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房地产见顶了,不会一直是支柱性产业
从98年房改之后,我们的房地产市场就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周期,在这个周期里也是城镇化的发展期,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城,给城市经济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劳动力,随着大家收入的不断增加,各种消费需求也随之产生,买房成为他们其中的重要需求,毕竟收入增加了,如果能够从农村到城市定居,也算是完成了人生的一次跨越,而且本身城市的各方面资源就比农村好,在城市买房生活能够给自己和下一代提供更好的起点,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买房的行列里,特别是商品房保值增值的属性显现出来后,买房更是变得越来越强烈,房地产一跃成为了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连接着上下游多个产业的共同发展!
房地产的高速发展背后,房价水平也水涨船高,过去20年,我们的平均房价已经从2000元每平米涨到了后来的上万元每平米,这样的房价涨幅明显是大于收入涨幅的,大家的购房压力变得越来越大了,房子作为每个人最基本上的生活必需品,如果价格太高,那么肯定会影响到大家的安居乐业,因此从2016年开始,全国就掀起了新一轮的楼市调控房住不炒,目的就是要打击楼市中的炒房行为,让楼市环境回归到一个合理的状态下,毕竟炒房者这些年哄抬房价的行为,从很大程度上过度的透支了房价水平。而从去年开始,我们的楼市竟然就进入了一个下行空间,即便是到了今年这种现状也依然存在。
面对楼市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很多人都感到有点不可思议,特别是现在房价跌了,相对于高点买房的人来说,现在买房至少能节省几十万元之多,可市场上买房的群体却不多,截止今年1-8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额仅8.58万亿元,这和去年全年的18.1万亿来说,落后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对此不少人对于房地产有了新的观点。最近经济学家王小鲁表示,房地产2022年迎来拐点,开始走下坡路,14年后增量到顶,房地产行业不会一直是支柱产业。
对于他的这种看法,笔者还是比较认同的,我们的房地产市场经过这些年的不断消化,在供需方面的总量上面来说已经是饱和了,有些城市供应量甚至还出现了过剩的现象,而人口红利也在不断的消失,我们的城镇率已经达到了65%,14年后也就是2035年,到时候的城镇率就要达到75%,基本上那个时候我们的城镇化就彻底完成了,到时候房地产市场的支柱作用肯定会逐渐的消失,不是说房地产不存在了,而是房地产的规模肯定会降低,并徘徊在一个相对平稳的水平。
过去城镇化发展,房地产市场在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购房需求逐渐地饱和,城镇化的逐渐达成,房地产市场在其中的作用肯定是会慢慢削弱的,这是市场发展的规律,房地产满足了我们每个人的居住需求,市场需求肯定是没有过去那么旺盛的,那么未来会有更重要的产业带替代房地产市场的支柱性作用。所以,我们要理性地看待房地产市场这些年的变迁,不要太过于纠结房子是不是具备保值增值的能力,买房还是不是一本万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