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叔这篇国际评论,来分析中日关系。 2022年对中日关系来讲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年份。1972年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开启了交往的新局面。日本和中国之间的这种官方关系的确立,比美国和中国建交早了7年,比韩国和中国建交早了20年。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按计划双方应该会举行一系列活动来庆祝。 不过鉴于最近的地区安全局势紧张,引发中日关系也出现了一些波折和动荡,那么是不是会导致两国间一些纪念活动有变?也未可知。 大家都知道的一件事是,不久前的东盟会议上,中国取消了和日本外相的外长会,原因是日本对中国军演"指手画脚"以及对中国维护主权和安全的行动"说三道四"。 这对邦交正常化50周年的纪念庆祝而言,显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不过木叔注意到,日本可不仅仅是"说三道四"或者"指手画脚",其实日本也在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动作,为今后可能出现更大的危机局面做预演。 这就是8月9日媒体引述日本防卫相岸信夫的话说,在这几天中国进行周边军演的时候,日本海上自卫队也进行了相关军事演习。 被视为对中国态度一贯强硬的岸信夫的这个表态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的放矢。原因就在于日本这次演习不是普通的演习,用日语说是针对"存立危机事态"的军演。 所谓的"存立危机事态",在日语里是一个很严重的词。这个词在军演中出现有两层含义。 第一,表示问题的严重性。 如果理解不了日语表达的朋友可以想一个中文词——中文对此相近的表达是"危急存亡之秋"。这两个中日短语意思都是指国家面临着生死存亡的重大关头。 日本用"存立危机事态"作为演习的假想目标,毫无疑问说明了事态的严重性。 第二,体现日本动用武力的可能性。 二战后日本和平宪法是限制日本使用武力的,这就是为什么日本没有军队只有自卫队的原因。而随之而来的日本也没有宣战权只有集体自卫权。 集体自卫权需要满足3个条件,日本才能动武——日本和与日本关系密切的国家遇袭;为了保护国家和民众,没有其他手段可采用;武力使用限度最小化。而军演提到的"存立危机事态"是符合这个条件的。 也就是说,日本的军演等于在准备日方动武的可能性。 日本防卫相岸信夫也毫不夸张地表示,这是日本首次进行类似目标的全方位军演,即认为日本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下如何用武力应对。所以,木叔对日本官方对局势判断如此悲观和严重,还是感到一点吃惊的。 同时维持过去对日本的判断—— 1)地区局势越紧张,日本突破和平宪法的可能性就越大。 2)周边问题越多,日本和美国之间的合作,特别是军事合作就更密切。 这个迹象已经更明显了。 因为日方的这次"存立危机事态"军演当中,就有美军配合的一个"桥段"。而且也是在美国领导的"环太平洋军演"之下的一部分。 【所有作品已受版权保护,严禁抄袭、转载,否则将承担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