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先生是一名 高血压 患者,患病近一年来,在医生的指导下,血压控制还算稳定。前段时间,韩先生的血压一下子就上去了,去医院复诊时,医生询问了他的相关情况。 韩先生说,以前他吃降压药遵医嘱,早晚各一次,后来看血压控制得不错,感觉一天吃一次也能降下来,就 私自改了医嘱 ,每天服用一次,然后在血压升上来时,就赶紧再吃一次。 韩先生认为自己的服药方法,比之前减少服用剂量,同时有效避免药物副作用,但为啥效果不如之前好呢? 医生告诉韩先生,他的病情之所以出现反复,不是因为药效不好,而是因为私自减少药量导致的,回去后 一定要按时按量服药 。 临床上,私自改变医生治疗方案的高血压患者不在少数,很多人由于不清楚降压药的服用原则,而导致病情反复。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讲一下降压药的那些事,以及该如何正确吃降压药。 要了解降压药,就要先从它的种类和剂型开始。 一、降压药的类型和剂型有哪些? 随着医学水平的进步,作为常见疾病之一的高血压,其药物种类和剂型都在不断增加。目前临床上,常见的降压药有近十种,临床主流对人体副作用较小的,也有五种。 这 五种药物 分别是 :钙离子阻滞剂 (地平类)、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普利类)、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 (沙坦类)、 肾上腺受体拮抗剂 (洛尔、唑嗪),以及 利尿降压药 (螺内酯、呋塞米等)。 不同类型的降压药,适用于不同的症状,应用于不同类型的人群,临床选择时,则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确定用药。 降压药的选择,除了种类外, 降压药的剂型 也在考虑范围内。 除却注射剂外, 口服降压药 也分多种剂型,包括普通片剂、分散片、缓释制剂、控释制剂等。 普通片剂和分散片 ,药物吸收较快,很快能够发挥作用,但同样 药效持续时间较短 。 而 缓控释制剂 ,通过特殊的制剂工艺,使药效缓慢或匀速释放,能够 长时间保持血药浓度 平稳。 这些剂型药物将降压药分为长效、中效和短效三类。 长效 降压药,一般指 控制 片,每天服用一次即可;对于 中效 降压药缓释片,每天服用两次,早晚各服用一次;而对于 短效 降压药,普通片剂,每天则需要服用三次。 中长效降压药 ,减少了每天服用次数,延长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时间,使血压不必经历大起大落,而保持相对平稳,同时也可以有效预防漏服的情况,可以说,是降压药的一大发展趋势。 面对如此多的降压药,可能很多患者就懵了,这该如何服用呀? 如何正确服用降压药,确实是一门学问。在讲之前,我们先从人体血压变化说起,只有知晓人体血压是如何变化的,才能更高效地服用降压药。 二、人体的血压,会随时间会出现哪些变化? 在人的一生中,血压是时刻变化的,只是影响血压变化的因素不同,血压上下浮动大小也不同。 比如,从出生开始,到一直 成长 的这个过程,人的血压会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高。再比如,不同地区,不同种族的人群,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血压也有差异。 另外血压还会随着一个人的 情绪 波动,而出现不同的变化,这也是为什么一个人在情绪激动、生气时,会血压升高,出现头晕。 除了以上原因,一天24小时, 血压也会随时间 而 发生 生理 变化 。这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血压的生理变化,必然会影响服用降压药的时间。 生理状态下,24小时之内,人体血压呈现典型的" 双峰一谷 "变化:早晨起床后,血压逐渐升高,在上午8点到上午10 点,出现 第1个高峰值 。此后血压逐渐趋于平稳,下午3 点到5 点,血压再次逐渐上升并出现 第2个最高峰 。之后再下降趋于稳定,夜晚入睡后,血压逐渐下降,凌晨32点到4 点 降至最低 。 如此,血压曲线变化被形象地比喻为两峰一谷。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服用降压药,就是要 避免血压出现波动幅度大 的状况,所以最佳服药时间会有所限制。 白天人体处于直立状态,要进行各种运动,所以一般情况下,白天血压比夜间的血压高。 由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两峰一谷的血压曲线变化,与降压药的应用关系密切,那么降压药在什么时间段服用最好? 三、什么时候服用降压药效果最好?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只有长期坚持药物治疗,维持血压的稳定,才能降低 患心脑血管疾病 ,以及出现 肾衰 的风险。 而服用降压药,存在很多讲究,什么时间服用,就是其中之一,因为用药时间不对,就会影响血压的波动,咱们来浅谈一下。 上文提到,从早上开始,血压就会逐渐上升,这也是早晨容易发生心梗和脑梗的原因之一。 所以在 早晨服用降压药 ,能 防止血压达到第一个峰值 ,降低血压波动和出现并发症的风险。随着药物在体内代谢的过程,血药浓度随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降压效果也慢慢衰减,所以在晨起后吃降压药,能够很好地控制血压。 现在很多高血压患者,会选择服用次数更少的缓控释制剂,一般情况下,每天用药一次或两次即可,所以在血压第二个峰值到来时,药物依旧可以发挥作用,不必再次服用。 中效降压药的第2次服用时间选择在 睡前 ,此时服药能够大幅度的降低收缩压与舒张压,减少患者在睡觉期间出现心血管疾病发作的风险。同时也能降低肌酐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以及肾小管的过滤功能。在睡前服用降压药可以 有效降低血脂 ,同时可以有效保护肾脏。 而如果患者选择服用 短效 降压药,也可在第二个血压高峰出现前的一个小时左右,口服药物,也可保持血压的稳定。 对于不符合"两峰一谷"规律的高血压患者,就要根据自身血压变化,可通过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确定血压偏高的时间段,之后调整服药时间,一般 服药时间 定在,患者出现 明显血压升高前的一小时 。 以上服用降压药时间,只是医生比较推荐的时间段。但不同患者,存在不同的病情,可能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具体的服药种类和服药时间,最好应该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 降压药的服用,除了有比较推荐的时间段外,在其他方面,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四、服用降压药时,还需要注意这4个地方 与其他慢性病相同,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进行血压的控制,是一个长期慢性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用药不当,就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以在服用降压药时要,有一些注意事项。 1.降压药要坚持服用,以平稳降压为目的。 对于 轻度高血压 ,血压上升不高且不稳定的患者,一般先通过 非药物 方法来 控制血压 。 比如低盐低脂肪饮食;适当锻炼、控制体重;规律作息,改善睡眠;缓解压力等。如果生活干预不能控制血压,再考虑服用降压药。 大部分高血压患者,是要长期服用降压药的,且 不能私自减量 ,更不能随意停用药物。服用降压药以平稳降压为目的,如果乱改剂量,使血压波动比较大,会造成靶器官的严重损伤,所以,别轻信快速降压之类的话题。 2.降压药服用一段时间后,要不要考虑换药。 有的患者担心长期服用一种降压药,会如抗生素一样产生抗药性,所以有些人会在服药一段时间后,自主换降压药,这种方法是错误的。 降压药不是抗生素,不存在抗药性;新换一种降压药,降压效果不确定,可能会造成血压波动幅度大,加重对心脑血管的损伤,如果 一种降压药,能够有效控制血压,且不良反应较轻,可以长期服用 。 3.单纯服用降压药,血压控制不好,可以考虑联合用药。 对于服用一种降压药,降压效果不好的患者,有必要联合用药。 单独的使用一类降压药效果不好,可以 联合其它类型的降压药 ,不同机制的药物联合应用能够起到 协同作用 ,药物用量减少的同时,不良反应也会减轻。 如何选择联合用药,患者最好到医院咨询医生,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患病情况、接受治疗等基本状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不要轻易听信别人的用药方案,如果服用两至三种降压药,血压控制仍不佳,要考虑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 4.服药过程要经常测量血压。 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降压药后,应定期测量血压,根据血压水平调整服药量,才能使血压逐渐恢复稳定。 如果血压控制不好,要查找原因,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换药或调整用量。 降压药只有吃对了时间,用对了剂量,才能减轻副作用,更好地发挥药效。别学韩先生,想当然地改变医嘱,这对高血压的稳定是没有好处的。 参考文献:1.《降压药怎么吃?》 人人健康2020.04 2.《这样吃降压药真的危险》 保健与生活 20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