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大家以为"熊猫人"只是存在于 微信的表情包里 直到这样一组照片 在网上火了 熊猫人出没! 这两天 微博话题#熊猫难道不害怕吗# 引发了网友热烈讨论 这些熊猫人的造型 合理中透露着一丝诡异 稳重中又隐藏着一丝调皮 不由让人脑海中浮现出了两个 似乎不那么合理的合理想法: 1、工作人员跟国宝待久了之后 真的会变成熊猫人吗? 2、或者说…… 熊猫果然是人扮的 事实上,这是工作人员穿上特制的套装 和熊猫进行亲密接触 照料它们的日常 目的是为了给参与野化的熊猫 记忆"去人类化" 印痕行为 ,也称印记行为 是动物行为学中非常典型的一个现象 如雁鸭类等早成性鸟类 出壳时第一眼看到的活动物体 都会当成自己的亲生父母跟随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中国动物学会动物行为学分会副理事长 兼秘书长刘定震说 类似的现象在哺乳类动物中也存在 图源:@iPanda熊猫频道 工作人员穿熊猫服 是为了在照顾大熊猫幼崽时 避免它们因为印痕行为对人类产生依赖 将来放归野外时 它们才会躲避人类而不是主动靠近 科研人员还将大熊猫的粪便和尿液气味 一起抹到熊猫服上 让工作人员更"像"熊猫 (心疼工作人员一秒 ) 那么熊猫服达到预想的效果了吗? 刘定震表示 根据最近几年培训的个体 和放归的效果来看 熊猫服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放归野外的个体全部对人类的活动 比如说话声产生警戒反应 并表现出回避行为 对于网友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大熊猫到底能不能分辨出 穿熊猫服的是人还是熊猫? 刘定震说 科研人员实验发现 通过给成年大熊猫辨认熊猫图案 哪怕改动一个耳朵 一只眼睛的位置 它都能很明显地区分出来 至于大熊猫幼崽是否可以分辨 迄今为止还没有人做过相关的研究 图源:@iPanda熊猫频道 事实上,熊猫服的款式还不少 有面罩款的↓↓↓ 头套款的↓↓↓ 甚至还有精心制作的毛绒款↓↓↓ 看到这些图片的网友们纷纷表示: 哈哈哈哈哈 这装扮看着挺"吓人"啊 熊猫怕不怕不知道 我挺害怕的 工作人员们 为了大熊猫能够更好地繁育存活 也真是很拼了! 你和滚滚们有什么故事吗? 是否跟这群可爱的 两脚"熊猫人"也有过一面之缘? 说出你的故事! 上海新闻广播综合自央视网、科技日报、@iPanda熊猫频道、微博网友图片等 编辑:陈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