大林,俄罗斯民众普遍习惯于有一个强势的领导人来代表国家意志,而这些国家元首,也都渴望对国家权力的绝对控制。虽然在普京时期这种绝对控制和沙皇时期、苏联时期不可同日而语,毕竟它还是一个宪政国家,但实质上还是把政治权力、经济权力牢牢掌握在他和他身边这些人构成的执政集团手中,换汤不换药。 普京的第二个任期是从2004年到2008年,这段时间得益于国际上的高油价,俄罗斯经济迎来了持续增长。同时和欧盟,美国以及中国等周边关系保持友好关系,使俄罗斯自二战以来第一次处在了一种良好的国际关系中。国内外大好的形式也让普京感觉到自信心爆棚,在铁腕稳住国内形势后,又实现了经济增长,同时在国际上话语权又加重,一波接一波的红利,让普京也志得意满起来,这简直就是天降大任。而当时风靡一时的"嫁人必须要嫁普京这样的人"这首歌,也正是印证了这段时期普京在俄罗斯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嫁人必须要嫁普京这样的人 到了2008年,鉴于宪法中总统任期不能超过两届的规定,普京拉来了他的铁杆加心腹梅德韦杰夫出演了一出双簧,成立梅普组合,梅在前台亮相,普在后面话事,合情合理,合理合规。 梅普组合 故事本该就这么完美的发展下去,国际油价持续走高,政治生态又一片平和,看起来一切都是那么岁月静好。然而人算不如天算,2008年开始爆发了金融危机,俄罗斯这种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立马遭受重创,经济开始急剧下滑,挡都挡不住。到2009年,俄罗斯当年的GDP萎缩了9%以上,经济直接崩了。 那为什么在金融危机刚爆发的时候,无论是普京还是梅德韦杰夫,都在国际经济论坛信誓旦旦地说不管美国经济怎么样,俄罗斯经济毫无疑问将是世界经济当中的安全港呢?因为俄罗斯当时确实有很多外汇储备,而且国际油价一直都在高位运行,所以他们有底气这么说。但是他们忘了俄罗斯本质上其实是能源依赖型国家,普京自2000年以来建立的国家资本主义(国企经济),在自家小院充充大爷还好,一旦遇到外界资本恶狼的冲击,根本就没有招架还手之力。其实这也好理解,普京从打掉老寡头到完成中央集权这个过程中,实际上又新造了一批新寡头,他们隐藏在幕后控制着国有企业,而这种僵化的垄断型国企,面对规模如此之大的金融冲击就显得无能为力了。 经济的崩溃直接影响到的是民众生活质量的急剧恶化和下降,这也冲击到了当时的政治生态,因此从2009年之后,俄罗斯国内各种示威、游行不断,甚至到2012年普京要重回总统宝座时,俄罗斯几乎所有大中城市都爆发了大规模反政府甚至是直接反普京的游行。这个阶段,普京在民众中的威望,几乎是跌倒了谷底。到2012年3月普京赢得选举发表演讲的时候,他的眼睛里面充满了泪水,因为他知道那段时间,他失去了俄罗斯民众对他的信任。 感慨万千,饱含热泪的普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