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何莎莎 北京报道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迭代,数字化能力更具备普惠属性。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于2022年7月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数字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稳定器""加速器"作用更加凸显。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6.2%,占GDP比重达到39.8%。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加稳固、支撑作用更加明显。 "数字经济的重点是‘经济’二字,我们实际上是要构建一种可以支撑经济循环的闭环模式。要实现‘数字经济’,可以通过‘经济互联+N’的方式。"中关村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创新联盟总工程师、北京有生博大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洪哲在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经济不等同于金融,但是必然需要通过金融的模式来推动资源的分配。‘互联’则能够在底层核心技术的支持下,更加平衡、公平、透明地催动经济的循环,扩大数据的价值。" 夯实金融底座 在数字经济高速蓬勃发展的今天,数字底座的形态也不断发生改变。以金融行业为例,早期的数字底座,是集中式的架构,以保证核心业务稳定为前提,但为了应对互联网金融新业态的发展和实现面向互联网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稳定运行,金融机构逐步推动核心系统向"分布式技术+微服务化"方向转变,云和AI等技术成为新的关键动力,金融系统架构开始向云化和互联网化转型,数字底座也向分布式云原生架构演进。 今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印发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新时期金融科技发展指导意见。《规划》中的"四个发展原则"与"八个重点任务",提到了"以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强化金融科技审慎监管为主线,将数字元素注入金融服务全流程,将数字思维贯穿业务运营全链条,注重金融创新的科技驱动和数据赋能",这些都是基于"数字底座"建设起来的。 在探索数字底座在金融层面的应用方面,有生博大正在与五道口金融学院合作,在北京金融安全产业园进行落地场景的探索。"其中的基础都是以‘数字底座’构建起来的,但是在生态上增加了诸多金融行业的属性。我们希望能够在金融服务领域具备三位一体,即金融数字底座+金融理论研究+金融服务落地场景,当然这个里面是需要五道口金融学院和北京金融安全产业园的大力支持的。"王洪哲表示。 现阶段,主流的数字底座技术是以区块链+web3.0推动。这类数字底座往往寄希望于去中心化和无监管的方式支撑全球的数字经济和金融普惠。但是,在王洪哲看来,金融很难实现完全去中心化和无监管,一定需要监管干预,否则很容易就演变成金融犯罪的温床。"在解决方案方面,数字底座主要提供金融数字监管的分布式底层支撑。数字底座从金融监管和生态方面有三个优势:第一是完全的国产信创自研,第二是不同地方安装部署的数字底座可以互联互通,第三是可以在生态层面融合区块链和web3.0技术。" 助力全业态数字化 事实上,数字底座的应用不仅仅在金融层面,而是渗透在百行千业,市场上也存在各种类型的数字底座。 第一种是以互联网云计算公司为代表的数字底座。这类数字底座原生于云和互联网模式,因此对业务敏捷创新支撑力更强。这类数字底座的短板则是缺乏定制化和私有化部署经验,虽然可以快速面向统一服务,但是无法针对特殊服务进行灵活的定制化和私有化。 第二种是传统科技公司定义的数字底座。这类数字底座的优势在于软硬件的技术能力,比如算力基础设施的提供商,明显在数据中心的建设上更有经验,但存在的弊端在于对垂直业务口理解不足且缺少软件业务生态的支撑。从基础软件和硬件的角度出发,可以完成底座的搭建,但是在用户的业务操作和交互体验上面则缺失很多。 第三种则是金融级数字底座,即数字底座的安全和稳定标准是金融级的,能够确保数据的安全和业务运行的稳定。 而有生博大自主研发的数字底座,采用多租户模式、三员管理模式和应用安全防护模式,支持大并发、高性能,积极满足国产化要求和安全要求;支持"云"之间的互联,构成数字世界中的数字神经系统,并与数字世界中的应用系统互联,彻底解决了原有各子系统存在的信息孤岛现象,实现了集约化、一体化、安全化的设计,提高了生产运行效率,节约了投资与运维成本。 王洪哲举了一个"经济互联+能源"的例子。未来,全球面临碳中和与碳达峰的问题,让碳指标成为数字经济中的一个基本循环指标,然后把所有的碳增量和碳减量数据在区块链上进行记录,允许自然人、法人根据相同的碳计算算法进行交易,从而利用碳数据的互联支撑经济的循环。当然,仅有碳指标一个数字经济指标尚不足以成为金融的蓄水池,也需要游戏产业、直播产业、收藏行业、物流行业等多个行业的共同参与。同时,这些不同行业的数字经济指标在进入大循环后,亦不能忘记普惠人民群众,只有具备普惠的心态,才能利用金融手段、技术手段可持续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达到真正的数字经济。 在王洪哲看来,数字底座一方面是各个信息化系统的人员权限管理中心,另一方面可以充当经济互联的监控大脑。"经济互联虽然利用了web3.0、区块链等技术,更加均衡且透明地分配资源和收益,但是不代表政府、社会不对其进行监管。举例来说,我国的财税系统体系、司法系统体系在全国顶层很好地做到了互联互通,未来更多的to C、to B业务加入经济互联,也需要有类似财税和司法一样完整的可以互联系统在背后做支撑。那么数字底座从人员管理、权限管理、交易日志管理三个方面着手,从监管角度切入未来经济互联+N的模式,将会有更多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