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秋实体验之晒秋
9月,中国大地一派春华秋实,而江西婺源农村,以秋晒之情景,诠释秋收之美,闻名遐迩,中国最美乡村的称号,让我们实地一探究竟。
8时半,按照计划,前往江湾,然后篁岭,半途看到水墨上河村便拐入参观。
但见水墨上河村典型的徽派建筑农舍,绿竹掩映中,翠竹蔽日下,民居与竹林相得益彰,村落和谐,干净整洁的广场和道路,让人以为此处不是农村,喻为水墨长卷,泼墨荡气的徽州老家乡愁。
半路上我们有部分团友,因昨天入境报备,接到了居委工作人员的防疫管理跟踪电话,了解住宿酒店位置,在婺源的行程,核酸结果情况,最后的去处等,防疫工作负责任,无小事。
继续往前走,到达5A级景区江湾风景区,防疫规定动作后,门票60元/人进入。
进入景区,过得水塘小桥亭阁,便是萧江宗祠,已是三度重建维修,马来西亚进口巨木修缮的宗祠,显得规模宏大,气势不凡,彰显三江望族,萧江巨族的威望辉煌和文韬武略。
村中古老小巷,因为5A级景区的招牌,便成了闹市,雕刻艺术、古木饰品、美食小吃、石桥流水、庭院建筑等都成了风景。
午饭菜肴较为清淡,符合我们的口味,感觉不错。
然后转往篁岭风景区,体验秋实的喜悦。
验证健康身份后,145元/人的门票,包含了索道来回交通费,从索道站到篁岭村,步行不到10分钟。
村口广场布置的极具秋收场景,大会场旁,一串串的红辣椒,一挂挂的黄玉米,一堆堆的大南瓜,饱含农民汗水的果实,现在丰收正当时,入仓存库前,晒干水分,清爽水汽,质检果实,篁岭晒秋,便是写照,名符其实。
随着我们顺耐耐团队的到来,篁岭村新的村长再次诞生。
颇具领导气质的团友房总,自信地走上主席台,调好话筒,清好嗓音,整理衣角,对台下的众人激昂陈词,声情并茂,字正腔圆,韵味十足,很有村长范儿,在云音扩大器的背景下,效果奇佳,活脱脱的新当选村委主任就职演说,不明就里的游客,还以为在拍情景大戏,现场感、领导秀、观众蒙、旁观清一一呈现,热烈祝贺房总当选篁岭村委会主任。
篁岭景区此时刚刚展开大幕,逐步深入,愈见真章,网上攻略,篁岭晒秋,才是篁岭景区的应有样子。
果然,转弯抹角处,簸箕晒图逐步增多,到达制高点的一家大户阳台上,俯瞰全村,景色一览无余,不大的村子里,每家每户的屋顶上,五颜六色呈现,色彩斑斓入目,调色板般示人,晒的主要品种,计有红蕃薯、金玉米、灿稻谷、黄金菊、白银杏等,交相辉映,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这就是大家想要的秋实晒台的样子。
由此管中窥豹,略见一斑,中国最美乡村的称谓,不是浪得虚名。
玩的不亦乐乎,下得山来,时间15时半过,于是决定前往石城红枫叶景区,距离约75公里。
婺源当选中国最美乡村,根据今天几个地方的走马观花,感觉婺源之美,是实至名归:
一是徽派建筑风格人居之美。白墙、黛瓦、粉壁、马头墙的表象特征,砖塑、木刻、石雕的装饰特色,高宅、深井、大厅为居家特点的徽派人居房舍,集中了徽州山川人文之灵气,融合了传统风俗文化之精华,风格独特,雕镂精湛,谌称农舍之最美。
二是文化底蕴深厚。以江湾为代表,永思先人,长念以往,感恩戴德;注重教育,以家庭为单位,每家每户都有祖上家训,流传至今,内容有宽以待人,有勤劳勇敢,有以德服人,都是具有正能量的祖训,如此之深厚的德育,实为大美。
三是自然环境之美。绿水青山,是婺源的金山银山,公路上目力所及,均是苍翠绿色的植被,感觉还比较原始,生活在森林植物王国的祈望,是许多人的追求梦想,一句话,环境优美。
与早几年我们来过住过的,通源村民宿老板村委汪书记的夫人联系,表示有房,并发了定位,18时40分,到达村书记家,一阵寒暄,才知道汪书记已经升迁到了一个乡镇任副镇长,分管土地,汪夫人安顿好我们,就忙着下厨房为我们弄晚饭,土鸡河鱼地里摘的青菜,地道。
饭饱酒足后,喝皇菊花茶,香浓甜蜜,解酒消渴。
全天行车约120公里,司机大佬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