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日,上海华东医院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穿着一身军装,年纪不大却已是少将军衔。走路虎虎生风,举手投足间尽显军人气质。男人的目的很明确,一到医院,就直奔一间病房之中。 他就是毛新宇,毛主席唯一的嫡孙,而他此次前来的目的,是探望一名前中央特科的工作人员,李云。 毛新宇和妻子探望李云 李云此时已经95岁,她的头发已然花白,脸上要布满了皱纹,但老人家的身体依然很硬朗,看到毛新宇来了,激动的从病床上坐了起来。 作为前中央特科的情报人员,李云隐藏了一个关于毛岸英的秘密60多年,如今保密期已过,她终于能把当年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向毛岸英的侄儿说出了。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中牺牲 毛岸英不仅是毛主席的儿子,更是全国人民的儿子,他的人生经历同样可以用传奇来形容。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组建"联合国军"公然越过三八线,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针对挑战,毛主席提出"抗美援朝"的重大决策,一时间千万学子弃笔从戎,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也满怀热血地向父亲请命,希望能随军出征。 抗美援朝战争 对于毛岸英的参军,毛主席是十分认同的,中华儿女当为祖国尽一份力,自己的儿子也不例外。 可让毛主席没有想到的是,这一面竟成了永别。 当毛岸英牺牲的消息传回国内,周总理担心毛主席接受不了,压了将近一个月才告诉他。 主席听到儿子牺牲的噩耗后,一瞬间愣住了,他强忍着泪水,装作平静的样子,从口袋里掏出一根烟放在嘴边,随即手忙脚乱的寻找火柴,其实火柴就在面前的桌子上放着。 周围人从没见过毛主席这样的神情,在大家心里,毛主席是伟大的领袖,无论何时都能正确地领导大家前进。 毛主席与毛岸英 可毛主席不仅是领袖,他也是一位父亲,最疼爱的儿子说没就没了,他又怎能不痛心。 对于这个儿子,毛主席一直都觉得十分亏欠。由于解放前形势的特殊,他对于毛岸英、毛岸青两兄弟,一直没能尽到父亲的义务。毛家三兄弟的历经风波 1920年,毛主席和恩师的女儿,杨开慧相遇了,他们志同道合,很快就走到了一起,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两人互相鼓励,在革命道路上越走越远。同样的,两人的家庭关系也很和睦,杨开慧为毛主席生下了三个儿子。他们分别是毛岸英,毛岸青和毛岸龙。 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 之后,毛主席由于组织需要,去了外地继续进行着革命事业,杨开慧就在家里,一边带着三个儿子,一边开展革命工作。 后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孙中山先生因病去世,国民党右翼势力迅速上台。蒋介石获得权力,开始大量地铲除异己,并于1927年在上海发动了"4.12反革命政变",大肆捕杀进步人士,工人代表和共产党员。 蒋介石 杨开慧在1930年被俘,后被反动派残忍杀害,年仅29岁。 亲眼目睹母亲被逮捕杀害,三个孩子内心受到了严重的创伤,他们瞬间变得无依无靠。这时,他们中最大的毛岸英才8岁,最小的毛岸龙仅仅3岁。 知道妻子去世后,毛主席十分伤心,但当下最要紧的是确保三个孩子的安全。毛主席此时身居要职,亲自去反动派接三个孩子未免太过危险,于是便给弟弟毛泽民写了一封信,把存了好久的30块钱也一并寄了过去,让弟弟接走三个孩子。 此时,得知消息的毛泽民,很快就来到长沙,把自己的三个侄子接到了上海。 上海的大同幼稚园,由陈赓和董健吾创办,专门接受革命烈士以及党的领导人在上海的子女。 大同幼稚园 三个孩子被毛泽民冒着生命危险救出后,就送到了大同幼稚园当中,由组织帮忙照顾。 在这里,有很多同龄的孩子和兄弟三人玩耍,渐渐地,三人也从丧母之痛中走出。 然而,三岁的毛岸龙却突然患病,不仅高烧不退,还伴随着很严重的腹泻。幼稚园的工作人员急忙把他送到附近的医院进行医治。 医生诊断后,判定毛岸龙患上了噤口痢,虽然医院进行了全力的救治,可毛岸龙依然没能挺过来。 自此,毛家兄弟三人,只剩下了毛岸英和毛岸青。面对亲人的接连离世,两个孩子悲伤之余变得更加坚强,他们知道,接下来的路依旧困难重重。顾顺章被捕,中共地下党遭遇严重危机 果然,在1931年时,中央特科的二把手顾顺章被反动派抓获,在严刑拷打下他屈服了。因为他的叛变。许多地下情报人员的身份被暴露,上海的党组织遭受了严重的打击, 顾顺章 同样处于危险境地的还有大同幼稚园,为了保护孩子们,周总理急忙安排人手对大同幼稚园里的孩子们进行安置。 对于能找到亲属的,就遣送回家,对于没有家长的孩子,就安排家庭进行寄养。 毛岸英和毛岸青两兄弟,就这样被送到了在中央特科工作的董健吾家中。董健吾在上海有一份体面的教堂牧师工作,而且对党忠心耿耿,这似乎是个无比正确的决定。 可问题很快就显现了出来。由于董健吾在地下党组织中身居要职,他的家中经常有中央特科的情报人员走动,这本身就不是很安全。再加上董健吾是上海人,毛岸英和毛岸青两兄弟却有着独特的湖南口音,未免有点不符合常理。 董健吾 没有办法,为了两兄弟的安全考虑,董健吾只得把他们托付给前妻照顾。 最开始兄弟两人的日子还算好过,党组织每月都会寄一笔抚养费过来,前妻就只当是多养两个儿子。 可随着时局动荡,这笔钱也开始变得不稳定起来,再加上外面风头正劲,让她愈发认为两兄弟的来历并不简单,由于害怕惹祸上身,她对这两个孩子也愈发不满起来。 不但动不动就对两兄弟打骂,还经常不给他们饭吃。 终于有一天,毛岸英再也忍受不了了,带着弟弟就从他们家里跑了出来,开始了孤苦伶仃,流落街头的生活。毛岸英和毛岸青在上海的流浪生活 他们最开始找到了一家早点铺,在里面帮厨打工,虽然早点铺不发工资,却能勉强管住两兄弟的温饱。毛岸英和毛岸青也很勤奋,早上五六点就起来,一直忙到夜里才睡。 毛岸英与毛岸青 本来这样的日子,凑合着也能过去,可早点铺的儿子是个十足的"小霸王",经常有事没事欺负兄弟两人,甚至有一次,还辱骂他们两个是没人要的孤儿。 这件事让毛岸英异常愤怒,他打了老板儿子一顿,然后带着弟弟又跑了出去。 那时候的上海鱼龙混杂,三教九流各种势力纷纷盘踞于此,就算是成年人,没点背景也很难在上海滩立足,更不要说毛岸英和毛岸青两个孩子了。他们生活得很艰难,经常是吃了这顿没下顿,但兄弟两人却有着严格的底线,再饿再哭也不去偷不去抢。 后来,毛岸英描述这段生活,说自己和弟弟就像是三毛流浪记中的三毛一样,睡过大街,捡过垃圾,卖过报纸,帮忙推过黄包车,基本是什么脏活累活都做过一遍了,这段日子让他真正的体验了人民疾苦,也让他成长了很多。 三毛流浪记 当董健吾知道两个孩子跑丢的消息后,对着前妻大发雷霆,他知道毛家兄弟的身份,但是碍于两兄弟的安全考虑,他也不能大张旗鼓的寻找,只得将这个消息上报给上级。 毛岸英和毛岸青两兄弟的命运,自此和中央特科的女特工李云产生了交集。中央特科情报人员李云找到兄弟二人 李云自小在浙江长大,教她的老师都是共产党员,耳濡目染下,李云接受了革命教育,并学习了马克思列宁的思想,共产主义描绘的,人人平等,人们安居乐业的生活让她心生向往,她也逐渐成为了一名坚定的革命战士。 李云 李云十四岁那年,参加了学校的共产主义青年团,跟随同学进行了各种游行活动。 1930年,十五岁的李云通过了党的各项考验,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当时,上海总工会的负责人告诉了她三点革命要求:一是要严守党的秘密,二是要坚定自己的立场,三是要坚决服从党的分配。这三点要求李云始终铭记于心。 1935年10月,李云和丈夫徐强来到上海,组织给他们安排了一项秘密的任务。 李云虽然才20岁,但她已经从事情报工作五年了,作为中央特科的一员,她多次完成了组织交给她的任务。 李云和丈夫徐强本来是假扮夫妻,可时间一长日久生情,两人也就假戏真做成为了真正的夫妻。因此,徐强既是她的丈夫又是她的上级。 李云 为了保密,即便李云是自己的妻子,徐强也只是告诉她,这次的任务是找两个十到十四岁的孩子,至于两个孩子的身份等具体信息则一概没有透露。 上海的流浪儿童多如牛毛,要想在这么多人中寻找两个孩子的困难可想而知,可李云就算有一种不放弃的精神。 由于工作的保密性,李云不能询问路人,只能靠自己观察,李云的生活自此便成为了两部分,一个是完成组织的其他工作,一个是寻找这两个孩子。 虽然她不知道自己要寻找的是哪位人物的子女,但李云很清楚,两个孩子在多流浪一天,就多一天被反动派抓住的危险。就算不被抓住,也很有可能饿死冻死在街头。 李云判断到,两个孩子年龄那么小,肯定不敢去人多的地方游荡。这些地方鱼龙混杂,一不小心就有挨打的风险。于是,李云搜索的范围缩小到寺庙和公园附近,这些地方时不时会施舍给流浪儿童饭食,两兄弟去的可能性很大。 图片来源于网络 她就在这些地方寻找了半年,可现实很残酷,李云依旧一无所获。她很失望,甚至有很长一段时间,她都以为两个孩子已经被反动派抓捕,甚至已经丧命了。后来在丈夫徐强的调查下,得知他们依然安全,并没有遭遇毒手。 后来,一次在早点铺吃完早饭后,李云在一队流浪孩子的乞讨队伍中发现了两个孩子。他们和其余的流浪儿不同,走到哪里都结伴而行。大一点的孩子乞到食后,只吃一口,剩下的全都分给了另一个孩子。 他们两个长的很像,一高一矮,明显是兄弟两人。而他俩的年龄也大概在十岁和十四岁之间。 这和任务中描述的兄弟两人实在太像了,李云大喜过望,急忙又买了两份早点,朝两兄弟走去。 李云问两个孩子来自哪里,姓甚名谁,又是如何流浪在外的。 毛岸英 这时的毛岸英和毛岸青已经流浪了很久,可谓是接受过了社会的毒打,对于陌生人突然搭话,有着很强的防备之心,闭着嘴巴一句话也不肯说。 李云也不着急,拿着早点让两个孩子先填饱肚子,毛岸英和毛岸青已经饿了许久,面对大姐姐的好意自然没有拒绝,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李云就半蹲在两个孩子身边,静静的等他们吃完。 吃完香喷喷的大包子后,两兄弟也对这个好心大姐姐放下了心防,跟随李云来到了她的家中。 董健吾在见到两个孩子后,大喜过望。激动的搂紧两兄弟,随即着手安排两兄弟的去路。 组织告诉李云,对这两个孩子的事情要严格保密。李云作为一名优秀的中央特科情报人员,一直把这个命令记在心上,毛家兄弟的事情她没有和任何人说过,甚至直到最后,她都没有询问兄弟两人的真实身份。 李杜 后来,毛岸英和毛岸青在爱国将领李杜的帮助下,先是去了法国,之后又辗转抵达莫斯科,在莫斯科的国际儿童院接受教育。尘埃落定,毛岸英、毛岸青前往苏联 在苏联,毛岸英进步的很快,他学习成绩优异,还充满革命热情。几年的时间过去,毛岸英已经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后来苏联爆发卫国战争,毛岸英主动参战。苏联领袖斯大林很欣赏这个年轻人,在毛岸英回国前,特意赠送给了他一支手枪。 斯大林 1946年,毛岸英离开苏联回到中国,毛主席这时身体不适,可依然抱病前往机场迎接。根据当时随行人员的回忆,毛主席看到毛岸英后,瞬间心情大好,身体状况也好了许多。 毛岸英见到父亲也十分开心,后来,毛岸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工作尽心尽责,丝毫没有主席儿子的官架子。 对于毛岸英,主席十分看重,他不仅体会过中国底层人民的艰苦生活,在苏联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并且也愿意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 毛主席与毛岸英 毛岸英的弟弟毛岸青也在1947年回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根据父亲的安排投身于新中国的土地改革事业。 找到两兄弟的最大功臣李云,后来通过报纸才知道了,自己救的两个孩子是毛主席的儿子,她没有因此而好大喜功,甚至没和任何人提及这件事。直到1988年,一位中央特科的老首长找到她,告诉她这件事的保密期已经过去,她可以把寻找毛家兄弟的事情说出去了。这时,人们才知道,在茫茫大上海中找到毛岸英和毛岸青的,竟然就是李云。 李云 李云把入党时的三句要求一直贯彻一生,严守党的秘密,李云实实在在的做到了。毛新宇少将看望恩人 2011年,毛岸青的儿子,毛新宇少将来到医院看望了这位老人。96岁的李云谈及这段往事,讲到动情处,几度落泪。毛新宇的眼眶也逐渐湿润,他握住李云的手表示着自己的感谢,这是父亲和大伯的恩人,他们毛家的恩人。 他说,"看望李云了却了他的一个心愿。没有你,就没有我的今天。" 如果没有他们这些默默奉献的地下工作者,毛岸英和毛岸青两兄弟流浪在上海街头恐怕凶多吉少。 在临走的时候,毛新宇送给了李云一些父亲和大伯的书和画册,这段跨越世纪的故事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毛新宇 能把秘密藏在心里几十年,李云平凡的身躯做了一件又一件不平凡的事,面对毛岸青的儿子的夸赞,李云有些羞涩,表示自己只是完成了组织的一个任务而已。后来的她,还在福利会工作了30年,听从党的安排,执行党的任务,这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英雄。像李云一样的英雄还有很多,他们隐藏在革命一线,默默无闻,一心只为建设我们的新中国。 英雄的名字虽然没有人记得,但英雄的事迹我们不会忘,他们的功绩也永远留在这个世上。向英雄致敬,向为国家奉献的老一辈革命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