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
后起帝国主义国家与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在瓜分世界、争夺霸权的斗争中,形成了三对基本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和英德矛盾。
法德积怨较深。在1870—1871年的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丧失了原来在西欧和中欧的霸主地位。法国不甘心失败,一心想报仇雪恨,洗刷耻辱,争夺欧洲大陆的霸权;德国取得胜利后,经济实力大增,加紧扩军备战。企图扩张版图,进一步削弱法国。法德矛盾十分尖锐。
俄奥矛盾集中表现在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长期以来,在大斯拉夫主义的旗号下,俄国不断向巴尔干半岛扩张;由奥地利同匈牙利联合组成的奥匈帝国也向巴尔干半岛扩张,不愿斯拉夫人独立,脱离自己的统治。俄奥矛盾日益突出。
英德矛盾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德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迅速发展,其工业总值已赶上并超过英国。德国不甘心在世界舞台上扮演配角,强烈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这样,就直接威胁到英国的世界殖民霸权。英德矛盾尤为激烈。
19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建立了针对俄国和法国的同盟。1879年,在卑斯麦的推动下,具有明显反俄性质的德奥"同盟协约"首先缔结。后来,他又乘机拉拢在同法国争夺突尼斯的斗争中失败的意大利,共同对付法国。1882年德、意、奥三国同盟形成。在该同盟中,德国居于核心地位。
由于共同面临三国同盟的巨大威胁,1892年,法国和俄国签订军事协定。法俄同盟形成后,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立的局面。法俄同盟是形成三国协约的前凑。随着英德矛盾日益激烈,英国主动调整同法国和俄国的关系,并于1904年和1907年分别签订了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以上两个协约的签订,标志着英、法、俄三国协约关系的确立。
这样,在欧洲便最终形成了以德、意、奥为一方的同盟国同以英、法、俄为一方的协约国相对抗的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实质上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强国与老牌的资本主义强国之间的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