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华为发布新品手机Mate50,"捅破了天"的功能再上热议,但在这背后,我却读到了华为在手机业务上的悲壮。 刚刚在手机领域差异化的麒麟芯片大放异彩时,能设计出来,却找不到国内一家芯片生厂来代工,让华为手机陷入低谷。可能是呼应华为任老爷子近期在内部告诫华为同仁,要准备好厚厚的衣服,准备过冬的警示。华为新品Mate50,采用了高通骁龙芯片,不得不加上小众才能用上的卫星通讯来展现差异化,毫不讳言,细观华为的新品,很多方面都很出色,但也难掩同质化的痕迹。 历数华为的Mate系列手机,从Mate10到Mate40,均都是采用自己自研的芯片"麒麟",一步步走上差异化的道路,树立出了高端品牌的形象。如果按照华为Mate系列手机的定位,自研芯片加上自研的鸿蒙系统,就能形成类似苹果的商业闭环,牢牢的锁死利润。造血功能强大了,就会有源源不断的资金,给研发部门输血,这样就形成良性循环,华为的品牌才是真真正正的未来可期。 而如今我们所看到的,华为新发布的Mate50只能采用高通骁龙8手机芯片,在如今手机高度同质化的年代,华为不得不被迫入局,加入手机混战之中。前有苹果,三星,后有小米,OPPO,VIVO等国产品牌,大家都可以采购到的同一个芯片,底层基础功能都一样,你就是能力再强,又能玩出什么花呢?就算你抢到首发,但产品的寿命能有几何?最终还不是等同质化的产品上来,只能采用降价,再降价,才能维系销量的地步。 如今的局面,就如同,回到十几年前,山寨手机的年代,那时华强北聚集着众多手机集成小公司。几百万就可以玩玩手机,那时做手机讲究的三大件,主板,摄像头,电池。摄像头和电池相对简单点,设计出图纸,丢给摄像头模组和电池生产厂家,定样确定供货周期就行了,主板的选定就相对复杂点,主板设计公司,主要有上海的希姆通和展讯,红旗,都是在台湾MTK芯片上研发。三大件搞定后,就开始外观设计,开模具,找代工等等。记得那时,大家都很拼命,2到3个月必须推出一款新品,谁能抢到首发,就可以得到短暂的红利期,快速收回前期投入,等后续同样功能的手机上市时,就降价,再降价,尽量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看到这里,你会不会很熟悉,和现在很多大品牌的玩法,也很类似呢? 上面提到的产品同质化的问题,就很形成厂家急功近利的思想,都是为了抢首发,赚取快钱,很浮躁,很难沉下心,产品缺乏精益求精的雕琢,这样的局面,就很难成就伟大的产品和伟大的企业。 再谈谈,手机功能上的创新,大家有没有感觉到,现在的手机越来越像,不光是外观,还有在功能上,再也没有让你在买产品时,有眼前一亮的感受了。相似的情形,功能机的黑白屏幕到彩屏,MP3到MP4,后来再加上指南针,重力加速等小功能,后来的情况大家都知道了,短短的时间里,功能机就被智能机取代。 我在表达最后一个观察时,这里我要先声明,我是华为的坚定支持者,我现在用的就是华为手机,今后我还会一直用下去。我个人认为,华为Mate50的所谓"捅破天"的功能,就是卫星通讯功能,对普通手机用户来说就是一个鸡肋,有多少人会区野外探险,有多少人会跨洋过海,大家大多都生活在相对安全的地方,那种极端环境都很少涉足,卫星通讯功能智能算是小众需求,技术确实很先进,但你是民品好吧,要迎合大多数人的需求,你又不是奢侈品。所以网上那些大谈华为如何如何先进性的人,在我看来就是带路党。 诚然,我的看法,华为的专家会看不到,想不到吗?应该不会,为什么明知而为呢?这深层次的原因,只有用悲壮来解读了,华为的雄心你应该不会怀疑吧。作为一个曾经的头部手机品牌,他的目标是苹果,他要做手机的顶级厂商,他的产品在于引领潮流,引导消费者,成为一个真正伟大的企业,新品不得不采用高通的芯片,就是为了很好的活下去,准备厚厚的棉衣吧。 节目最后,再说说任老爷子,好几次任老爷子的警告以后,只要经济一有复苏,华为公司业绩都上一个新的台阶。有些唯心了。但是我还是坚信华为公司会愈挫愈勇,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冬天过后,春天还会远吗? 今天就到这里,下期再见,谢谢观看,记得点赞,关注和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