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很值!太值了!先说说给儿子买房的经历。2006年,我们家有了点积蓄,那时,塘沽的房价包括天津的房价都不算高,我记得当时天津市里3000多一平,并且房源充足。 当时塘沽有个楼盘,3000一平,正值暑假的时候,开发商请了一帮学生,表演唱歌、乐器之类,我记得乐器有古筝,吉他等,我跟老公去看演出,对开发商发的广告不屑一顾,先知先觉的人,买了,都赚了。 当时,我们老乡家的姑娘,找的婆家很穷,她给姑娘出上10万的首付,买下了120平的房子(具体多少钱,我忘记了)。后来又开发了第二期,位置不好,还贵了。 当时,我儿子到了法定结婚年龄,算是刚需,我跟老公说,咱也贷点款给儿子买房子吧。我老公说:谁贷款是傻瓜,贷款就是给银行打工,每天睁开眼,就欠银行钱。那时其实利息很低,我从淄博小县城,刚到大城市,见识少,也不知道贷款买房子好不好,只好作罢。 后来,塘沽被划为"滨海新区",房价大涨,我有点沉不住气了,二期卖没了,三期开盘的时候, 我没问老公,直接让儿子去看房子,我儿子也没看上,比一期、二期位置差,房型差,价格还贵,我记得是5800一平,还是特价房。沿街,并且是一条车流量很大的大车道。当时这是塘沽最便宜的房子了,因为挨着大车道,噪音大,尘土飞扬。 从2003年,一直到2010年,我们一直是租房子住,房租大涨,经常换房子,后来换到一个60平的电梯房。这个房主跟我说,她家就是买了当初我们没买的那个楼盘的沿街房,贷款买的,自己住着。又攒出了首付,又贷款买了这个房子(当时是房价最贵的时候),租给我们,每月租金1500。同样的房子,吴姐几年前买的时候是12万(11楼),她买了,都说她是傻子。我这个房主买的时候(6楼),是最贵的时候,我记得好像是70多万。后来我们想买下来,她要100多万。 后来我跟老公提议,咱有首付,不买房子,每月花1500租人家的房子住,这是图个啥?老公终于 答应买房子了,可是数来数去,我们存在银行的钱,虽然每年数字看涨,但是还是赶不上房价的涨幅,继续攒。直到2011年,儿子结婚真的要用房子了,当时我们有了60万,要买我们老乡姑娘那样的房子,还差一半钱。塘沽的房价每年都涨,并且房源还紧张,我记得塘沽划为滨海新区前夕,开发商纷纷捂盘,每次涨价前夕,开发商都要捂盘惜售。 我老公还是说坚决不能贷款,有钱回淄博老家全款买房子,还有钱买车,还有装修的钱,买家具家电的钱,娶媳妇的钱都有了。2011年,就回老家全款30万买了个毛坯房,人家房主就是贷款30年16万买的,房源在人家手里,人家想啥时候卖就啥时候卖,我们买人家的得花30万。我们给他钱,他还上贷款,过户给我们,他只赚不赔,当初我们为什么不懂贷款买呢? 并且这个房主有好几套房子,我在网上找到这套房源的时候,他问我,看哪一套?因为他其他的房子是旧房子,我们没买,买的是偏远的新房子(现在证明,买远大偏也是失误的) 我们给儿子在老家30多万买了房子,20多万买了个车;连装修,带买家具家电,还剩钱了。倒是感觉轻松,无贷款一身轻,似乎感觉老公坚决反对贷款买房的决定是正确的。 我孙子三岁了,要上幼儿园了,我们在塘沽还是没给儿子买上房子,每次回我婆婆家,我婆婆都说,你们是怎么算的账,在塘沽租房子住,老家的房子闲着。我儿子在塘沽,儿媳妇在老家,我儿子每年五一、十一、春节回老家,平时儿媳妇住娘家。 2014年,我感觉不能再听老公的了,我横下一条心,坚决买房。6月份老年大学放假三个月,一直到9月份才开学。放了假以后,3个月,我几乎每天都不着家,满塘沽的看房子。整整三个月,每天一早就出门了,晚上很晚才回家(中午在外边吃,那时超市的饭不贵),因为售楼处下班晚,一般六七点还有人。 在我看房子的过程中,每个楼盘都卖得很火,最后老年大学快开学的时候,在儿子的配合下,好歹付了60万首付,买了129平的房子。 当时我们有40万,买129平的房子得120万,老公非要买100平的全阳户型,我坚决反对。因为我在看房子的过程中,中间户不好卖,并且听一起去看房子的人说,中间户不通透,夏天很闷热。 老公坚持要多付首付,少贷款,我们有40万+老公的公积16万(当时正赶上楼市下滑,出台政策:父母的公积金可以给孩子用),又分别找两个山东老乡,每人借了2万,好歹凑够了60万首付。儿子公积金贷款40万,商贷20万。我们攒来攒去,还是攒成了负数,儿子不但贷款30年,我们还借了四万。 给儿子买下房子之后,房价大涨,我儿子买的时候是9000多平,2017年的时候,买房子还得要房号(一般是10万,不计入房款),我老公不接受房号的事实,董姐买了房号,开发商让人家告了,钱还给她了,到现在董姐也没买到房子(董姐儿子在生态城,她也想在生态城买房子)。 当初,如果我儿子不贷款30年买房子,后果不堪设想。要是攒钱全款买房子,现在也得200万,这么多年,我儿子还得租房子住。 再说说何姐的儿媳妇:何姐的儿媳妇是农村人,是个研究生,见识多,有魄力。何姐就一个儿子,给儿子买了房子。何姐儿媳妇结婚没几年,就攒出了首付,4000多一平买了当时塘沽最便宜的一个楼盘,当时我们也去看了,没买,因为那里是化工厂的污水池。人家买了,毛呸租给民工了,租金还房贷绰绰有余。 按说何姐儿媳妇该老实了吧,还是不老实,人家又攒了首付,在开发区最黄金地段买了二手房的学区房,当时13000一平,我们感觉是天价,现在开发区的房子两万多一平。何姐的孙子才一岁多,人家儿媳妇就买好了学区房了,即便是不住,卖了也赚钱。 在老年大学二胡班,有两个同学,年纪不算大,四十多岁就开始玩:学二胡,学唱歌,学葫芦丝。我问他,你还没拿退休金,靠什么生活呢?一个同学说,他是唐山的,退伍了,就在塘沽开出租,挣了首付就买房子,手上好几套房子出租,当时买的时候很便宜,现在收租金就够花的了,不想开出租了,就玩吧。 还有一个同学,有退休金,两口子都是碱厂退休的,每月退休金3000多。经常出国旅游,我心想啊,每月退休金3000多,怎么支撑出国旅游的消费呢?我也问过他,他说,他有五套房子,自己住一套,给女儿一套,自己住一套,出租三套。他说出租房子太过瘾了,感觉钱来得太容易了,每次出去旅游,钱花光了,下个月又来了,退休金根本用不着。 他说他老婆不喜欢穿,不喜欢吃,就喜欢买房子,当初买的时候都很便宜,而且还都是黄金地段。即便是房子不值钱,地段也值钱呀! 我认识的人当中,喜欢买房子的人很多,都没吃亏,所以我一直对买房子情有独钟,可惜我老公对买房子很抵触。当初我妈妈的小区是黄金地段,我看上了一个90平的房子26万,我老公不同意买,前年我妈妈的小区拆了,现在要买个120的,也得150万。 我妈妈的小区一个卖羊肉串的东北人,有了首付就贷款买房子,在我妈妈的小区有四、五套房子,人家有卖的,他就买。2022年交房子,人家在黄金地段有四、五套房子....... 我妈妈的小区,以前是公务员小区,小区的西边是"山东省示范学校";南边是公园,公园的南边是医院;公园的东边是菜市场;医院的西边是超市;小区的北边是公园,东边是体育场,体育场东边也是医院....... 我们现在,除了老家单位的房改房,就是当初老公买断工龄的钱在胶南买的房子(83平)。老公酷爱理财(稳妥的理财),不炒股,不买保险,攥着钱不让动。 我老公退休了一直在打工,我们又卖了老家儿子的婚房,因为太偏远,不适合养老。攒到现在,也不够买儿子那种129平的房子。再攒几年也许就够了,老公又要说了,你把我的养老钱都作索没了......... 写到这里,我感觉当初掏空全家积蓄,儿子贷款30年买的房子,很值!最起码儿子这么多年不用租房子住。而且,算起来儿子的资产比我们老两口攒了一辈子的资产还多。我经常跟老公说,如果当初我们凑够了60万,一分为二,每个房子出上30万首付,买上两个房子。我们至于到现在没有一处理想的养老房吗?你不住卖了还赚钱呢,我们为什么敬酒不吃吃罚酒呢?我老公2001年买断工龄去塘沽打工、退休,医保劳保都在塘沽,每年的药费单子,还要快递给儿子,儿子去退休办报销。胶南、淄博的医疗资源、公共设施设施、比塘沽差远了,我很不理解老公为什么选择这两个地方养老........总之,我认为:买一套房,掏空全家的积蓄,还要承受30年的房贷压力,很值! 我儿子的好几个同事,连首付都是借的,也要买房子,我感觉很值! 何姐儿媳妇的弟弟是远洋公司的,在远洋货轮上,一出去就一年才能回陆地。后来调到陆地上班了,第一件事情想到的就是买房子。正赶上塘沽的房价最贵的时候,人家他姐姐主张着,买!坚决买!不等不靠,买到赚到!借给她弟弟首付,在立交桥附近买了房子,尽管噪音大,扬尘大,我感觉那也比租房子强。我铁定地认为:买一套房,掏空全家的积蓄,还要承受30年的房贷压力,很值! 当然,前提条件是:你有能力还贷。当你既有首付,又有能力还贷的时候,干嘛不享受呢?干嘛像我们这样,死心眼子活受罪呢?! 在这里,我不是鼓励炒房,最起码,有了首付,能承担得起月供,还是别租房观望.........我说得对吗? 现在这个社会,房子已然成为必须品,不管你愿不愿意,为了自己,为了下一代都要去面对这个现实。 拿我来说,我2010年结婚,当时我们小县城房价便宜,也没觉得多吃力,今年孩子已然10岁,我们小县城的新楼盘均价已然涨到了5300,好点的楼层已经接近6000元,我已经定了一套,也是首付,掏空了全家的积蓄(包括我父母存的钱),想多交点首付少背点利息,同时还要保证自己的生活不能太窘迫,也要还25年房贷,最近几天就不敢去想这个事情,一想还完房贷加上日常开销一年就攒不了几个钱。孩子一年年长大,花钱的地方也多,愁啊。 但是作为家里的男人,必须承受住,你现在不买房子,以后孩子结婚的时候,你还是买不起房子,因为物价上涨,房价疯涨,再涨的慢也要比当下的房价高,说简单点,十年前的10万元值钱还是现在的10万元值钱,你就明白了,现在年轻抗压力比老了抗压力好的多。 作为父母,也就相当于完成了一项任务,至于孩子到时候回不回县城,你都有一套房子,就算到时候再卖了,也是稳赚不赔啊。 感谢提问,先说说我自己吧。90年今年31岁了,2011年大专毕业工作两年后,去了江浙沪,去的原因是谈了对象,和对象不想异地分割,当然我们俩是一个地方的,只是大学毕业工作分开了。 谈了两年的恋爱后,家里双方父母见面,订婚结婚。婚后一年有了孩子,结婚的时候买了辆车,老家有房。想着后续在昆山买套房,父母也很开明,毕竟江浙沪相对发达点,工作机会也多。 2016年有了孩子,回家度过了半年的产假,老公那个时候不想再让去江苏了,觉得每次开车十多个孩子不方便,即便老人来带也太远,定居在这里只能节假日回家看看父母,以后孩子大了,家里事情多,回老家更不方便。 同年老公考取了公务员,2017年我们辞掉工作回到了郑州,回到了还算熟悉的城市,但是房价已经大涨,同年我们看好位置迅速买了房子。 首付付了百分之三十,一个月月供5300.付完我和老公一贫如洗,龙湖外环租了房子,住了两年直到交房,房子交房装修了入住了,中间那两年的压力真的是说不出来,但是挺过来了。 当时也想过租房子,但是租到最后还是房子也买不起,再者有了孩子后不忍心跟孩子异地,即便辛苦也要买房,我觉得有买房值与不值这个纠结证明还没有压力,人生的每一步都是生活督促你在做出选择!对于刚需,必须要买房,为了爱和亲情! 掏空全家积蓄,买一套房,还要承受30年的房贷压力,值不值? 我认为这个事情没有值与不值的说法。 首先,说不值那肯定是用了家里的存款,用了父母的养老钱,每个月还需要从工资里面还房贷,生活压力大大增加,生活水平大大降低,这样的生活状态与没买房之前的生活状态完全不一样,没买房之前,自己的工资可以随便用,生活上比较潇洒,买了房之后呢,即使每个月的月供不多,但一想到要持续30年,想起来就让人头疼。 其次,说值那也是有一定理由的。比如,有自己的房子总比在外租房住要好得多。第一,有自己的房子的自我幸福感要比租房人强,即使当别人问起时,也感觉这是一件值得肯定的事;第二,有自己的房子才算真正有了归属感,有了归属感你才会认真去想如何更好的布置自己的家,哪怕它很小,但绝对让你感觉比租房温暖;第三,现在结婚,普遍要求是一动不动:一动就是车,不动就是房。但车与房不一样,车是消费品,价格会越来越便宜,房子在目前来看,仍然是保值或者增值品,毕竟现在的人工、材料、土地等费用也在逐步提高,同时,有了自己的房子,在结婚方面会更有底气和选择权,这些都是对方着重考虑的。 第三,目前房价的趋势,如果是在一线城市、准一线城市或者是省会城市,房子的价格会稳中求进,有一定的上浮空间,但优势区域的单价也会比较贵。相比于这些城市,欠发达地区小县城的房子则更加处于边缘化,如果是刚需,建议入手,如果不是刚需,一线城市、准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的房子可以入手,欠发达地区和小县城的房子可以再等等。 所以,综合来说,买房要理性对待,没有绝对的值与不值,但就我而言,买房值是大于不值的。 1、买房值不值,要看买房后能换回什么。 2、买房,可以换回结婚、生育的权利,没房没有女性愿意结婚。 3、买房后,享受的是当地的城市资源。为什么一线城市房价贵,贵在医疗、教育、工作机会、公平竞争等城市资源。 4、买房后,有当地户口,当地的各种优惠政策、福利,都能享受。 5、买房后,决定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圈子。朋友、同事、孩子同学等人脉关系。 6、中国发展不均衡,城市、乡村二元结构,特别是大城市,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甚至寿命都比小地方要高。 7、房子不只是住宅,更是资源的集合、人脉的集合。一线城市出生的人,就比普通城市活的舒服,所以人们为了自己,也为了后代,都向大城市集中。 8、拥有房产,就是跨越阶层。多少人一辈子努力,就是为了能在大城市扎根、立足。 9、中国人不但为了自己而活,更是为了后代而活。买房还贷虽然辛苦,但也为自己的孩子争取到了更多跨越阶层的阶梯。 10、不买房,租房是很难受的,经常被驱赶和涨房租,租客完全被动。所以中国人宁肯背负贷款,也要买房、也要在城市立足。 这应该不是值不值得的事吧! 1、我们要明白的是社会上很多资源和房子挂钩,你要享受当地的政策,你得先有房。 2、作为刚需来说,有家才有归属感,不然总有寄人篱下的感觉! 3、虽然掏空了现在的积蓄,只要够努力,工资上涨以后,就有结余了! 也许,就是因为这样的想法,大家才热衷买房吧! 如果将来我们的政府保障性住房多了,能享受当地人一样的政策,大家就不会再热衷买房啦! 我们只能期待我们的下一代不再背负沉重的房贷了! 值得呀,就当是给自己攒点钱呀。如果不是放在房子上,你可能也会把钱花掉,最终也没有积蓄。 肯定值。首先房子是必须品,有房才有家。而且房产可以抵制通货膨胀,原来50万一套房子,现在可能首付就需要50万。你不买房,其他人就会把你存银行的钱借出来贷款买房,再把房子租给你,收房租还月供,你会发现,30年后你也没攒下钱,也没留下房。所以说首付够了,月供能承担了,别犹豫,赶紧买房 说实话,可能是这种固有思想,我觉得挺值的,虽然你钱掏出去了,但保值了,虽然你月月还房贷,但房子毕竟成自己的了。真要遇到什么难过的坎了,房子一卖是不是就回笼资金了 买一套房子,掏空全家积蓄还要承受30年房贷压力。我个人认为值得,最简单一句话你今天不经历一次压力,明天你的孩子会重新来过。自98年房改房开始至今已有20几年的历史,房价也一路上涨。对于普通家庭,如果想买房掏空两代人的钱包,并承担几十年的房贷,是一件很普遍的现象。 安居乐业,置房置地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根深蒂固的观念。买房虽然压力山大,但买房不但可以解决一家的居住问题,还可以在精神上有一种归属感。落户、上学等等都需要有固定的居所。多数人宁可降低生活质量也要买房。尤其为了孩子上学。很多家长血拼购房也是常见现象。牵扯到一家人的安居和孩子的上学问题根本无法用值得和不值得去考量,基本都是唯一的选择。 婚房。也是刚需尤其现代人无房找对象都难,更何况谈婚论嫁。房子也是爱情的必需品。所以面对结婚和孩子上学这两大问题时基本没有选择,能做的只是竭尽全力购房。掏空家庭全部积蓄换取一家人的安全保障。承担几十年的房贷压力。在很多时候是我们唯一的必须的选择。 我个人认为无论付出多少努力,无论承受多少压力买房都是值得的。有房可以让一家人更有安全感。虽然贷款有压力,但是也可以让我们更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