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冷军画了一只手套,卖了690万,放大10倍之后才知其奥秘
1
当大多数人看到这张图片时,都会认为这是一张破手套的照片:
冷军作品《手相》
其实,这是出自画家冷军的作品《手相》,这幅画被卖到了690万。
有网友说道:
"这跟照片有什么区别呢,也太像了吧?
专家为此做出解释:
你们只是没看懂而已,如果将手套放大10倍,你们就会看到它背后的"奥秘"。
区区一幅手套画作,难不成真有这么神奇吗?
2
在了解这幅作品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冷军老师到底是谁?或许在他的身上,我们能找到一些头绪。
冷军老师是国家一级美术师,被誉为超写实油画先锋,他创作一幅作品需要用很长时间,有时候甚至好几年创作才能完成。
从他的画中我们就能看出,他是一个极具有独特个性的美术师,一笔一线十分细致。
比如被网友们追捧的画作《小姜》,就把这个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
冷军作品《小姜》
少女粉嫩的脸庞,眉眼间流露的温柔,都让画作宛若赋予生命。
最让网友们津津乐道的是,毛衣钩织的纹理和孔洞下少女粉嫩的皮肤,也被表现得丝毫不差,就连头发丝也是根根分明。
看到这里有人就会问了,冷军之所以能画出这么好的画,是不是来自于天赋和遗传?还是从小就开始学习绘画技术了呢?
查看他过往的资料发现,他的家庭和其他画家有所不同,冷军的父母都从事着普通工作,与艺术没有任何关系,天赋、遗传这些标签并没有贴在他的身上。
甚至冷军从小也没有接受过任何美术教育,唯一算得上专业启蒙的,就是邻居送给他的一本临摹画本。
冷军创作时照片
可是,冷军似乎天生就对色彩和画作格外痴迷。
当时家里离电影院比较近,他总是坐在电影院门口,盯着电影海报发呆。在脑海里想象着,如何能画出这幅海报。
然后跑回家,把脑海里的构思画出来。因为年纪小,能记住的东西并不多,为了画好一幅海报,他总是在电影院和家之间跑来跑去。
童年的时光,冷军大多就是这样度过的。加上他本身视力不好,高度近视,所以他只有贴着海报,才能看得清楚。
没想到反而有了意外收获,这样的习惯,形成了他独特的"散点透视"习惯,而且也培养了他擅于观察的能力。
冷军照片
脑海中想到的是一幅画的整体,眼睛里看到的却是局部和细节,然后把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创作。
这也为他发现一只破手套,并创作出《手相》打好了基础。
说到这个破手套呢,冷军和它之间也有着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相遇"。
3
其实画家们不光是在画室里埋头苦画,有时候他们也会去别的地方体验生活、寻找灵感。
冷军的这幅《手相》图创作于1996年,我们都知道武汉被称为中国的"钢都"。
那年冷军和一些艺术家们结伴去武汉钢铁厂体验生活,其他的人都被接待人员带领着参观拍照去了,唯独冷军觉得无聊,独自一人跑到一个偏僻的角落里瞎转悠。
突然他发现地上扔着一个破手套,无意间触动了他的内心,他把手套带回画室后盯着它发呆了好几天,于是渐渐地萌生出来一个想法:
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命理学家可以通过手纹预测一个人的爱情、生命、事业的发展情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看手相"。
而作为工人劳保用具的手套,虽然没有所谓的手相,但也能看出这只手套主人的一些"命相"。
我们一起来回归到《手相》这幅画上来分析:
冷军作品《手相》
这幅画的色彩是比较暗淡的,手套被放置在生锈的铁板上,它又厚又大,上面还有大小不同的破洞和划痕,可以说是非常陈旧了。
而且放大10倍后还会发现,整个手套上浸满了油渍、铁锈和其他污渍,就连岁月的皱褶也能一目了然,总之各种损伤的痕迹足以在这幅画中清晰可见。
很显然,这个手套的主人肯定带着它从事了很长时间的劳作,也肯定经历了不少的危险和伤害。
这些细节都展现了来自生活的艰辛,恐怕这也是为什么冷军看到这幅破手套时就触动内心的原因,当然这也离不开他小时候的经历,善于观察的习惯早就融入到了他的生活之中。
冷军作品《手相》局部细节
至于这幅画为什么叫《手相》,又为什么能被卖到690万,除了它展示工人的"命相"之外,还有两个原因。
一副新手套肯定是柔软温和的,如今变成这番破旧不堪的模样,一定是经历了不少汗水的打磨。
这就像是人在生活中的历练和成长,都是从稚嫩到成熟的过程,然后再慢慢地老去、直至离开人世。
或许这个手套的命运就是人一生的缩影,或是冷军,也或是你我。
除此之外,我们也能通过这幅破手套想到工人劳作时的场景,如果没有这些在社会底层付出的工人,又哪来的新中国呢?
所以这幅破手套不仅是一幅手套这么简单,也许还象征着中国前进的步伐。
讲到这里,你可能就能明白为什么这幅画能被卖到690万,有时候并不是这个作品不够吸引人,而是我们没有真正地走进它、欣赏它。
作品本身都是冰冷的,但画家一定会赋予它最适合的灵魂,使得艺术作品具有了感动观者的能力。
冷军创作时照片
不得不说,冷军的"超写实"画风真的很了不起,就算把一幅画放大10倍依然就像打印机里刻出的照片一样耐人寻味
然而针对这一点,也有人对冷军提出过不同的看法。
4
虽然,冷军的超写实主义创作手法,让他的画作受到世人追捧,屡次被拍出天价。
但是,无论是业内同行,还是普通美术爱好者,都对冷军的创作手法,产生了极大的质疑。
一次,冷军在深圳举办画展时 ,就有一位美术爱好者,当众质疑冷军的创作,说他是在愚弄观众。
同时,业内同行对冷军也有一些质疑。有人认为冷军的创作,就是对照片的抄袭。
为什么这么说呢?他们认为,这种追求完全复原的创作手法,只不过是复制了照片的每一个局部,这让作品丢掉了很多绘画性。
冷军创作时照片
对此,冷军并不认同。他认为"画照片"是一种很"作坊"的行为,这样的绘画者称不上画家,只能算"工匠"。而他的作品中,寄托了很多思想和感情。
但是,对于推崇者而言,冷军这种完全找不到画作感的创作方式,反而造就了他的独特性和开创性,是不可复制的。
有人问冷军,在他眼中绘画的本质是什么。冷军的回答很简单:"就是用画面还原肉眼看到的事物,还原到极致!"
冷军的确做到了,除了《手相》之外,他还凭借着这一特点,在人物肖像创作领域上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他的代表作有《小唐》、《小姜》、《蒙娜丽莎——关于微笑的设计》等等。
然而,《蒙娜丽莎——关于微笑的设计》却一度遭到了众人的质疑,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冷军作品《关于微笑的设计》
5
这幅画作价值8050万,可以说是冷军所有作品中拍卖价格最高的了,绝对是天价。
但很多网友认为,这是抄袭《蒙娜丽莎》得来的,因为它们都有着相似的姿态和微笑。
可仔细看看这幅画你会发现,它没有达芬奇《蒙娜丽莎》中神秘的背景,它的背景是单一的暗黑色系,却给了人们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
画中的女孩没有丝巾也没有头纱,浅咖色的毛衣和可爱的脸庞却多了几分邻家妹妹的感觉。
冷军可能以此画在向达芬奇致敬,也可能想表达邻家女孩也可以有迷人的笑容。
总之这幅画的价值来源于中国人所创造的超写实画作,如果放大几十倍来看,根根发丝和皮肤纹理依然显得自然得体。
冷军有一个外号叫做"人肉打印机",看到《蒙娜丽莎——关于微笑的设计》我们就能完全理解这个称号了。
冷军生活照片
关于人物肖像,冷军还曾给自己的夫人画过一幅图,这张画曾被卖到3136万,也同样证明了他"人肉打印机"的超写实风格。
2007年,冷军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创作了一幅肖像画《小罗》。这幅画的问世,不仅第一次让大家认识了他的夫人,更在中国画坛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当小罗本人站在这幅画像跟前,我们不能说完全相同,但是绝对一模一样。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表情、神态,仿佛都是把小罗复制了一般。
冷军作品《小罗》
其实,大部分看到这幅画的人,都怀疑它只是一张被放大的照片,可见相似度有多高。
在画这幅画时,冷军用了一年的时间,他平均每天都要创作十几个小时,捕捉小罗的每一个神态。
都说认真的男人,最有魅力。给冷军当模特的一年时间里,小罗看到了这个男人的专注、认真和对艺术的追求。
同样爱好画画的小罗,在和冷军日复一日的相处中,相爱了。他们跨越了18岁的年龄差,勇敢地走向了婚姻。
可惜的是,爱上这男人,是因为他对画画的专注。不爱这个男人,也是因为他对画画过于专注。
在冷军的生活中,除了画画,他似乎什么都不在乎。最终,这段画坛的爱情佳话,以离婚收场,让人唏嘘不已。
小罗说,他们的感情源自纯粹,也结束于纯粹。
冷军近照
冷军对于绘画一直有着永无止境的热情,或许在他的生活中,热爱比一切都更为珍贵。
如今,他已凭借着独特的创作风格,成为了中国画坛独树一帜的存在。
对此,有人评价,冷军的艺术之路,会像徐悲鸿一样,凭借油画成名,但国画水平会后来居上,让他成就艺术生命中的又一座高峰。
可是,冷军也许并不在乎,是否站上哪座高峰,也不介意是否能够再创巅峰。
有些人,来到这个人世间,就是为了做好某件事情。冷军大抵也是如此,上天就是让他来进行艺术创作的。幸运的是,他没有迷路,始终热爱。
对于冷军的作品,你是怎么看待的?
当银杏叶飘落,秋天已来到你身边说起秋天你的脑海里出现了哪些关键词?是丰收的喜悦馥郁的诗意还是离别的想念?天气转凉不如把师大秋色穿在身上交错的光影动人的色彩让我们踩着一路金黄体会着悠闲浪漫感受银杏叶间衍射出的温暖
新四军完美奇袭,一支小部队摧垮敌机场,一夜百里来回,一人未伤1943年冬,鄂南中心县委指挥部决定袭击日军重要据点武汉青山军用飞机场。这是一座日军正在修建的机场,目的是为了配合其即将实施的打通平汉路粤汉路的战役。机场的位置,选在武昌青山东沿江
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到底如何?还原一个真实的诸葛亮!说到三国演义,我们自然而然的就会提起诸葛亮这位颇有神话色彩般的人物,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聪明绝顶足智多谋,其才智甚至可以预测将要发生的事,就比如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对军事进
朱见深为何给废了自己太子之位的代宗平反,恢复其帝位还修整陵墓明朝时期,从建文帝时的靖难之役到明武宗时的宁王之乱,皇族宗室围绕皇位的斗争一直不曾消停。这其中,明英宗和明代宗这一对兄弟更是上演了二龙同朝的一幕。本来已经被软禁多年的英宗,在代宗重
1909年的洛阳古城,昔日的千年古都成了废都,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这是一组拍摄于1909年的河南洛阳的老照片,照片的拍摄者是美国人罗林张柏林。1909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派遣东方教育考察团来华,地质学家托马斯张柏林与其子罗林张柏林同为成员。在这个考
台湾当局的地图1912年至1949年民国时期的行政区划,其前期(1927年前)是省道县三级制,中后期为省县二级制。辛亥革命后沿袭清末22省,1913年起置绥远热河察哈尔川边(西康)特别区,后遂改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骑射传统形成考略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这长达五千年的历史是由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只不过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之中,多以中原地区所建立的汉族正统王朝为主,少数民族常处于偏远地区,所以历史地
来清远南岸公园刘禹锡广场,与诗人心灵对话清远市区南岸公园除设有韩愈广场,还有一座刘禹锡广场,作为纪念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场所。刘禹锡(772年842年),中唐时期人,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系文学家哲学家。
长平之战被打的元气大伤的赵国,为何扭头就把燕国揍了一顿?长平之战被打的元气大伤的赵国,为何扭头就把燕国揍了一顿?故事简介长平之战,赵国一败涂地,军队主力几乎被全歼,元气大伤。还是长平之战之后,第二年秦国想要借赵国元气大伤之际,趁机捞一把
忻州人物孙传庭,代县,俘获闯王高迎祥,败于闯王李自成孙传庭(15921643),字伯雅,号白谷,明代州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授永城知县,后调商丘,天启初升吏部验封主事。魏忠贤乱政时,家居多年不出。崇祯八年(1635)任验
2034岁,曹操的打工之路东汉末年,天下一片混乱,曹操就出生在这个年代,曹操生于155年,到184年的时候,曹操30岁,这一年爆发了黄巾起义。曹操此前在20岁的时候走上了工作岗位,他是以举孝廉的方式步入仕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