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救护车呼啸而来,停在了浙江省宁波妇幼保健院的急诊大楼门前。 车门打开,一位脸色苍白、满头大汗、痛苦呻吟着的女子被抬进医院。 "怀孕几个月了?" 值班医生摸着她的肚子问道。 "我没怀孕,10年也没怀上!" 女子为自己辩解,语气里还夹杂着委屈。 女子的母亲也作证说,自己的女儿患有卵巢多囊综合征多年,无法怀孕。 医生感到惊奇,马上安排病人进B超室。 从B超显示屏上,能清楚地看到,一个足月的胎儿在她肚子里。 当晚21点44分,该女子诞下一个重达3180克的男婴。 一、10年求子路漫漫 2009年初,23岁的小梅跟相恋多年的初中同学大力结为了夫妻。 大力是家里的长子,家里还有一个比他小8岁的弟弟,他的父母早就羡慕别人家有孙子。 小梅进门后,婆婆就经常把带孙子的事情挂在嘴边,各种花式催促轮番上阵。 因为没有女儿,婆婆信誓旦旦地表示,要把小梅当作亲闺女对待。 小梅身高1米65,102斤,婆婆心疼她太瘦,想尽各种办法为她做些好吃的。 甚至还为此特意打电话给小梅妈妈,问小梅喜欢吃些什么。 小梅把婆婆的辛苦都看在眼里,每顿饭都努力让自己多吃一些下去,为孕育一个健康宝宝做全面准备。 就这样过去了一年时间,却仍没见小梅的肚子有任何动静。 "多吃就当是养身体。" 婆婆是一个明事理的人,她不希望小梅在心理上有任何压力,总是这样说话安慰小梅。 小梅也善解人意,除了补身体,也看了不少有关孕产妇知识的书籍,随时准备迎接小生命。 早上,小梅起床刷牙,准备吃完早饭去上班,突然一阵干呕,婆婆听着赶紧从厨房跑了出来,跟大力四目相对。 大力向单位请了假,当天就带着小梅去医院的妇产科,做了各种检查,就等报告出来。 在等结果的过程中,二人坐在候诊区的椅子上,显得紧张又兴奋。 他们开始给孩子取名字,还有一个美丽的约定:不管生男孩还是女孩,小名都要叫"盼盼"。 眼看取报告的时间快到了,大力小心翼翼地把小梅从椅子上扶起来。 看小梅双手托着小腹,肚子前挺,看上去就是孕妇的样子,大力体贴地一手搀扶着她,一手帮她拎着包。 从机器里接连打印出来5张报告纸,二人从头看到尾,一字不漏,可也没发现与"怀孕"有关的字样。 这让一家人感觉莫名其妙,第二天一早,他们又换了一家医院检查,医生给出的结论竟是慢性咽炎。 真是空欢喜一场! 为了不再闹这样的笑话,小梅特意囤积了几盒验孕棒,如果感觉身体有任何异常,她就要拿出来测一下。 在备孕的道路上,小梅一直信心满满,从不懈怠。 为了生出健康的宝宝,她决定豁出去了,不怕长胖。 渐渐地,身体变圆了,穿在身上的衣服也变紧了。 日子在期盼中一天天地远去。 2013年10月,小梅正准备迎接自己27岁的生日。 迟迟不肯到来的月经,又给她带来了莫名的惊喜。 从小到大,小梅的生理期都非常准时,每个月的2号左右都会准时报到,差异都在三天以内。 可那一次,眼看国庆长假已结束,她的月经还没来。 而且,整个人懒洋洋地不想动,大白天还昏昏欲睡,跟书上看到的怀孕症状一模一样。 虽然各种症状让人感觉很不舒服,但小梅不由得一阵窃喜。 外出旅游9号到家,她迫不及待地拿出囤积已久的验孕棒,可等来等去,也没发现两杠红线的痕迹。 她又拿出了一盒,换了一根,还是没发现任何痕迹。 小梅觉得可能是验孕棒出了问题,准备去医院做检查。 大力向工作单位请了假,陪着她一起前往。 在医生的安排下,又是抽血又是做B超。 这次的诊断报告,医生给出结论:内分泌失调。 "怎么还是没有宝宝?" 小梅喃喃自语道。 大力看上去冷静多了,但他脸上飘过的一丝失望没能躲过小梅的眼睛。 2014年,去参加同学聚会,听说之前的一个同学做试管婴儿刚生了孩子,小梅很感兴趣。 那一年,她已经到了28岁的年龄,如果再不怀孕,就会错过最佳的生育年龄,而高龄产妇也会面临各种风险。 小梅跟那位同学取得了联系,一方面是表示联络同学感情,更重要的是想向过来人取经。 很快,小梅就催着大力一起去医院做全面的身体检查,对双方的健康进行了评估。 一切准备就绪,在性激素稳定的情况下,再次去医院做麻醉手术进行取卵,培养成胚胎,在合适的时间进行移植,让胚胎在体内着床。 为了提高成功率,小梅每天会听一些节奏轻快的音乐,努力让自己放松、乐观。 手术后担心胚胎不稳定,她乖乖地卧床休息,家里什么事都轮不到她做,就怕影响胚胎的发育。 小梅密切地关注着自己的身体,10天内没感觉腹部有任何不适。 再去医院检查时,医生表示很遗憾,没有取得成功。 小梅和大力没有放弃,他们继续为下一次做准备。 第二年3月,他们换了一家权威医院,又做了一次,遗憾的是依然失败。 为了强壮身体,大力带着小梅每天坚持锻炼,早睡早起,均衡饮食,他们计划在2018年再去进行第三次试管婴儿。 可还没去医院,小梅发现自己开始痛经,经常感觉下腹坠胀,夜间尿频。 检查下来,结果如雷轰顶,小梅患上了多囊卵巢综合症。 医生给小梅开了些药物,叮嘱她定期去复查。 但这对她来说无异于是做了"不孕不育"的宣判。 二、有孕在身浑不知 之后,小梅每天的生活都要跟药物相伴。 为了让小梅安心养病,大力建议她把做会计的工作辞掉,毕竟算账的事情会给人带来一些的心理压力。 小梅一直想开一家网店卖服装。 辞掉工作后,她就足不出户,在家里干了起来,只是偶尔出门拿货。 大力的工资水涨船高,他一个人的收入足以养家,银行卡全部交到小梅手里。 在经济上,小梅没有任何压力。 辞职后,更是每天睡到自然醒,没有上下班通勤,生活失去了之前的规律,饮食上开始随意,体重突然呈斜线式增长。 有一次,小梅跟大力一起乘地铁出去找货源,刚走进车厢,对面一个年轻小伙子赶忙站起来给她让座。 小梅觉得一阵莫名其妙,为什么会有人给自己让座? 站在一旁的大力也一脸惊愕,正在他俩不知所措的时候,旁边的中年妇女一边盯着小梅的肚子,一边劝她说:"你就坐下吧,都这么大了,站着多吃力!" 小梅总算明白,自己被误认为是孕妇,但她不知道该如何解释。 盛情难却,为缓解尴尬,大力礼貌地向对方表示了感谢,同时示意小梅坐下。 坐在椅子上的小梅浑身不自在,总算到了下一站,她拉着大力逃也似的出了车厢。 当天吃完饭时,小梅提出想控制饮食,还把地铁上的事情讲给婆婆听。 婆婆觉得这事挺有意思,但她不赞成小梅少吃。 在她看来,多得多长得胖,身材才能产生抵抗力。 每天绞尽脑汁地做饭,就是想让小梅多吃一些,婆婆把这当成了自己的责任。 小梅很善解人意,为了不让婆婆失望,她每顿吃饭很给面子,埋头大吃,不敢挑剔,以致于胃被撑得越来越大,饭量也跟着增大。 时间过得真快,大力的弟弟小力也迎来了婚期,亲戚们聚在一起,看着小梅逐渐圆润起来的身体达到150斤,却怀不上孩子,凑在一起议论。 年长的亲戚就说,建议小梅先去领养一个孩子,以后会不会怀上孩子,全靠缘分。 小梅听着这些,内心有些凉透的感觉。 看来,这辈子真的没法自己生孩子,但要说领养别人的孩子,她还没做好思想准备,可能再过一些年会考虑。 2019年2月春节过后,小梅的生活面临了巨大的变化。 一方面,大力被公司派到国外工作,时间为一年。 另一方面,婆婆要去小儿子家照顾怀孕的二儿媳。 小梅过起了独居的生活,吃饭就成了她的难题,快餐成了她的主食,家里堆起了很多零食。 5月,气温回升,小梅时而感觉一阵头晕。 说起来也怪,几个月没有好好吃饭,身体还在长胖,之前的衣服都穿不上了,她干脆把大力的衣服翻出来套在身上。 担心她一个人照顾不好自己,小梅的父母很快从安徽老家来到宁波,跟女儿住在了一起。 虽然在同一个屋檐下,但小梅只有每顿吃饭时才走出房间跟父母见面,其他时间都是坐在电脑前。 母亲发现她精神状态不太好,夜里经常起来上厕所,脸上的斑点还越来越多,想带女儿去医院检查一下。 可只要提到去医院,小梅就如受到了伤害。 结婚以来,她也记不清去了医院多少次,但每一次的结果都令她伤心。 为了忘记那些不愉快的事情,她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自己的网店上,每天看起来特别忙。 父母也拗不过她,不忍心跟她提怀孕的事情。 11月5号那天,小梅吃过早饭后,感觉有些腹痛,她没太在意,想着忍一忍就过去了。 母亲喊她吃午饭的时候,才发现小梅躺在沙发上脸色苍白,额头上都是冷汗,下体还流出液体。 小梅说自己的卵巢囊肿可能破裂,父母手忙脚乱地打电话叫来了救护车。 B超做下来,医生告诉小梅快要生了,但胎儿臀位,宫内羊水又偏少,她还有些低热。 听医生这么说,小梅和她的父母都一愣,感到意外,看着B超图像里的孩子,又陷入了紧张和恐惧中。 三、惊魂时刻遇良医 宫缩一阵阵地剧烈进行,听着小梅撕心裂肺地呻吟声,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小梅宫内的羊水越来越少,如果不立即进行剖腹产取出婴儿,也存在很大的危险。 接诊小梅的赵建珍医生,虽然在妇产科工作了25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但也一时陷入两难境地。 关键时刻,她冷静理智,多方面分析了小梅的情况,并做出了全面的评估。 看小梅的骨盆条件完全正常,赵建珍医生征得家属的同意后,决定让她尝试顺产。 同时,妇产科手术室,新生儿相关科室全部待命,随时做好顺产转剖的准备。 下午17点,小梅被推进产房,医生和助产师都陪在她的身边,全程严密观察,进行胎心监测,所有的人都替小梅捏着一把汗。 在助产师细心的引导下,小梅也渐渐放松了下来,稳定了情绪,跟着喊出来的节奏一呼一吸,高度配合医生。 21点44分,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声从产房传出来,打破了产房内外的紧张气氛。 母子平安,大家奔走相告这个重大喜讯。 接到电话的大力,恨不得下一秒就飞到小梅的身边。 什么都没准备,就生了一个孩子,小梅看着襁褓里的婴儿,就如做梦一般,觉得这种幸福来得太突然。 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孩子在肚子里有胎动吗?" 所有来采访她的记者,都好奇地问了这个同样的问题。 "动的,我一直以为是肠子在动呢!" 才从鬼门关走了一趟的小梅惊魂未定,回答这个问题却乐此不疲,还捂着嘴偷笑起来,笑容里藏着的全都是幸福。 记者一阵唏嘘,都说小梅算得上是一个奇女子。 大力请了假从国外赶来回来,他是又惊喜又懊恼,惊喜的是妻子平安产子,懊恼的是没能在妻子度过难关的时候陪伴她。 照顾小梅坐完月子后,大力又得出国继续工作了。 2020年2月,大力终于被派回国,一家人其乐融融过春节,孩子也很健康。 参考资料: 环球网:《浙江女子备孕十年没怀上孩子,腹痛去医院,医生竟说她快生了》 山西晚报:《女子备孕十年没怀上孩子,腹痛去医院,医生说她快生了》 北晚在线:《女子备孕10年没怀上孩子,腹痛去医院,医生却说快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