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蹒跚学步到行走于世间,成长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的一生中,语言的意义不言而喻。 在尚且不会说话时就学会了啼哭的方式告知自己的监护人:"我饿了"、"我想困了"。 父母也在这种共通的语境中找到对待孩子的最舒服的方式。 语言是一种建立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物品,联结人和人之间的情感共鸣。 而当有一天联结的人群范围缩小到只有两个人的时候,反而为两个人的沟通造成了一堵围墙,失去了探索世界的空间和欲望。 可是历史上有一对双胞胎姐妹花就生活在只有两个人才能进入的世界中。 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属于双胞胎之间的心灵感应,而是实实在在的出现在了生活中的沟通方式,并且这种沟通方式并不能被常人所理解。 这样与众不同的家庭,也会因为双胞胎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独立语言和封闭式的沟通,而出现不少生活方面的挑战。 这究竟是种怎么样的情况呢?为何双胞胎之间的默契反而成为了家庭的一种折磨?为何这对双胞胎会在出世后引起社会公众的广大关注? 事实上无论是普通家庭还是富有家庭,都期待能够生下一队对双胞胎。 因为这是一种吉祥、如意、团圆的美好象征。 对于拥有双胞胎的家庭,旁人总是会产生羡慕的眼光,在看到双胞胎时也会对他们送上祝福的话语。 这样的喜悦从双胞胎的孕育到诞生,直到他们成长后都会存在。双胞胎自创语言 年轻时的格洛丽娅漂亮、能干,夫妻相处和谐而甜蜜,这对夫妻最大的期待就是能够生下两人爱情的结晶。 终于,在1963年,他们迎来了自己的一对双胞胎女儿,两位长相相似的孩子一出生就引起不小的轰动。 为了表达对于姐妹花的祝福,父母为她们取了蕴含"公平正义温柔"的两个名字,一位叫"詹妮弗",另一位叫"珍妮弗"。 原本不出意外的话,这个家庭会在这个西印度群岛巴巴多斯上迎来平静而安详的生活。 作为父母的格洛丽娅和奥布里最大愿望就是盼着这对女儿长大,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可逐渐长大的可爱的双胞胎女儿,并没有如父母的祝福那般长大。 作为英国皇家空军技师之一的父亲奥布里因为工作上的需求,需要更换工作地点。 这也影响到了一家人的居住生活,不久后,威尔士的哈佛福韦斯特成为了双胞胎女儿詹妮弗和珍妮弗人生中的第二个居住地。 有人说双胞胎中间存在心灵感应,在生活中双胞胎确实存在很多的共性,除了在长相上的相似,这对双胞胎也格外的同等聪慧。 这时候的詹妮弗和珍妮弗还不足三岁,也随着搬家,双胞胎姐妹花的人生轨迹也发生了很大改变。 这个时期的双胞胎安静寡言,父母常常因为女儿们过于安静而担心孩子是聋哑人。 在搬家后,迎来了詹妮弗和珍妮弗的3岁生日。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双胞胎开始陆续学会说话,虽然偶尔蹦出的话语稀奇古怪,但是并没有被旁人特别注意。 但是随之而来重大的与众不同是这对双胞胎女儿的话语,并不能被常人所理解。 因为她们所说的语言并不是当地的语言,也不是属于这个民族的母语,这实在令人吃惊。 除了两个孩子以外,旁人无法理解孩子在言语交流中所谈论的东西。 詹妮弗和珍妮弗的父母也无法和女儿们进行沟通,两个女孩似乎在这样的环境中陷入了自我封闭。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封闭式沟通后,詹妮弗和珍妮弗的父母怀疑女儿们或许存在心理方面的障碍。 但是在经历了心理医生的详细诊断后,发现这两个女孩的身心完全处于健康状态。 造成封闭式沟通的原因可能是孩子有心结,也有可能是不适应搬家后的新环境。 医生建议父母给两个女孩一些纸笔。或许语言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用文字记录下来,在文字交流中进行沟通了解两个女孩心里的想法。 随着两个孩子的长大,到11岁的这一年,这种情况陷入了更加糟糕的状态。 11岁大的两个孩子还是无法像正常人一样使用常规语言进行交流,能够理解两个孩子想法的也只有两个孩子本人。 两姐妹除了拒绝和其他人交流外,更是在生活中无法和其他人呆在同一个空间。 这使得两个孩子的父母非常担心,无法进行常规的交流、也不合群就意味着两个孩子无法正常入学,也和整个社会隔离开来,自我生活困难。 如何解决这个言语问题,让两个孩子正常入学成了眼前最大的困境。 格洛丽亚和奥布里深刻的反思和检讨自我行为,因为在作为父母的他们眼中,是自身的原因造成了孩子如此境况。 或许作为监护人的父母没有注意到孩子小时候的心理变化,没有及时在孩子需要开导的时候主动地去提供帮助。 因为拥有黑皮肤的两个孩子在一出生的时候就彼此为伴,三岁时候的搬家使得两个孩子远离了自己熟悉的环境。 新环境下的两个孩子因为皮肤差异问题无法和其他同龄的小伙伴正常交往,受到了严重的歧视,旁人常常会冷落她们或者是用惊奇不解的眼光注视着两个女孩。 这两个孩子无法理解旁人口中说出恶毒的嘲讽,也不懂为何周边的小伙伴认为她们卑微低贱。 可是被人冷落、嘲讽、欺辱的感觉非常清晰,更何况这种欺辱是家常便饭。 精神上和行为上的双层压力让两个孩子不堪重负,只能够彼此相依和玩耍。 在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的时间段里,父母并没察觉到孩子的受伤。 受到了很大的心理伤害的两个女孩,情绪状态很糟糕。 慢慢的,两人性格变得更加内向,脸上也常常流露出痛苦失望的表情。 姐妹花无法对旁人的攻击做出合适的保护措施。 这种情况下,姐妹们选择自我建立属于两个女孩子的精神王国来保护自己。姐妹分离 14岁时候的詹妮弗和珍妮弗深深地困在了自我王国中,拒绝与人交流,独自创造了一门只属于姐妹两个人的语言,旁人无法了解这种语言的含义。 心病终须心药医,但父母选择通过人为的力量将孩子从封闭王国中拉扯出来。 形影不离的两人开始了分别生活,两个孩子在两所不同的学校学习。 父母希望两个孩子能够在没有另外一位的情况下选择走出自我封闭,结识更多的朋友。 但是他们没有想到这是一座语言墙,也是一座两姐妹心里的保护墙。 父母希望有更多人能够与姐妹两人相处交流,出乎意料的是这种做法起到了火上浇油的效果。 因为这门语言尚未真正成型,除了自身以外并没有人能够理解她们的想法,在不同学校生活的两个孩子陷入了更加自闭的状态。 校园里的她们在失去了自己的双胞胎姐妹后选择了一个人呆在原地独处,不肯主动表达,哪怕只言片语的简单交流。 学校负责心理辅导的老师在父母的请求下,对这两个女孩进行了相关的心理检测。 心理检测的结果,再次显示两个孩子的心理都非常好,并且结果认为她们是可以独立生活和学习的。 这种和现实状况差别非常大的显示结果,无法让这对父母接受。 显然事情又陷入了死胡同。 父母回想起来心理检测前的两人。这场分别并没有让两个孩子学会独立,反而更加地相处紧密,彼此依赖心理更加多。 没有人能够理解,两个小女孩之间的语言,也没有人能够走入这两个小孩之间的世界。 世间一切的存在,对于这两个小女孩而言只是虚无。 父母只能带这两个小女孩回到家里。 无论是在进入心理检测前,还是在进入心理检测后两个小女孩之间交流的形式,一直是采用同一种方式。 交流的话语,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逐渐地丰富而离奇起来。 父母通过解读两个小女孩之间的文字,试图走进她们的内心。相互折磨 原本以为两个小女孩之间是非常依赖的存在,但是令心理医生非常震惊的是,隐藏在依赖之下的是一种相互折磨。 在两个女孩的文字中,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对方给她们带来的痛苦和阴影。 甚至不止一次的记录下,希望对方能够消失在这个世界。 这不仅仅是一种想法,甚至已经形成初步构思的方案。 或许是采用类似的勒死,或许是采用溺毙的形式。 这样的想法与欲望让人震惊,最后医生决定将两人送到不同的医院继续治疗。 但她们就像是彼此交织的双生花,在相爱相杀中成长,而一方的生需要以另一方的死为代价。 在一方还没去世前,需要相互给予彼此依靠,以此为养分。 再次离开对方的詹妮弗和珍妮弗又回到了当初的状态,暴力而冷漠,拒绝与他人交流,将自己困在了原地。 再次经历了这件事情之后,父母将两个女儿接回家来进行家庭封闭式的治疗。 待在家的两个小女孩,彼此之间依赖性更强,同进同出,无论什么事情都待在一起。 在她们持续性写下的文字中,透露出两人之间的诡异平衡。 在房间相处的两人拒绝其他人的入内,可是两姐妹彼此之间的相处方式也不是很和谐,反而算得上是暴力沟通。 据格洛丽娅和奥布里回忆房间里的两人发生过很多次激烈的争吵行为。 感觉到无比大压力的父母选择将两个女儿送往一个精神病院,希望借助医院的治疗能够使得女儿病情好转。 在精神病院的十四年里,她们坚决相信一个人的重获新生需要建立在另外一个人的消失上,这种诡异的相爱相杀危险而折磨。 怀着这样的心态,在之后的成长中两个女孩处于相互折磨又离不开彼此的畸形状态之中。 在护士的印象中,如果某一天姐妹花中的一人暴饮暴食,则另一人在今天只会默默地关注她,并进行绝食行动。 而到了第2天这样的角色就会进行互换,这样互换角色的事情在她们中间经常发生。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1993年。 因为在这一年双胞胎之一的詹妮弗陷入了突如其来的昏迷,而又在急性心脏病的影响下离开人世,更为详细的死亡原因没有确切的说明。 但是诚如当初两姐妹在笔记中的记载一样。 妹妹珍妮弗按约定"重生"了,她像个正常人一样继续生活下来,但未婚无子,直到她五十多岁去世后,这场属于双胞胎的故事彻底结束。 这对姐妹花的故事听起来令人伤感。 那段著名的诗歌"我们曾经是两个,我们两个创造了一个,我们不再是两个,一生都是一个,安息吧",也刻在了珍妮弗的墓碑上。 她们发生这样的变化是否是因为那一次搬家?但是再也无法有人解答这个问题。 这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样的叶子,即使再相似的双生花,也存在差异,意味着他们是两个非常独立的个体。 一个人的死亡伴随另外一个人的新生更是无法用科学的方式做出解答。 世界很大,在这个拥有广阔茂土的世界上存在很多未解之谜,等待着后人去探索。 满怀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求欲,在思考中成长是我们的使命。 人是一种孤独的动物,语言的力量在于在交流中和其他人产生联系,在接触世界中成长为一个社会人。 环境对于人的影响非常的大,或许姐妹花的结局也是因为在三岁时搬家后的心理问题处理不当造成的。 关爱孩子更需要从关爱孩子的成长环境中做起,古来有孟母三迁的故事,合适的居住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不当的环境中,语言也成为了攻击的物品,斩断一切联系。 编辑 | 张啊张 文 | 熊嫦琳 编辑 | 不误小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