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张学良彻底恢复自由身,中央多次邀他回大陆,为何他都拒绝
"一湾海峡,挡住了思乡深情;
苦苦等待,只为与故乡重逢。"
结果此生他终未重踏故土 ,这思念便如皎皎明月一般充满遗憾又夜夜长明。
他是东北军阀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
因为西安事变,他被终身囚禁。
期间辗转到贵州、重庆、台湾等多地。
张学良心中始终牵挂着老家东北,他多么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重新踏上故土。
可当机会摆眼前时,他却做出了一个意外之举。
1990年,张学良终于有机会回到东北。
只是对这件事,他强忍内心喜悦,轻轻摇头,转身去了美国夏威夷。
他究竟为何做出这个决定?
囚禁的岁月里他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两度拒绝,事出有因
1988年,蒋经国逝世。
这也意味着被囚禁了半个世纪的张学良终于重获自由。
期间,他也曾多次讲到自己渴望回到东北老家的愿望;
只是因为各种原因,都没能实现。
1992年年末,以内地导演谢晋为代表的大陆电影团入台拜访张学良;
并邀请让他回大陆探亲。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明明期盼了大半辈子,实现梦想近在咫尺;
可张学良竟没有表现出一丝急切的渴望和兴奋。
他的言语中带着犹豫,神情里充满无奈。
最终,张学良笑着挥手,送别了代表团人员。
言外之意,他婉拒了此事。
1993年中国广播说唱团拜访张学良
一年后,中国广播说唱团赴台北演出。
知名小品表演艺术家黄宏以老乡的名义前去拜访张学良 ;
并又一次提出希望其能回家乡看一看。
两度专程邀请,让张学良终于放下内心包袱,将拒绝的缘由缓缓道出:
"四小姐(赵一荻)正在美国做手术,我得陪着。"
原来是彼时,赵四小姐身患肺癌,器官受损。
依靠氧气管,才能暂时保住性命。
加上生病时期她年事已高,运动量少,不得不长期卧床。
如此来看,张学良伴其左右也是应该的。
但真的只是这样吗?
而这一句话引出来太多凡尘往事......两情相悦,相互陪伴
张学良与赵一荻相遇于1927年的天津蔡公馆。
当时张学良是一个公认的爱玩乐的官二代形象。
赵一荻此时不过16岁。
这天晚上,赵四小姐不施粉黛来到这著名的交际场所蔡公馆。
她一身淡蓝色连衣裙,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小心的样子仿佛一只受惊的小兔。
也正是这样,她吸引了全场男士的目光。
其中就包括张学良。
他一眼就看到了清纯可人的赵四小姐。
他绅士地走向前,伸手问道:
"这位美丽的小姐,我能邀请你跳支舞吗?"
张学良
事实上,赵一荻坐在角落里,早从他刚入场时就被其吸引了。
这时的少帅英俊潇洒,风度翩翩。
她毫不迟疑地答应了他的邀请。
一翩一转之间,两人之间的默契浑然天成。
从青涩的目光里可以看出两人之间淡淡的情愫。
虽然这段舞没有跳完整,但张学良的样子深深地印在赵四小姐的脑海里。
两人的感情急速升温。
处于热恋中的他们会一起牵手散步,赏花望月;
一起去香山饭店打高尔夫球;
一起去高级餐厅吃一顿法式大餐。
也正是这段岁月,让赵四小姐愿意"搭"上了自己的一辈子。
好景不长,1928年皇姑屯事件中,张作霖被炸身亡。
自幼与父亲感情深厚的张学良悲痛万分,迅速回到东北主持大局。
一时间,东北地区陷入内忧外患的大风波。
这时,因为父亲去世的痛苦和日本人的步步紧逼,双重压力下张学良病倒了 。
这个消息很快传到赵四小姐耳朵里。
赵一荻
那段时间,她食不下咽、夜不能寐;
终日翻着报纸,企图从上面看到关于张学良的任何一点信息。
最终,她无法再继续忍受这种担惊受怕,背上行囊远赴东北他乡。
或许在世人看来她是勇敢的,但在其父亲看来这简直就是离经叛道,有失家族颜面之举。
要知道,在这个时间点,张学良还并未与结发妻子于凤至解除婚姻关系。
这一趟未知旅程让赵四小姐被家族除名。
可她没有一点悲伤,这反而随其心愿,能够一直伴在张学良左右。
但也因为这件事,赵一荻无名无分,只能在喜欢的人身边以秘书自居。
后来赵四小姐怀孕,张学良将其送到天津一家医院。
1929年,在这所医院里,她生下了张学良唯一的儿子。
到直到这一刻,她仍没有一个合理的身份。
而她的儿子也只能被于凤至抱回怀帅府亲自抚养。
对这一切虽有悲伤,但想到能够和张学良在一起,赵一荻觉得都值了。
只是战乱年代,家事永远抵不上国事。
九一八事变纪念碑
1931年,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民族面临严峻的危机。
此时蒋介石仍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主张。
将主要矛盾放在阶级内战上。
对蒋介石的所作所为倍感失望的张学良,最终联合杨虎城,于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发生兵变。
同年12月25日,蒋介石亲自同意我党所提出的抗日六项主张。
"西安事变"的目的基本达成。
张学良恐日久生变,应蒋介石的要求,即刻亲自送他回南京。
大家深知这次可能有去无回。
但在侠义之气的加持以及对蒋介石的尊重下,张学良毅然踏上去南京的飞机。
就这样,他开始了长达54年的囚禁生活。
赵四小姐
而此刻,赵四小姐不能投奔他,也不能回娘家。
她就只身一人带着儿子辗转于上海和香港之间。
不幸中的万幸是,后来她被允许陪同照顾张学良。
可想而知,赵四小姐义无反顾地来到其身边。
两人终于得以朝夕相处。
他们在有限的土地上种植一些瓜果花草,没事打打球。
宋美龄知道张学良爱看书,经常遣人送一些书籍给他。
他还有一台收音机,可以听一听关于战争的消息。
不久后,于凤至身患重病去美国治疗,后又留在美国照顾孩子;
并与张学良于1964年解除婚姻关系。
张学良和赵一荻
也是在这一年,美国夏威夷。
张学良穿着一身黑色西装,赵四小姐一袭黑色百褶裙,两人手牵手走向了教堂。
这一幕来之尚晚,却也十分难得。
依稀之间,仿佛回到初次见面的那天晚上。
他们已经在一起跳过很多次舞,只是后来不如当初那般心动罢了。岁月弄人,终成念想
在张学良被囚禁的这段时间,蒋介石曾对外声称,
只是限制张学良的部分自由并没有亏待他,每月至少用一个团的俸禄。
然而据张学良身边的人说:
"少帅四周布满看护的士兵。
人最少的时候,吃饭也能坐满满四桌。"
可见,张学良被蒋介石看押得有多紧。
当时在国民党军事法庭上,张学良只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
而蒋介石至死都还跟蒋纬国交代:
"绝不能放张学良回大陆。"
张学良
原本以为54年的囚禁生活,会让张学良渐渐看清现实,放下回家的执念。
但正如他曾引用过友人于右任的诗歌:
"葬我于高山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多见兮,只有痛苦"。
事实上,据张学良身边的管家林渊泉说:
"少帅曾三次向他提出想回大陆的愿望。"
第一次是在蒋经国逝世以后 ,张学良跟林渊泉说道:
"我现在可以回去看看了吧?"
尽管当时的台湾当局并不会放任这位老人,他还是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第二次是在1995年, 此时的张学良已经获得了完全的自由。
但他没有第一时间就回到大陆,而是先去美国夏威夷。
第三次是林渊泉去美国探望他。
"我想回海的那边看一看。"
那天张学良眺望着一望无际的太平洋,惆怅地说道。
只可惜,直至临终他也没曾去到海的另一边。
更加令人心痛的是,这个心愿远不止管家林渊泉提到的三次。
1991年,是"九·一八事变"60周年。
张学良计划着趁这个机会回大陆探亲。
他将此想法告知于自己的好友王冀。
王冀马上与大陆方联系,希望他们可以向台湾方发出一封邀请函。
正当一切都顺利进行时,台湾当局知道了这个消息;
随即秘密约谈张学良。
张学良
台湾当局领导人非常气愤,他们觉得自己待张学良不薄,但他却与大陆相互勾结。
这样的指责对于张学良来说很是难堪。
他本就在两方中间艰难度日。
此时把话说到这个地步,他肯定是不能再回大陆了。
只好放下计划,先去美国探亲。
而大陆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马上派人前往美国与张学良会面;
并带着一封邓颖超落笔的信件,提出让他回大陆探亲的请求。
执行这项重任的正是张学良的旧部吕正。
当时时间接近张学良的生日,吕正操给他带了他喜爱的京剧录音带。
张学良热情地会见了大陆来的人员。
拿到这封信的时候,张学良眼含热泪。
他与邓颖超和周恩来之间感情深厚。
周恩来曾说他是"千古功臣",临逝前都不忘嘱咐身边人不要忘记身在台湾的张学良。
这封受邓颖超委托写的信里,字字真挚,表达出对张学良回省探亲的殷切期望。
一切说来也很简单,只要张学良去机场乘飞机直达内陆就可以。
但也就是这个小小的动作。
当时的张学良却无法做出。
他归乡之心比谁都迫切,
但此行来美国之前,台湾当局给他说的话还历历在目。
他知道此刻自己不能回大陆。
不得不提的是,按照此时的形势,张学良实际上完全可以不顾此番言语,直接返回大陆。
但他无论到了什么年龄都还是那个说到做到、以大局为重的东北少帅。
就如当年承诺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一样,张学良也遵守了这个约定。
错失了此次回大陆的良机。
1992年,蒋纬国曾写信给张学良,说可以陪同他们夫妇一起回大陆探亲。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
蒋纬国在此期间心脏病发作,行程被迫取消。
后系何世礼孙子大婚,张学良早早办好签证,借机回大陆。
但天不遂人愿,何世礼的太太病重去世,婚礼的事宜移至加拿大。
一而再再而三的错失良机,让张学良心灰意冷。
不久,他头部受伤,身体逐渐虚弱。
赵四小姐也身患癌症。
两人决定暂居美国,以此来调养身体,远离台湾。
1993年,黄宏带领内陆军人赴台演出。
此时,他还接到上级的秘密任务:与张学良将军见一面。
黄宏
这时张学良已经93岁高龄了。
对于从小在哈尔滨长大的黄宏来说,这个东北少帅的名字如雷贯耳。
此时他已鬓间生白发,但背脊依旧挺得很直,这其中依稀也可以看的到他父亲的影子。
那时候的张作霖杀伐果断、步步生风,带领的东北军所向披靡。
还曾一度入京,手握大权。
张学良为其子,继承了父亲身上的匪气:年少轻狂、热爱新鲜事物。
今日的张学良已至暮年,但挺直的身形仍有意气风发的味道。
黄宏拜见他以后,向他表演了一段自己的独门绝技——小品,把张学良逗得开怀大笑。
说起小品,联系上东北地区必然会想起"二人转"。
讲到此,张学良兴致更浓了。
他说之前这叫"二人台"。
兴之所至,黄宏直接表演了一段。
这样亲切爽朗的感觉,张学良很久没有感受过了。
想到此,不免有些伤感。
二人合照
黄宏借机说道:
"东北的人民都很想念您,希望您能回去看看。"
张学良此时以赵四小姐为由拒绝了。
但他的眼神看向了遥远的海边,似乎想到或者说是在怀念什么东西。
黄宏看他为难,没有紧逼。就说道:
"我马上要回东北,您可不可以给家乡人民写几个字。"
对于这个请求,张学良没有一点含糊。
他立马提笔,千言万语凝聚成一个名字:
张学良。
黄宏带着这三个字回了大陆。
时间转眼来到1999年,距离黄宏的拜访过去整整6年。
赵杰赴美探望张学良,给他带去了元帅林的琉璃瓦。
而这个元帅林,原本是为纪念父亲,张学良计划筹备的项目。
只是随着"九·一八事变",此事也就没有完成。
后来在东北人民的齐心协力下才真正动工完成。
这也算了了张学良的一大遗憾。
可抛开意外不谈,他为何几次三番都未能成功离开台湾呢?
这背后牵扯多方势力。
当时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际形势发生微妙的变化。
国际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加剧。
同时,海峡两岸关系也异常复杂。
张学良作为两方的中间人物,回大陆肯定是不合适的,甚至可能会加剧这种紧张局势。
而陪他囚禁大半辈子的赵四小姐似乎也不想再卷入这场无硝烟的争斗之中。
他很希望自己有朝一日可以看到祖国大陆的统一。
终归到底,大家都是中国人。 后记
回想自己的一生,张学良总是满带遗憾。
当年未能陪伴父亲多时,他便被日本人暗害。至此在他的心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侵华大军如潮水般涌来,刚上任没多久的张学良深知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
抵御外敌不能仅凭东北一己之力,需要各势力相互努力。
于是他毅然决定实行东北易帜 。
此举,张学良坚决捍卫民族独立,可见他身上的爱国情谊深厚如滚滚长江。
而后又因为反对蒋介石滥杀无辜的行径,发动了改变历史的"西安事变" 。
之后,张学良就开始了永无止境的囚禁生涯。
大家谈起他就觉得他这辈子就做了这两件事。
但随便一件事都对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就连主席都称赞他为"令中共抱憾的民族功臣"。
也许在他看押蒋介石的那一刻他就做好了牺牲的准备,而他背后的千万东北子民拥护他才使得他得以生存下来。
他认真活着,也在为祖国两岸的统一默默努力。
2001年,这位百岁老人的传奇一生至此落下帷幕。
临终他也不曾见到他阔别已久的家乡。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世人对张学良的评价褒贬不一。
有人会说张学良后半辈子毫无作为,醉倒温柔乡,移居美国之后还与蒋小姐缠绵悱恻三月之久。
殊不知,张学良为了国内局势的稳定牺牲太多。
就连回大陆看一眼的小小愿望都能成为终身的遗憾,更别提与亲人相见。
我们后人只需看他做了什么,留下了什么,至于功过是非,历史记载最清楚不过。
参考文献:
[1]刘盛甲.张学良囚禁台湾的岁月[J].贵州文史天地,1996(06):51-54.
[1]沈醉.囚禁中的张学良[J].瞭望周刊,1984(09):34-35.
[1]喻少春.张学良与赵一荻的兰花情[J].今日辽宁,2013(06):72-73.
王馥荔穿礼裙碾压刘晓庆穿蓬蓬裙!一个端庄优雅,一个假扮少女!王馥荔是真的美少女,刘晓庆也只是会装,本身王馥荔长得也不丑。虽然年龄大,但是她的气质也一点不舒服。两个人虽然都是差不多的年龄,但是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刘晓庆一直以来都是以穿时尚少女
人到中年,不要请一大群人吃饭独木不成林,双木是林,三木是森林。人生在世,一出生就有亲戚,长大的路上会结交那么几个朋友,还会遇到同学同事等。哪有人真的会一直独来独往?总得学会群处。人到中年的时候,多个熟人多条路
考前焦虑,考后还焦虑,什么时候是个头?这个tip可帮助你这听起来熟悉吗?你每天都很累,筋疲力尽的那种累,身体和心理无一不在告诉你撑不下去了,要不放弃吧?你几乎无法下床,你感到不被欣赏,周围环绕着一种看不见的悲伤。放松,考试已经过去了过去
我在很平常的一天放弃了一个很重要的人虽然不舍,但我满心欢喜正经历的事,内心不够强大的人,是很难有能力去爱人,他很好,我也不差,但一转身就是陌路人我们只是短暂的爱了一下。他不懂我的不安,我不懂他的世界。该放了。其实如果没有孩子的羁绊,我相信
忘记你从懂得感情的那一天开始,似乎就有人说,这个世界上苍拥有一切的力量,我们个人是渺小的。只有祈求上苍才能遇见心爱的人,遇见了心爱是上苍的恩赐,没有遇见说明你祈福不够。我不知道遇见你,是
今夜,我带你去私奔(原创)郝有花一城月色藏在雪花里倾听你叮叮咚咚的心跳声一缕柔情在酒里荡漾饮下破碎的花事冰冷的风掀起你额头的秀发吹散我掌心的温暖在零下十六度的花池我如一尊莲的石像守望你五百年单薄的影子踩过你
开魅族汽车用魅族手机!吉利副总晒魅族20Pro和新车内饰手机中国新闻魅族20系列新机将于3月30日正式发布,这不仅仅是一场手机新品发布会,还是一场车机新车发布会。魅族20Pro真机3月14日,吉利副总裁杨学良Victor在微博上晒出了魅
新青年音乐节之来潍坊看什么当温暖的春风唤醒季节里的桃红柳新,5月20日21日,2023潍坊新青年音乐节将在潍城区浮烟山中泰城风筝放飞场激情开唱。5月,阳光正暖绿柳如烟春风拂面,欢迎乐迷们来鸢都徜徉花海,感受
宝山有个地方罗店古镇篇宝山,自古人文荟萃,人杰地灵。作为一个忙碌的都市人,我们每天行色匆匆,路过一条条街道,一栋栋楼房或许您会留意到有些路名似曾相识,或是觉得某栋建筑别具风采,但您也许没有时间停下脚步,
中国游客去朝鲜旅行,不少行为让朝鲜人奇怪旅游已经变成了很多人日常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因为现在国民经济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国家总体消费水平变好,基础设施建设得很完备。这就让人民的幸福度提高了,所以现在很多中国游
北京至黄山旅游专列3月28日首发!8天行程,美图速览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孙宏阳通讯员张雍李睿江南古城赏花季,中国丹霞山水游。记者从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北京至黄山旅游专列将于3月28日在北京首发,这也是中铁旅集团2023年首
好的人生需要这三种状态对过去,要淡我们先来读一个故事火车就要开动了,一个人匆匆忙忙上车时,一只脚被门夹了一下,结果一只鞋掉在了车下。火车开动时,这个人却迅速脱下另一只鞋,朝第一只鞋掉下去的地方,毫不犹豫
石一枫首部电竞题材小说入魂枪,展现游戏外的真实人生现代快报讯(记者张文颖)这几年,电竞越来越成为各个平台的热门话题体育赛事上有它,电视剧里有它,文学作品中也出现了它的身影。近日,鲁迅文学奖得主石一枫的长篇新作入魂枪由人民文学出版社
人到晚年子女成家后,一个人独居悟透了4个人生真相情感话题解读,带您走进更多的正向情感世界!我是你的情感解忧人,但你要懂得放过你自己!文字表述,读者要选择性正向吸收,不可盲目对号入座偏激运用。文风停夜泊原创抄袭必究上了年纪的人,是
当你处于人生低谷期!看看我寻找小组生活家至自己和那些曾人生低谷期的一段话,最穷莫过于讨饭,不死总会出头!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坚持不住的时候!你想下你老婆(老公)成为别人的老婆(老公),孩子跟别人
看过70后女人退休后的经历,原来人生有些事即使退休了也在劫难逃01退休是人生新一段的起点,本以为可以自由地享受余生,谁知,退休后才发现,后面的人生,只会越来越难。有时会忧愁地睡不着觉,靠在床上思考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思考的结果就是,人生不过是
人生顿悟都说人的一生是修行,那究竟修的是什么呢?人生苦短,都说人生是不断修行的过程,修的是什么呢?修的是本心,也是不断认知自己的过程,展开来具体主要围绕的是四个方面一修外表人的一生是不断塑造自己的过程,把你想要表达的通过身体精准
诗歌军歌鉴赏军嫂军嫂(作者小强)如果没有明天,我不希望那是你生命的长河里,有了一个不大的你我想轻轻地告诉你,你的父亲是那样的调皮想想你,轻轻地想想你摸摸你的照片,看看曾经的你如梦初醒天还未亮,我心
人贵有自知之明人贵有自知之明。不要感慨怀才不遇,其实你也许并不是真正的人才,或者说你至少不是栋梁之才。永远不要高看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比你牛逼的人永远是层出不穷的。当然也无须枉自菲薄,伏低做小。
努力的女人最美,女人努力生活的正能量的句子,霸气十足高质量5万条经典文案资料库,关注我,让发朋友圈配文案,写动态,写心情,上热门更简单。如果有那句话触动你,就复制下来,粘贴到评论区,释放你的心声吧,任何尝试勇敢迈出第一步都是艰难的,
情绪文案从此山水不相逢,莫问良人长与短头条群星9月榜人皆有夫妻磨合的烦,父母老去的忧,孩子教育的苦,家庭收支的衡,生活不易唯有自渡。对信任的人,永远不要撒谎,对撒谎的人,永远不要信任。婚后真是应了那句话,物质不到位,时
学会与自己和解,生活才能好起来网上曾有人提问人生痛苦的根源是什么?有个高赞回答说人生中大多数的痛苦,不是别人给你造成的,而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人想要过好这一生就不要与自己较劲,要学会与自己和解,与自己和解才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