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正式商用更近一步,国产大飞机又有了新动向,在不远的未来,国人乘坐自主研发飞机出行的梦想即将实现。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C919大型客机系列型总设计师吴光辉透露,中国商飞已完成C919大飞机取证前的试飞任务,今年内将取得民用航空器适航证,并交付给首家客户——中国东方航空。 据中国商飞官方资料介绍,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按照国际民航规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座级158-168座,航程4075-5555公里。2007年立项,2008 年研制,2015年11月2日完成总装下线,2017年5月5日成功首飞。 据悉,取证成功意味着C919已经达到了交付标准,后续商用的具体时间点,则要看航空公司的配套基础设施以及与C919磨合的情况。正式实现商用之后,也就意味着C919可以进入量产阶段。 据中国商飞官网消息,当前,C919的意向订单总数达815架,除已签订正式购买合同的中国东航外,还与多家公司签订了购机协议,意向用户达到28家,其中国外订单34架,总订单金额超5000亿元,包括东航、国航、南航、德国普仁航空、泰国都市航空等国内外航空公司,以及工银租赁、国银租赁、美国GECAS等飞机租赁公司。 航空制造业涉及新材料、电子信息、自动控制、先进动力等领域,作为现代高科技的集成体现,国产大飞机C919的一举一动备受关注,其背后的供应商也乘势起飞,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商飞目前共有三类供应商合计120家。其中,I类供应商属于较核心的成品件供应商,主要由飞机的机体结构供应商、发动机供应商和各主要系统供应商组成,共38家,包括中航西飞、中航机电、洪都航空、四川九洲等A股上市公司,还有霍尼韦尔、柯林斯、赛峰等15家来自美、法、荷兰等国的航空制造明星公司。 II类供应商为子系统的结构件供应商,主要负责零部件集成和小工作包的分包,共25家。III类供应商则处于航空制造业的上游,主要为标准件和原材料供应商,为I类、II类企业提供原材料,共57家。 在中国商飞的诸多供应商中,中航成飞、四川九洲、中电科航空电子、中电科柯林斯航空电子有限公司都为四川企业。那么,这些成都本土企业在大发飞机制造中承担着什么样的角色?在成都航空产业发展中处于什么位置,接下来就跟着科创四川一起一探究竟。 四川九洲集团: C919为一级供应商,来自绵阳 根据官网显示,九洲集团始建于1958年,经过6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专注于电子信息产业的大型高科技集团,其主要提供军工信息化智能化装备及系统,军工融合类数智软硬件产品及服务。 据悉,九洲集团搭建了以绵阳为中心,北京、深圳、成都等分中心为支撑的自主创新体系,获得国家及国防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等重大奖项130余项。作为高端制造产业领域企业,人才是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九洲集团拥有国家、省部级行业专家68人、硕士、博士近1000人,专业技术人员7500余人。 近日,四川九洲发布的2022年中报数据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9.06亿元,同比上升18.62%;归母净利润9251.04万元,同比上升25.41%;扣非净利润6617.83万元,同比上升33.04%;其中2022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10.74亿元,同比上升29.3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6009.05万元,同比上升29.54%;单季度扣非净利润4498.17万元,同比上升28.82%;负债率47.21%,投资收益783.45万元,财务费用243.44万元,毛利率20.41%。 作为大飞机的一级供应商,四川九洲在互动平台上透露,公司承担了C919客舱核心系统研制,该系统主要包括旅客广播功能、客舱内话功能、自检维护功能和LRU(航线可更换单元)级数据加载功能等,是客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客舱照明也是九洲参与的另一项任务。 中电科航空电子: 为C919装上先进的"大脑"和娱乐系统 官网信息显示,中电科航空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电公司")成立于2009年6月16日,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国家启动大型客机项目为契机,整合中国电科优势资源,联合四川省、成都市共同投资组建的国有公司。公司总部在成都,拥有横跨四川、安徽两省三地四个航空产业园,6家下属投资公司。 公司致力于民用航电系统的设计、研发、集成、生产和维修等民航核心业务,部分产品已成功装机空客、波音飞机,实现全面融入全球航空产业链。经过10年发展,公司形成了以航空电子为主体、通用航空和运营服务为两翼的产业发展格局,建有各类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平台12个,设有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现有各类员工超过1200人。 据悉,中电科航空电子有限公司("航电公司")客舱与信息系统团队承担了C919大型客机客舱核心控制系统和信息系统以及机载娱乐系统的研制工作。 其中,客舱核心系统是干支线飞机航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客舱系统的"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着照明、温度、应急指示、广播等重要信息;C919大型客机信息系统主要用于飞行的辅助管理,从而提高航空服务管理水平,减轻机组人员的工作负担,提升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机载娱乐系统是民用客机中高价值的航电系统,可以提升航空公司对乘客的吸引力,并获得其他增值服务收益。早在C919立项之初,电科航电与法国泰雷兹公司就成立了合资公司——中电科泰雷兹航空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TCA"),共同承担机载娱乐系统的研发。有了机载娱乐系统,乘客就可以在C919上听音乐、玩游戏、打麻将,相关负责人介绍道,机载娱乐系统里的音乐、影片和游戏均将根据各航空公司的个性化要求而更加丰富多彩。 中电科柯林斯: 让C919"眼观八方、耳听六路" 此外,由中电科航空电子有限公司与美国罗克韦尔柯林斯组建的中电科柯林斯航空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电科柯林斯")承担通信导航系统的交付任务,给 C919装上了"耳朵嘴巴眼睛",让大飞机具有"眼观八方、耳听六路"的能力。 因为通信导航系统,承担着飞机在起降和航行过程中地空对话、机内话音及数据通信、无线电导航等功能,在飞行过程中为飞机指引方向,并实时保持地空对话和信息传递。中电科柯林斯相关负责人曾表示:"通俗地讲,可以形象地将通信导航系统比喻为C919的眼、耳、口,如果没有通信导航系统的存在,飞机将无法和塔台、空管联系,听不到塔台下达的飞行指令。" 成飞: 为C919造重量达2.4吨的机头 根据立鼎产业研究网数据,民航飞机各大系统和价值量占比大致为机体结构(36%)、航电系统(17%)、动力系统(22%)、机电系统(13%)、其他系统(12%)。而作为机体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头则是由中航成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制造。 公开资料显示,中航成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成都市西郊青羊区工业集中发展区内,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旗下中航飞机股份有限公司的直属子公司,于2007年8月在挂牌成立,是主要从事民用飞机零部件的设计、试验、生产和技术进出口的高科技企业。 据四川日报报道,C919的机头达6米多,宽、高在4米左右,重有2.4吨,包括驾驶舱、前起舱、壁板、机头地板、舱门等几大组部件,涉及模块300多项,安装零件上万件,螺栓、铆钉等标准件更多达十几万件。因此,从零件制造算起,到正式交付,历时14个月左右。据中航成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唐建中透露,按照计划,2025年成飞需要交付45架C919大飞机的机头,2030年达到140架。 综上所述,飞机的"大脑""耳朵嘴巴眼睛"等不少关键部位都来自"四川造",四川力量在中国航空产业链上的位置已经举足轻重。 中国大飞机必将成为波音和空客后的第三极 中泰证券表示,随着机电、航电系统相关设备、零件的国产化,中国民航大飞机的制造体系将会在培育起来的国际国内市场中,真正走向成熟。 纵观全球市场,波音空客已经形成双寡头垄断。最新数据显示,空客2011年全年共向88家客户交付民用飞机611架,同比2020年增长8%,连续第三年保持世界最大飞机制造商的地位。波音交付飞机340架,约为空客的一半,但相比2020年也录得大幅增长,同比增加117%,二者占全球交付量的92%。 据波音的市场展望预测,2022至2041年,中国将累计需要8485架飞机,市场总价值约1.47万亿美元,到2041年,中国民航飞机保有量将达到9630架,占全球比重约为20%,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航空市场。未来,中国商飞的入局将与空客和波音一起瓜分这块庞大的市场蛋糕,必定会带动产业链上的公司收益,包括成都航空产业链企业。 作为中国内地第三个拥有双国际枢纽机场的城市,成都航空产业发展迅速,目前产业规模已经跃升到全国第四位,在成都实施制造业强市战略中,航空航天产业成为突出发展的千亿级产业集群之一。 目前,成都航空航天产业链规模迈上800亿元台阶。据市经信局的数据显示,成都构建的"整机-发动机-大部件-航空电子-地面设备"航空制造产业链不断完善,2021年规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900亿元,同比增长超30%,即将突破千亿大关。 科创四川 科创菌记者赵丹丹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