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间因琐事发生争执,一方大打出手,致对方一家三口身亡。被害人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11岁。 近日,发生在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的这起命案令人唏嘘不已。被害人家属称,凶手作案后虽已投案自首,带给他们的仍是无尽的悲痛和10万余元抢救费用。 蔡先生儿子的部分住院清单邻居间因琐事产生矛盾,双方曾打官司 蔡先生是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某镇人,农民。8月5日,提起父母和儿子遇害的遭遇,蔡先生悲痛不已。 "我父母育有三个孩子,我上面还有一个姐姐,一个哥哥,均已成家。"蔡先生介绍,他父亲今年78岁,母亲71岁。两位老人平时住在老宅,离他们家有一段距离。 蔡先生称,凶手廖某也是农民,今年55岁,身材高大、壮实。"廖家和我父母家是前后院关系。房子挨着房子,中间只隔一道墙。数年前,我家后面有一块坑地,我父亲辛辛苦苦拉土将坑填平。后来,廖某从村上买走了那块地,两家的矛盾由此产生。" 2020年10月,蔡先生的父亲和廖某因琐事发生冲突,蔡先生的父亲受伤住院治疗,花去医疗费近千元。蔡先生的父亲称,他的伤是廖某打伤的,廖某应承担80%的责任。此后,他将廖某起诉到法院,要求廖某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等共计1000元。 庭审中,廖某称,他没有打蔡先生的父亲,是蔡先生的父亲用头顶他,他一退后蔡先生的父亲就摔倒了,派出所的人可以证明。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法院审理查明:2020年10月14日,蔡某(蔡先生父亲)和廖某因琐事发生争执,蔡某用头拱廖某腹部后受伤,共花费医疗费978.35元。 本案中,蔡某作为先动手一方,对此事件的发生应承担主要责任,廖某因琐事与蔡某发生争执,对此事件的发生承担次要责任,故蔡某的损失由被告廖某承担40%的赔偿责任。 2021年2月20日,枣庄市峄城区法院一审判决:被告廖某赔偿原告蔡某各项损失共计430.82元;驳回原告蔡某的其他诉讼请求。 蔡先生说,一审宣判后,双方均未上诉,廖某最终赔偿他父亲430元。两年后双方再次发生冲突,男子大打出手致3人死亡 蔡先生介绍,除了房子相邻,廖某家的一块地也和他家的地相邻。廖某种的是玉米,他家种的是绿豆。 今年7月下旬,他父亲发现自家地里的绿豆被人用锄草剂打死,就找廖某询问情况,双方因此发生争执。 遇害的两位老人都已70多岁 "7月25日上午11时许,我父亲在家门口见到廖某后,问他我家种的绿豆是不是他用锄草剂打死的,廖某说不是他打死的,双方因此发生争吵。之后,廖某将我父亲打倒在地,当场死亡。" 蔡先生说,案发当时,他并不在现场,因此对于廖某是用什么东西打的父亲,他并不知道。"有人说用的是石头,有人说现场有一把锹。我只知道我父亲头部伤势很重,现场流了很多血。" "我母亲当时正在家里洗衣服,听到响动后出门查看,也被廖某打倒在地。"蔡先生说,廖某作案后,直奔他大哥家。"我大哥、大嫂当时并不在家,家里只有今年参加高考的侄子在家。" 蔡先生说,家族一位嫂子看到情况不妙,第一时间将他大哥家的门锁上,廖某看门上锁,转身向他家走去。 "当天我不在家,妻子和11岁的儿子去地里摘菜了,家里只有14岁的女儿在家。"蔡先生后来获悉,廖某赶到他家后,拿了他家一把斧头问他女儿:你爸在家吗?他女儿说不在家,廖某在家里找了一遍后径直离开。 出蔡先生家门后,廖某恰好碰上从地里回来的蔡先生妻子和儿子。见到蔡先生儿子后,廖某二话没说,从电动车上拉下孩子,随即用石头乱砸。"可怜的孩子当场倒在了血泊中"。 蔡先生的儿子遇害时只有11岁 蔡先生说,廖某作案期间,妻子吓蒙了,根本没有反应过来。作案后,廖某向当地警方投案自首。 当天,蔡先生的母亲和儿子被送到当地医院紧急抢救。心痛的是,虽经全力抢救,7月30日、8月1日,他母亲和儿子还是先后离开了人世。案件正在调查,死者家属希望严惩凶手并得到救助 蔡先生说,母亲和儿子在医院治疗期间,先后花费10万余元。"我们一家人都是农民,案件不仅让我们痛失3位亲人,还欠着医院巨额医疗费,真不知道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 蔡先生说,案件发生后,廖家人去楼空。他母亲和儿子在医院抢救期间,对方既无人看望,更无人提及民事赔偿的事。因案件尚在调查之中,目前,蔡先生父母和儿子的遗体仍在当地殡仪馆存放。8月4日,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曾联系他们,问他们需要什么帮助,对方尽量提供帮助。 8月5日下午,当地派出所一名民警称,廖先生反映的案件他听说过,目前,案件已移送刑警部门,正在调查中。 当天下午,当地镇政府一工作人员称,了解本案相关情况要与村上的负责人联系。之后,蔡先生所在村子的相关负责人称,蔡先生家的情况他了解,目前村上正向政府相关部门申请救助。"现在很多事情没有处理,没办法说。能给他们申请的救助,我们都会申请。" 该负责人称,案件发生后,在镇政府的协调下,抢救蔡先生母亲和儿子的医疗费用蔡家一分都没掏,"下一步相关部门会研究,看怎么弄。" 死者家属称,他们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早日结案,严惩凶手,好让死者早日入土为安。律师提醒:小矛盾要及时调解、化解,勿因小事酿成悲剧 邻里之间的小矛盾竟酿成3人死亡的重大命案!该案对大家有哪些启发和思考?廖某致3人死亡,涉嫌什么罪名,将受到什么惩罚?凶手自首,法律在量刑上有什么规定?本案致3人死亡,法律会不会加重处罚?本案中,死者家属可以申请哪些救助,如何申请?就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 北京市中闻(西安)律师事务所谭敏涛律师。 "因为邻里之间的一件小事,从而酿成三人死亡的重大刑事案件,这是两个家庭的痛苦。" 谭敏涛指出,本案中,一个家庭失去了三位亲人,另一个家庭的嫌疑人很可能也会被判处死刑。"对于两个家庭而言,都是悲剧。" 邻里之间为什么会从小事演化为重大刑事案件呢?还是因为小事没有妥善解决,从而酿成大事,进而酿成命案。把邻里之间的纠纷放在农村地区来看,因为都是熟人社会,所以,当一方遭遇了不公,或者双方之间产生了纷争,都为了"争一口气"而互不相让,这样,小事也会演化为大事,小矛盾也会发展为大冲突,进而导致双方矛盾冲突不断加剧。 谭敏涛称,在农村,任何一个小纷争,都可能演化为大事件,悲剧就这样发生了。对于处理农村邻里之间的纷争,还是需要通过农村德高望重的老人或者村委会成员进行居中的公正调解,把矛盾扼杀在萌芽状态,不要让双方积怨过深。 对于有积怨的邻里之间,也应当克制自己的行为,妥善处理矛盾,能通过协商解决的,一定要及时化解矛盾,不要因为一件小事,毁了两个家庭,给两个家庭酿成悲剧,否则,任何一方家庭,都无法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 谭敏涛指出,从目前的材料来看,嫌疑人当场将受害人用石头等工具打死,涉嫌故意杀人罪,而故意杀人罪的基准量刑是从死刑开始。现在,嫌疑人造成三人死亡,已经造成了特别严重的后果,在量刑上,首先考虑的刑罚应当是死刑,再考虑死缓或者无期徒刑,但本案目前尚没有其他减轻量刑的条件,死刑的可能性很大。 《刑法》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自首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但本案造成三人死亡,而且,涉嫌的罪名或是故意杀人罪,自首的情节会被认定,但不会在量刑上予以考虑,因为造成三人死亡,应该会在量刑上予以加重刑罚。 谭敏涛最后指出,对于本案受害人家庭而言,目前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救助。由人民法院对受害人家庭的救助申请进行审核,然后再根据管辖法院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准进行确定具体的救助金额。 "在司法实践中,刑事被害人及其家属往往难以获得应有的赔偿,不仅无法弥补被害人遭受的人身和财产损害,而且会加重被害人及其家属的心理创伤,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所以,国家规定了司法救助制度,要求法院对有困难的被害人家庭进行救助。"谭敏涛称,司法机关对嫌疑人提起刑事指控后,受害人家属还可以同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要求嫌疑人予以赔偿,具体的赔偿数额,由法院进行裁决。 华商报记者 陈有谋 编辑 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