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道你身上有什么地方吸引着我?你有一股男子气质,色艺双绝,却又孤傲似梅,没有一丝丝奴颜媚俗之气" 1946年春,杜月笙的一番痴情话,令孟小冬感动道"只有月笙懂我",从此她便跟随杜月笙,只唱给他一人听, 只是岁月境迁,时光流转,没多久杜月笙便身患重病,弥留之际,仍念念不舍孟小冬,临死前的安排令孟小冬落泪, 一个说"我终于知道了爱情的滋味";另一个说"广陵绝响,只因无人知",俩人之间的故事, 要从那戏台下的惊鸿一瞥开始, 只一眼就看上了她 "自打第一次见到你以后,我一直思念你,还发过誓,这一辈子要是不把你拉进我的怀抱,我就不是人。" 1937年,上海黄金大戏院开幕,杜月笙特意请来了孟小冬剪彩,也由此成就了自己10几年来朝思暮想的愿望。 杜月笙虽为上海青帮,却十分钟爱听京剧,而在戏台间初见孟小冬的时候,孟小冬才12岁,却从此被她吸引, 十多岁的孟小冬,已经是一位京戏老生,台下是风姿绰约的女儿身,在台上却能演出胸怀天下气宇轩昂的男子, 这样的表演令杜月笙如痴如醉,一完场便迫不及待地跑到后台,粉颈白肌,却目光如炬,孟小冬注视着眼前这个痴迷于她的平头男子,殊不知一场半世情缘就此结下 , 从那以后,每当有孟小冬的戏,必然能看到一位30出头的男子坐在台下目不转睛,连声叫好,日子久了,俩人自然变得熟络起来, 1925年的一天 ,杜月笙邀请孟小冬前来喝茶,说是喝茶,其实是别有目的,袅袅茶香中,杜月笙三番五次地表达内心的仰慕,更提出要"交往"的想法, 孟小冬却总是顾左右而言他,岔开话题不肯给他正面的回答,只是诉说着自己内心烦恼,当时南北不同,而南方的名角,始终是比不上北方, 杜月笙闻言,心中已然明了,一直不肯正面答复便如拒绝了他,既然求不来感情当个好友也无妨,他便建议孟小冬"何不北上,拜师学艺?" 其实以杜月笙当时的势力,要用强硬手段迫使孟小冬就范简直易如反掌,但他没有那么做,而是以礼相待,他要孟小冬心甘情愿地嫁给他, 也由此可见,杜月笙是真心喜欢孟小冬,爱孟小冬的 ,他提出的建议也正中了孟小冬的下怀,杜月笙的话,早已经在孟小冬心中徘徊许久,只是迟迟不肯作下决定, 现在被杜月笙点破,她生平第一次在杜月笙面前露出少有的笑容,杜月笙当即就着了迷,这年冬天,孟小冬离开了上海前往北京学艺,杜月笙亲自前去送她, 这一别,孟小冬遇见了一个令她爱慕的人,杜月笙悔不当初。 遇见梅兰芳 当时的梅兰芳已经是京城中的"旦角之王",而孟小冬作为南来的"须生之皇",俩人自然绕不过相识,郎才女貌,佳偶天成,二人又彼此爱慕, 从相识到相知再到步入爱河,不过短短十几个月,在1927年初,一场秘密又秘密的婚礼在 京城某处举行,然而这场婚礼,这份感情,从一开始就困难重重 , 梅兰芳在迎娶孟小冬之前,家中已经有两房妻子,原配王明华 因为未能留下子嗣,因此才有了后娶的福芝芳, 而福芝芳起初并不愿意来到梅家做二房,也要求正室的位置,好在最后梅兰芳以"名定兼祧"的说法留下了福芝芳, 什么是名定兼祧? 原来梅兰芳一直是父亲大伯两个兄弟的继承人,也因此肩负着两个家庭的传承,也就可以有两个正室, 当初福芝芳来的时候,梅兰芳就已经许诺其"名定兼祧",如今孟小冬的到来,这该如何安置?好在最后梅家以王明华卧床修养,孟小冬也是正室为由将这件事搪塞了过去, 可有一个人就不愿意了,那就是福芝芳 ,她心想"我当初来的时候也是这么说的",如今来了个小的就要与她争宠,她自然是死活不肯的, 所以孟小冬死活进不了梅家的门,就因为福芝芳一直在那里拦着,而梅兰芳在处理感情上,始终又显得那么懦弱,最后竟在外面又安排了一间院子,让孟小冬在那里居住, 正值20出头的豆蔻年华,本应该在舞台上风光明艳,风靡京城的她,如今却为了爱一个人,在小小的院子中深居简出, 这要说不是因为爱是没人相信的,孟小冬心里也清楚,许诺自己是正室,却连梅家的门都进不去,到底还是一个侧室,还是个不能公开的侧室, 但她却甘愿接受,"薄命怜卿甘做妾" ,孟小冬是很爱很爱梅兰芳的,所以她当时就忍了下来,整日独守深园,只等梅兰芳的到来,甚至为此放弃了她的演出事业, 这下子就招致了灾难的来临 ,孟小冬当时在京城也是人尽皆知的红人,和梅兰芳共同出演的《游龙戏凤》,至今仍然是一部佳作, 突然不再演出后,她的一个忠实粉丝李志刚竟为此怀恨于梅兰芳,跑到孟小冬的住处大闹了一番,还打死了在当中调解的张汉举, 事后梅兰芳心有惭愧,赔偿了张汉举家属几万块钱和几栋房子,孟小冬也被吓得不轻,说起来这件事和孟小冬其实毫无关系, 但报纸上将俩人的关系传的离奇,还撰写了不少关于俩人的流言蜚语,不知是梅兰芳担心影响到他的事业,还是被狂热粉丝给吓到了, 孟小冬渐渐的感觉到梅兰芳在有意无意地疏远自己 ,可即便如此,孟小冬还是没有离去,一边重新出来演出,一边希望梅兰芳可以重新钟情于她, 俩人的恋情也被这起枪击事件给曝光,孟小冬为了安抚粉丝,也重新出来演出,一切似乎都在朝着变好的方向发展,1929年,梅兰芳去香港演出,便带上了孟小冬, 但是好景不长,第二年梅兰芳前往美国演出,刚好这时梅兰芳的伯母去世,孟小冬身为梅兰芳的妻子,便披麻戴孝前往梅府守丧, 结果福芝芳将她拒之门外 ,无论其他人怎么劝说都不肯放她进来,独自居住在外没名没分她忍了,但是众目睽睽之下,将她拒绝在梅家之外,这无异于告诉外界:她是个外人。 整天在戏台上扮演英姿飒爽的男子,可孟小冬的内心始终是一个女人,在所有人都知道她是梅兰芳妻子的情况下却进不去梅家尽孝,她再也忍不住了, 而梅兰芳则刚刚从美国赶回来,他的从中调停在福芝芳以肚子里的孩子相威胁之下失败了,最后,他劝孟小冬先行回到小院,等日后再议, 梅兰芳的劝阻令孟小冬伤心欲绝,自己几年来的坚持和隐忍在这一刻全部沦落为笑话,在回到小院中闭门痛哭几天后,在报纸上宣布了和梅兰芳的分手, 梅兰芳不是没有找过他,只可惜伤害一个人容易,再修补一颗心很难,孟小冬只给他留下了一句话"今后,我要么不唱戏,再唱戏不会比你差;要么不嫁人,再嫁人也不会比你差。" 孟梅分手 心如死灰的孟小冬,一个人跑到了天津,从此遁入了佛门,希望借此来抚平内心的伤痕,她的离开,令喜爱她的粉丝们伤心,还有一个人更加痛心。 当听闻孟小冬嫁给梅兰芳的时候,杜月笙后悔万分,再听说孟小冬遁入空门之后,更是伤痛欲绝,他一直派人前去劝说安慰孟小冬, 这其中,有一个人是孟小冬的好友,也是杜月笙的四姨太姚玉兰 ,姚玉兰不仅为劝说孟小冬作出了极大努力,也是后来杜月笙和孟小冬之间的"媒人", 但此"媒人"不是做媒的媒,而是因缘的意思,孟小冬在姚玉兰的劝说下,终于是幡然醒悟,意识到了自己为梅兰芳如此不值得,于是决定重新回到上海,寄住在姚玉兰家里, 这下杜月笙高兴了,不但派专机前去接她,还安排住宿、食宿,将一切都照顾得细心周到,还为她请来了京剧大师余叔岩,让她可以拜师学习, 她与梅兰芳的财产纠葛也是杜月笙给解决的,孟小冬嫁给梅兰芳之后,便没再演出赚钱,所有的花费都是梅兰芳负责的, 孟小冬扮演"老生" 所以在俩人分手时,孟小冬要求梅兰芳赔偿她的损失,没想到这件事一来二去拖了许久,一是梅兰芳的财产由专人打理,二是损失数额很难界定, 这样一件难办的事被杜月笙一个电话给解决了,到底是黑帮势力,梅兰芳很快就支付给了孟小冬4万块钱,为此还卖掉了无数房产, 要说孟小冬从此和梅兰芳之间毫无感情,那是假的,1933年,有报刊报道她与梅兰芳的事迹,她还充满幽怨"是人负我?抑人负我?" 梅兰芳也没有说过孟小冬任何的坏话,后来解放后,梅兰芳还到杜月笙处看望孟小冬,寒暄近况,俩人都显得很平和,感情的事,谁也说不好。 但是她和梅兰芳的分手,意外地给了杜月笙机会,有姚玉兰这样一层关系,杜月笙得以时常见到孟小冬,孟小冬也在一次次交往中逐渐接受他, 孟小冬在拜师学习期间,没有经济来源,杜月笙一直承担着她所有的费用 ,还给她在上海买了一栋房子供她居住, 杜月笙的情意令孟小冬感动,比起梅兰芳,杜月笙显得强大,而且能够保护她,虽然黑帮势力和社会名流的结合在人们看来并不合适,但最终俩人还是走到了一起。 杜孟结合 1946年,孟小冬前往香港,这次她住进了杜月笙家,正式成为了杜月笙的"妻子",开始了半公开地同居生活, 半年后,俩人回到了上海,却引来了姚玉兰的不适, 杜月笙对于孟小冬十分在意,令姚玉兰觉得自己被疏远了,便十分伤心,整日将自己关在屋子里哭泣, 孟小冬太明白这种感受了,似是回想起过去自己遭受到的一切,深感难以处理,她便向杜月笙借口会北平看望母亲,离开一段时间, 1947年,杜月笙60岁大寿 ,便将孟小冬叫了回来,而时隔20年没有登台演出的她,破例在寿诞宴会上演了两场戏, 这两场戏,竟成为了她的绝响,一个是孟小冬年纪大了,身体也越来越不好,每一次演出都要费尽全力,她曾对人说"一戏耗费精力太多,体能非所胜也。" 二是她有感于杜月笙这些年来对她的照顾,所以决定将最后一场演出唱给杜月笙听,那年,杜月笙60岁,她41岁。 同孟小冬在一起后,杜月笙常感慨"原来这就是爱情的滋味啊!" 只可惜爱情如此地短暂,孟小冬和杜月笙在一起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在照顾杜月笙的身体, 孟小冬再一次躲在了深院之中,仍旧是为了一个人,2年的时间,孟小冬一直悉心照料,端茶递药,陪伴杜月笙, 1949年,国民党大势已去,杜月笙携带全家移居香港,自然也带上了孟小冬,而孟小冬的一句话,点醒了杜月笙: "我跟着你过去,是当作使唤的丫头呢?还是算作你的女朋友呀?"原来这些年,杜月笙因为身体的原因,一直没能将孟小冬明媒正娶, 孟小冬虽然对于名分不再那么执着,但是杜月笙自然不敢委屈了她,连忙差人补办了一场婚礼,杜月笙拖着病体,坐在轮椅上同孟小冬完成了仪式, 移居到香港没多久,杜月笙就病逝了,去世之前,他仍然念念不忘孟小冬 ,除了20万美元遗产孟小冬分的2万美元外,还拿出一个藏起来的信封,交给孟小冬,说道: "这是5000美金,这么多年,辛苦你了。" 孟小冬早已泪流满面,杜月笙对她的爱自始至终,连去世之前都想着照顾她 ,而她与杜月笙度过的时间又是那么的少, 如果说孟小冬和梅兰芳之间像是青春的爱恋,炙热而直接,充满跌宕;那么她和杜月笙之间更像是成熟后的爱情,绵延而持久,平淡真实, 杜月笙死后,孟小冬再没有唱过,靠着分的的2万多美金,整日打牌度日,日子倒也是过的清闲, 在她的房间里,只摆着两张照片,一张是恩师余师岩,另一个则是梅兰芳。而在大堂中央,则是杜月笙的灵位,每天,她都会在灵前上香。 1977年,曾经名满伶界的"冬皇"孟小冬逝世,享年70岁,而在她的墓碑上,刻着"杜母孟太夫人墓"这样几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