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厂历练开始的审计生涯
每一个来到审计署长沙特派办工作的新录用公务员,刚开始可能都会有一个这样的疑问:参加审计工作的第一站为什么是工厂实习?
近年来,长沙办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创新培养方式,丰富培养举措,其中一条重要举措就是安排新录用公务员参加2至3个月的工厂实习,目的是为他们创造一个亲身体验社会了解社会,体验生活了解生活的机会,帮助他们尽快褪去"书生气",完成角色和身份的转换。
三年过去了,成效怎么样?看似与审计工作不相干的工厂实习,到底能给新录用公务员带来什么?一起听听他们怎么说。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工厂实习已结束一年有余,至今我还清晰记得一位工厂职工说过的一段话。他说:"在车间干活,累的时候是真累,但也是真的幸福。在这里我实现了我的价值,当看到别人用上我们生产的产品,是真的骄傲。"我从他身上看到了对自身工作的认同和热爱,这份热爱深深地影响了我。
正是对审计事业的热爱,对审计职业的尊重,对审计工作的认同,激励着我在审计工作中要努力做好、做到完美,保证审计取证单和审计工作底稿的数据准确、法规适当、证据扎实、证据链条完整;勉励着我要不断提升审计专业能力,增强攻坚克难的勇气。(李娇,2020年入职长沙办)
实干方能行稳致远
进入工厂实习的第一天,满屋的机器与物料,忙碌的流水线与快速更迭的指令。我很困惑这样的场景与审计工作有何关联?
但随着实习的深入,我在努力提升技能的工艺技术员身上看到了拼搏向上、精益求精的精神,在对生产流程与标准如数家珍的工人师傅眼里看到了属于他们的自豪,看到了一声不吭却不断进步的实干家,看到了"国之重器"的基石。
在和他们的交谈、共事与合作中,我不止一次被这种实干精神所感染。实干同样也是书写审计答卷的笔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坚持学习,加快进取的脚步,使自己的专业能力不断突破;要坚持将工匠精神烙印在心中,对经我手的审计证据、审计底稿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审计工作亦如工厂制造一般步骤繁多、不容失误,我愿自己能常如车间工人一般脚踏实地、务实笃行。(钱宇辉, 2022年入职长沙办)
家国情怀不可辜负
工厂实习期间,不管是一线操作员还是工程师,跟我们聊得最多的内容就是他们设计制造的产品,每个人都如数家珍,描述他们参与到了其中哪一部分的制造中,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我能够深刻感受到他们为国铸器的匠人情怀和拳拳丹心。
感动钦佩之余,畅想未来审计道路,我们同样怀揣着为国为民的赤子之心,审计报告、审计成果同样能成为我们引以为傲的成就,直击问题根源、深究政策漏洞、护航经济运行,审计人员也能够以自己的方式,风雨兼程、心系远方,以满腔热血投入到强国梦的建设当中。(彭丘彬,2021年入职长沙办)
追求极致才能不断成长
刚到工厂实习我就被工作台和车间外走廊上悬挂的优秀员工简介深深地吸引。不论是电焊工、机床工还是调试员、工程师,这些优秀员工都在本职岗位上追求极致,反复练习,琢磨研究,成为技师或高级技师,获得公司、省级甚至国家级的技术奖项或能手称号,更在实际生产中解决了各种难题。
工厂的工作看似重复平淡,但是能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一百遍一千遍就是不平凡。他们是我审计工作的另一面旗帜。
审计人也需要在岗位上不断追求极致,脚踏实地,年轻审计人员更应如此,不断提升能查能说能写能力,争取早日成长为有口皆碑的业务骨干。(周紫薇,2022年入职长沙办)
胸怀国之大者最能品味点滴
加入长沙办两年多了,虽然现在参加过不少审计项目,也经办过不少专项工作,但回想来时路,最初在工厂实习的懵懂青涩依然让我刻骨铭心。
两个月的实习虽然无法让我真正理解体会一线工人终其一生重复几个标准动作的感受,但仍然深受触动,想做好一件事,必须要胸怀国之大者,具备工匠精神,从平凡的小事做起。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我想,对工厂职工来说,"国之大者"就是对零部件的精心打磨,对工艺的精益求精,让更高标准的中国制造走向全球。
对审计人员而言,"国之大者"就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追求与奉献,是一份份扎实的取证单、严谨的审计工作底稿和高质量的审计报告,是一篇篇直指要害、精雕细琢的审计信息,在点滴中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完善和提升贡献属于自己的审计力量。(赵帅帅,2020年入职长沙办)
不同的经历能丰富阅历,拓宽视野,提升能力。实习所得是对社会基层的了解,是自己心态的转变,是对审计工作的另一种认识,是对自我成长的一种鞭策和激励。
新的征程即将开启,相信这些有着共同工厂实习经历的审计新兵们,必将在新时代审计舞台上拼搏奋进、逐梦前行,坚定走好脚下的每一步!
组稿:审计署长沙特派办 陈正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