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年冬,离浙江温岭十公里的小镇子上,一家制鞋厂门口围满了人。门口停着一辆警车,刺耳的警笛声让人面色沉重。 这里刚刚发生了一起命案,鞋厂金老板夫妇被人发现死在了自己家中,现场十分凄惨,地上布满了鲜血。 金老板在当地是一个小有名气的成功人士,盖了一栋五层小楼,一层和二层平常是车间,四层和五层因为暂时用不到,所以一直没有装修,三层是金老板夫妇住的房子。 在一层有一个大铁门,从二楼到三楼也有一个大铁门,另外金老板夫妇还在从三楼的走廊进入三楼客厅的地方增加了一个铁门。 到底是谁,能够穿过三层铁门进入三楼行凶的呢?他们行凶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真凶到底藏在哪儿? 案发现场,金老板浑身是血地倒在三楼的走廊中,并没有进入三楼的铁门。而老板娘则倒在了北边卧室的床边,被人用胶带捂住了口鼻,最终导致窒息身亡。 在老板娘旁边,有一个打开的保险柜,里边的东西早已经被洗劫一空。粘在老板娘口鼻上的胶带表面,警方提取到了一枚指纹。 在金老板尸体旁边,则有几个赤脚的脚印。 由此警方推测,当时嫌疑人挟持了老板娘之后,胁迫她说出保险柜的密码,在钱到手以后,残忍将两个人杀害,因此警方将这起案件初步定义为入室抢劫案件。 那么嫌疑人到底是谁呢? 根据了解,案发当晚金老板邀请了一些牌友到二楼打麻将,一直打到很晚。这些牌友的身份很快得到了确定,都是旁边鞋厂的老板。既然大家都是同行,会不会有谁因为恶意竞争谋害了金老板夫妇? 在调查过程中,这些鞋厂老板纷纷表示,虽然大家都是同行,不过各人做各人的生意,谁也不可能为了这点事动杀念。 随后尸检报告显示,金老板夫妇遇害的时间在后半夜,可是这些牌友们打牌打到午夜12点就回家了,因此排除了这些人的嫌疑。 可算上一楼的大铁门,金老板家的这栋小楼里一共有三个防盗门,想从外部进入的可能性非常小。 正在这个时候,警方有了一个猜想。 四楼和五楼因为是毛坯无人居住,平常也不会有人上去,会不会是嫌疑人提前在四楼和五楼进行了潜伏,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才出来行凶? 随后民警果然在四楼发现了一些随意丢弃的烟头、鞋印以及人的排泄物。 有了指纹、鞋印和DNA样本,是不是就可以抓到嫌疑人了呢? 然而并非如此,因为案件发生在2000年,当时的刑侦技术还不像现在这样发达。虽然已经掌握了嫌疑人的这些生物样本,但因为当时没有联网数据库,无法进行比对,所以这些证据只能作为参考。 简单来说,只有当警方确定了嫌疑人的身份,提取嫌疑人的生物样本后,和在现场发现的生物样本进行比对,如果完全吻合,就能确定嫌疑人是不是警方要找的人。 想要凭借这些生物样本在人海中大海捞针,是一件耗时耗力的大工程,基本上没有可能。 初步筛查嫌疑人 在对金老板夫妇生前生活和交际圈进行调查的时候发现,他们遇害的日子恰好在工厂发工资的那几天。 那时候的工资卡还不普及,更没有手机支付和转账,人们更习惯使用现金。 鞋厂里边有一百来号工人,大部分工人一个月可以拿到2000块钱,因此金老板每个月到发工资的时候,都会提前准备20万左右的现金。 嫌疑人选在发工资的日子行凶,案发现场的保险柜也被打开,种种迹象显示,嫌疑人对于鞋厂非常熟悉,而且是有目的的行凶,为的就是这笔巨款,所以凶手应该是个内鬼。 这个信息让案件明朗了起来,只要揪住这个内鬼,就能破了这个案子。 鞋厂里一共有103名工人,排除女工后还剩下76人。 案发现场发现的脚印也为警方提供了筛选条件,嫌疑人年龄应该在20多岁,身高1米62到1米68之间,这样一来,只有46个人符合这个条件。 是不是将这46个人的生物样本和现场发现的样本进行一一比对,就能发现嫌疑人了呢? 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经过筛查后发现,这46个人没有一个人符合条件。 而正在警方一头雾水,想不明白所以然的时候,又一个新的情况出现了。 有工人反映,在金老板出事的当天,也就是11月25日白天,就已经发了工资。 如果嫌疑人真的是鞋厂里的工人,不可能在明明知道老板刚刚发了工资的情况下,再去老板的卧室里进行盗窃。 所以就剩下了一个可能,嫌疑人是一个十分熟悉鞋厂内部环境,知道什么时候发工资,却已经离开鞋厂的人。 可是像这样在鞋厂做工的工人,换工作是非常常见的事,铁打的鞋厂,流水的工。想要找到一份完整的名单,简直比登天还难。 没有办法,眼下的线索确确实实指向曾经的工人,警方经过四处打听,终于找到了一份并不是特别完整的名单,确定了73个嫌疑人。 那么真凶是否就藏在这73个人里边呢? 金家遗孤 警方对这73个人重复了之前的询问流程,录指纹、比对脚印、录入DNA样本,但遗憾的是,仍然没有发现吻合。 难道这个嫌疑人还能凭空消失吗? 因为金老板夫妇遇害,镇子里的人关注度非常高,这也给警方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不过更让大家觉得此案必须侦破的关键原因,是在见到了金老板夫妇的唯一孩子金瑞后。 其实金瑞是侥幸逃过一劫的。金老板夫妇十分疼爱儿子,无论吃的用的都要最好的,就连孩子上学,都要把孩子送到附近最好的学校。 但因为两口子生意很忙,没时间照顾孩子,所以夫妻两个人特意给孩子选了一个寄宿学校,希望孩子能够被照顾得更好些。 25日那天是金瑞回家的日子,但因为爸爸妈妈临时有事,所以金瑞提前回到了学校。不然的话,他也会倒在嫌疑人的刀下,这场惨案也会成为灭门惨案。 可办案的警察也知道,金瑞虽然侥幸活了下来,但心却已经死了。 得知父母遇害的事情后,金瑞整个人仿佛变了一样,不爱说话了,成绩一落千丈,有时候上着学还会偷偷跑到父母的坟前,抱着父母的墓碑嚎啕大哭。 金瑞经常会一个人发呆,愣愣地看着天花板,任家里的亲戚谁喊他吃饭,他都不回答,只把自己封闭起来。 金瑞的样子,深深触动了警察柔软的内心,无论如何,都要把真凶缉拿归案。 没有办法的办法 在没有数据库和其他线索的情况下,警方最后只能采取一个笨办法,那就是一一人工比对指纹数据。 我们现在看电视剧或者一些法制节目可以发现,在现场采集到生物样本后,直接输入电脑的数据库,系统就会自动比对,快的话只需要几秒钟就能实现。 实际上在当时,我们的刑侦手段完全还没有这么先进,想要比对指纹,完全要靠肉眼。 通过对比指纹上的重要节点,确定两枚指纹是否一致,就算是最专业的人员,平均下来也需要十五分钟,才能完成一对指纹的比对工作。 所以这个办法,真的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而且更为难的是,当时想要联合其他公安局联合办案,比对这些指纹,还要通过邮寄的方式,所以效率非常低,还十分消耗人力、物力。 可是为了给金家人一个交代,让金老板夫妇泉下安息,更让金瑞能够慢慢走出阴影,办案刑警们决定试一试,哪怕再困难。因为人民警察的职责,就是守卫人民的安全,让千家万户的人民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可对比工作远比想象中还要复杂,转眼13年的时间过去了,仍然没有传来好消息。 不过此时发生了一件事,让这起案件突然有了新的转机。 柳暗花明又一村 2013年,全国各省公安机关的DNA数据比对数据库已经实现了联网,指纹数据的甄别和比对也进入了一键化时代。 温岭公安局将当年这起案件中提取到的DNA数据上传到了全国数据库,期待着希望的降临。 这一步大的跨越意味着,未来的某一天,嫌疑人甚至只是因为一次抽血,就有可能被发现身份,从而让真凶落网。 果不其然,2014年夏天,负责DNA数据库的警察就给温岭公安局打来了一个电话,传来一个好消息,有一个现在在江西丰城的人,DNA和11·25案的嫌疑人数据比对上了。 温岭警方听到这个消息后顾不得迟疑,立即赶往了嫌疑人所在的丰城煤矿,找到了一个叫鄢向前的矿工。 在见到警察的那一瞬间,鄢向前没有任何反抗,反而长舒了一口气说:"认命了,这一天还是来了。" 据鄢向前说,自从杀了金老板夫妇之后,十几年来自己一直惴惴不安,见到警车就浑身发抖,整个人吓得一阵阵出虚汗。 所以他才来到了丰城当矿工,因为这里在地下,全部都是黑暗,他可以得到片刻的安宁。为了让心情舒服一点,他拼命工作,就连生病了也是挂上点滴就赶紧下矿工作。 在这些矿工里,鄢向前可谓是劳模。别人一个月顶多上工26天,因为工作量太大,20多岁的年轻小伙都扛不住。可鄢向前愣是一天都不休息,仿佛不知疲倦一般,一门心思都扑在了工作上。 可又有谁知道,他不是不想休息,而是不敢休息。每每不工作的日子,他都会想起行凶抢劫的那个夜晚,想起金老板倒在血泊中的样子。 那鄢向前又是怎么被发现的呢? 原来鄢向前想通过拼命劳动来麻痹神经,让自己暂时忘记那段记忆。但在领导们看来,他却是一个勤奋上进的好员工。因此在2013年,领导考虑到他年龄大了一些,让他去当爆破工。不仅工作更加轻松,薪水也更高一些。 鄢向前得知这些消息的时候,一点也开心不起来,因为他当时就隐隐约约觉得,或许命运有别的暗示。 果然,领导通知他去体检,因为爆破工是特殊工种,必须体检后才能上岗。鄢向前惴惴不安地来到医院,当听到体检需要抽血的时候,手就不停地抖,觉得要出事了。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刚刚体检完,还没正式成为爆破工,警察就来到了自己的面前。 擦肩而过的嫌疑人 交代完一切后,鄢向前整个人长舒了一口气,仿佛放下了心中的一块巨石。 但警方却有了疑问,鄢向前和金老板夫妇并没有任何交集,他是如何潜伏到鞋厂,并且对金老板夫妇行凶的呢?最重要的一点,案发现场采集到的脚印和指纹,和鄢向前的根本对不上。 在警方的询问之下,鄢向前交代了一个同伙的名字——冯欧阳。 在听到这个名字的一瞬间,警方就觉得非常熟悉,突然间他们想到,这个名字出现在嫌疑人排查的花名册中,也就是那119个人中的一个! 既然如此,为什么冯欧阳在当年会躲过警方的搜查呢? 这个疑问或许只有等冯欧阳落网才能解释了。那么冯欧阳现在在哪儿呢? 经过信息调查,警方发现冯欧阳竟然还在温岭本地,而且就住在案发现场不到十公里的地方。警方很快就逮捕了冯欧阳,他也没有任何反抗,交代了当年的犯罪事实。 冯欧阳说,其实当年警察找到他的时候,他心里就咯噔一下,觉得肯定完了。但没想到到了警察局,录入了指纹和脚印后,警察竟然也没说什么,就让自己走了。后来他觉得可能真的没事了,也就安心生活下来了。 明明冯欧阳就是行凶的嫌疑人,可为什么当时办案的民警没有发现呢? 为了解开心中的疑问,警方再次对冯欧阳的指纹和脚印进行了比对,结果发现仍然是比对不上。 这可就奇了怪了,为什么会比对不上呢? 此时大家突然想到,会不会还有一个人? 果然在对两名嫌疑人进行再次审问后,第三个人走进了警方的视线。 这个人名叫杨云鹏,在江西丰城的一个镇子上卖菜。当温岭警方亮明身份后,杨云鹏没有任何反抗,直接跟着警察走了。 后来经过数据比对,现场发现的指纹和脚印,都是杨云鹏留下的。 至此,这起惨案的三名真凶全部落网。那么在2000年冬天的那个晚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呢?案件的真相 2000年冬天,几个花钱大手大脚的年轻人聚在了一起。冯欧阳对鄢向前、杨云鹏说,自己以前在一家鞋厂上过工,老板很有钱,关键是准时发工资,要不然就去抢。 就这样,冯欧阳根据记忆中金老板发工资的日子,提前潜伏在了四楼,等待着夜幕的降临。结果那天晚上,等到了三楼才发现,三楼走廊里又加装了一个铁门。 没办法,几个人只好等着金老板夫妇回来,不大一会儿,楼道里传来了金太太上楼的声音。三个人合伙将金太太制服,逼迫她说出保险柜的密码,结果打开一看发现里边根本没什么钱了,一问金太太才知道工资已经发得差不多了。 三个人觉得冒这么大的风险,竟然只抢到这么一点钱,有点得不偿失。可就在这个时候,房门外又传来了金老板上楼的声音。 因为害怕被金老板认出来,杨云鹏只好下了杀手,就这样悲剧发生了。 这场跨越十几年的追捕,等到嫌疑人真正落网的时候,却从他们的脸上看不到一丝丝戾气。一个是矿里有名的劳模,一个是十里八村都知道的老好人,一个是敦厚的菜贩子,谁都无法将这三个人和杀人犯联系在一起。 而其实导致他们三个发生变化的原因,不仅仅是时间,而是因为家庭。他们三个人都已经成婚十几年,他们在有了自己的家庭,尤其是有了孩子后,经常会想到,被他们杀害了父母的金瑞,也是一个孩子,当年惨案发生的时候,他也不过是个16岁的孩子而已,他又该如何面对。 三个人落网的时候,不约而同都说了一句话,对不起自己的妻子,对不起孩子。 所以说,任何时候都不要向自己内心深处的恶魔妥协,更不要做出违法的事情,毕竟天道昭昭,因果循环,善恶有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