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弟,你现在当大老板了,为什么连十万块钱都不肯借给我?我可是你亲哥,当年你创业的第一笔资金,是我借给你的啊!" 武汉东宫酒楼的总经理办公室内,兰宏旺愤怒地质问弟弟兰世立。 "你买一堆废铁做什么?你别想从我这里借走一分钱。" 与兰宏旺的激动不同,兰世立显得平静而冷漠。 兰宏旺的身体因激动而不断颤抖,内心如坠冰窖。 当年,兰世立抢走了兰宏旺继承父亲的"铁饭碗"的机会,上了几年班又毅然辞职去读大学。 大学毕业后,兰世立向兰宏旺借钱创业,兰宏旺东拼西凑了1万余元巨款给他,家里只留下18元生活费。 兰世立的创业之路非常顺利,毕业三年内就创立了三家公司,成为千万富翁。 2009年,年仅39岁的兰世立就以20亿的巨额身家,登上了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然而,兰宏旺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尽心尽力帮扶的弟弟竟然是个认钱不认人的"白眼狼"。 成名后,兰世立多次向外界透露"没有受过亲人的帮助",对家里的事不管不问,一心打造清高的形象。 更过分的是,兰世立的二哥兰保忠曾经委婉地和兰世立提起过,想到他的公司上班。 兰世立却冷漠地对哥哥说:"上班可以,但你在我的公司只能去扫厕所!" 2010年,兰世立因为欠税被判处4年有期徒刑,在最风光的时刻锒铛入狱,从亿万富翁变成了阶下囚。 面对这个结果,很多人拍手称快,觉得兰世立罪有应得。 兰世立是怎么做到在毕业三年内成为千万富翁的? 后来身家20亿的兰世立,为什么连十万块钱都不肯借给哥哥兰宏旺呢?到底是兰世立生性冷漠,还是哥哥兰宏旺在颠倒黑白? 兰世立的现状如何?他还能恢复以前的辉煌吗? 一、哥哥相让,接手"铁饭碗" 1966年,兰世立出生在湖北省武汉市。家里一共有四个兄弟姐妹,兰宏旺是大哥,兰世立是四弟。 作为大哥,兰宏旺和弟弟妹妹们关系都很好,尤其是四弟兰世立。 兰世立的父亲兰起义端着人人艳羡的"铁饭碗",在当地供销社担任售货员,他的庇荫让家人们生活得无忧无虑。 每个月底发薪水时,父亲都会给家里的四个孩子带一把水果糖回来。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糖可是稀罕物。一碗加了白糖的鸡蛋茶,只有贵客来的时候才能喝到。 父亲一进门,糖果就被孩子们一抢而空。 年龄最小的兰世立动作太慢,只抢到了一块糖。他望着手里的糖果,小脸皱成一团,委屈地哭了起来。 "小四不哭了,哥的糖都给你!" 兰宏旺不忍心,偷偷把兰世立拉到角落,往他的袖子里塞糖。 兰世立马不哭了,泪眼朦胧地笑起来,吹破了一个大鼻涕泡,好笑又可爱。 "听说这些水果糖是从北京买来的,应该很好吃。我抢到了一块苹果味的,我还没吃过苹果糖呢。" 兰宏旺觉得好笑,用袖子给弟弟擦了擦鼻涕。 兰宏旺咽了咽口水,舌尖似乎弥漫着苹果糖的甜香。他也馋,不过比起糖果来,还是弟弟开心最重要。 兰世立接过哥哥的苹果糖,撕开包装左看右看,小心翼翼地用牙齿咬下一半糖果,把剩下的一半塞进了哥哥嘴里。 "哥哥,你吃,我们一起吃。" 兰世立笑得天真无邪。 兰宏旺仔细品尝着苹果糖,觉得格外甜蜜。 然而,兰宏旺没想到的是,二十年后,他宠爱的弟弟会因为十万块跟他翻脸,丝毫不顾及血浓于水的手足之情! 1980年,父亲兰起义决定离休。根据规定,兰起义可以选择一名子女作为自己的接班人,继承"铁饭碗"。 对于普通人来说,体制内的"铁饭碗"是最好的归宿。旱涝保收,不怕下岗,养老、医疗、住房等问题都有国家解决。 当时,23岁的兰宏旺即将退伍,正好急需安排工作。 多年的军营生涯,让兰宏旺的做事风格更加沉稳。作为为家里分担忧愁多年的长子,他理应得到这份工作。 父亲兰起义把申请表格寄给了身在军营的兰宏旺,兰宏旺深思熟虑后,却决定把这个机会让给四弟兰世立。他把表格原封不动地寄回去,还附上了一封信。 "小四身体弱,我担心他以后难找工作,不如直接把继承职位的机会留给他。我年轻力壮,又是退伍军人,总能找到工作养家的。最近天凉了,你们要多穿衣服,尤其是小四,他太容易着凉了。" 在信里,兰宏旺思虑周全,细细叮嘱道。 收到信后,兰世立感动得热泪盈眶。他没想到,离家多年的哥哥还是这么惦记他,甚至愿意把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拱手相让。 半个月后,年仅14岁的兰世立谎称自己16岁,还在称体重前灌了一肚子水,勉强通过了体检。 二、敢于推翻重来,从小职员到大学生 在供销社工作时,兰世立的生活两点一线,安稳舒适,时间久了也有些索然无味。 没有顾客的时候,他喜欢倚在柜台边看书,和插科打诨的其他职员格格不入。 有一次,一个大学生领着新婚妻子来买东西,在店里对国家经济状况高谈阔论,享受着柜员们钦佩的目光。 他像一只骄傲的孔雀,竭力地卖弄着华丽的羽毛。 兰世立听了大学生的话暗自发笑,他看过相关的著作,知道大学生的话里有很多可笑的漏洞。兰世立本来不想拆穿他,可大学生唾沫横飞,越说越起劲,竟然有要在这里开演说会的架势。 他实在忍不住,和大学生抬了几句杠。 兰世立的说法有理有据,他本以为自己会得到众人的赏识,没想到,在场的柜员都轻蔑地看着他。 "小兰,不要觉得你多看几本书就有学问了,人家可是大学生,你只是个售货员!" 一直在柜台里坐着打毛衣的梅姐讥笑道:"等我们家孩子长大了,肯定要认大学生当老师,售货员当陪读还差不多!" 此话一出,店里的人都笑了起来。无数刻薄的眼光落在兰世立身上,兰世立感觉脸颊火辣辣的。 兰世立暗自握紧拳头,下定决心,他一定要成为人人尊敬的大学生,做有出息的人! 1986年,兰世立被武汉市中等专业学校录取了。 在那个年代,中专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学历了。中专毕业后,大部分学生最好的归宿还是进入体制内,端起"铁饭碗"。 兰世立辛辛苦苦考了一圈,结果又回到了起点。 家里人劝兰世立放弃读书,但兰世立一意孤行,毅然辞去了工作。 他想看看更广阔的世界,不愿意再做井底之蛙。 有句话说:"铁饭碗不是在一个地方吃一辈子饭,而是在什么地方都有饭吃。" 世事无常,再稳定的岗位都可能会被取消,只有自身能力过硬,才能真正地吃喝不愁。 后来,事情的发展也证明了兰世立的选择是正确的:社会情况变化,供销社被取消,人人哄抢的"铁饭碗"一夜之间成了"废铁"。 而兰世立凭借自身能力,创业一路坦途,毕业三年内就成了千万富翁。 三、跨界创业,三年内成为千万富翁 在中专读书时,兰世立因成绩优异进入了武汉大学的干修班,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大学生。 1990年,兰世立大学毕业,成为了湖北省委的一名国家干部。他又回到体制内,端起了"金饭碗"。 哥哥兰宏旺本来很担心爱冒险的兰世立,看到兰世立生活稳定,终于松了一口气。 然而,仅仅一年之后,兰世立又辞去了体制内的工作,准备下海创业。临走前,他向家里借钱,作为创业的启动资金。 父亲离休后,家里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全靠前几年的积蓄过活,已经捉襟见肘了。哥哥兰宏旺也成了家,只有微薄的积蓄。 兰世立提出要把自己以后会继承的房产卖给兰宏旺,兰宏旺东拼西凑,拿了1万元给他,只给家里留下18元生活费。 事实证明,兰世立冒险创业是正确的。短短三年间,他凭借灵活的头脑,进军了三个行业,都做得风生水起,很快就蜕变成了千万富翁。 当年,武汉市东湖区有个高科技创业基地,扶持大学生创业项目。 兰世立的本科专业和高科技一点都不沾边,他对高科技的认识仅限于计算机课上摸摸电脑。 但兰世立相信,做生意的道理是共通的,专业知识并不是决定因素。 兰世立一拍大腿,进了一批电脑,做起了买卖电脑的生意。兰世立的电脑没有科技背景,也没有较大的优惠力度,在前三个月里,他一笔生意都没谈成。 卖不出去电脑,兰世立只好去给公司维修电脑赚钱,以维持公司正常运转。 在维修电脑的过程中,兰世立发现了另一个商机:公司的电脑都需要定期购买耗材,比如打印纸、复印纸、传真纸等,而这一块的市场还是一片"蓝海"。 兰世立当机立断,调整业务重点,给公司供应耗材,赚到了第一桶金。 值得一提的是,兰世立还在无意中开设了中国最早的打印店之一。 当时,兰世立公司的办公地点在商务酒店里,有很多客人看到了公司的打印设备,来询问能不能帮忙打印文件。 前来询问的客人络绎不绝,兰世立敏锐地嗅到了商机,专门开设了代打印、复印业务。 一张a4纸只需要3分钱,复印文件一张6毛钱,打印文件一张6元钱,可以说是实打实的暴利了。 1991年,兰世立创立了东星电子有限公司,主要经营通信及电子设备业务。 公司成立伊始,兰世立做的是装电话的苦力,逐渐和电信局的人混熟了。 有一次,电信局的领导邀请兰世立参观机房,兰世立发现电信局办业务还在使用非常原始的方式——近百位话务员在机房内工作,手动转接电话和计费。 兰世立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完全可以承包下做电脑计费业务系统的项目,再把这个项目外包出去。国家单位向来出手阔绰,里面有不少油水可捞。 "领导,您知道编程吗?现在我们完全可以用高科技代替真人做业务啊!" 兰世立满脸堆笑,给电信局领导递上一支烟。 "编程?" 领导听到新名词,有些好奇。 "对的,我们公司主营计算机业务,可以帮您定制电脑计费业务系统。以后就不用雇那么多话务员,找个人处理突发情况就行了,能省下一大笔钱。" 兰世立连忙向领导解释道。 "可以试试看,咱们等会去我办公室再细聊。" 领导点点头,认可了兰世立的提议。 兰世立丝毫不怯场,把电脑计费业务系统说得头头是道。可谓是"外行人忽悠外行人",谁上当全凭本事。 回去后,兰世立马不停蹄,抓紧时间带着自己的团队到北京、深圳等地,给出了一份近乎完美的项目可行性报告。 一周后,兰世立顺利和电信局签下了合同,接到了这笔业务。 1992年,兰世立进军餐饮业,开了一家名为"东宫"的饭店。 东宫以中式皇宫为主题,装修得富丽堂皇,古香古色,气派又不俗套,受到了当地人的追捧。 不久后,兰世立乘胜追击,又开了一家"西宫",以西式皇宫为主题。 "武昌东宫,汉口西宫,美食娱乐,尽在其中。"一时间,兰世立编写的广告词传遍了大街小巷。 四、疏远亲戚,暴富后翻脸不认人 常言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家族里出了一个富豪,跟他沾亲带故的人都能沾点光,发点财。 然而,兰世立发财后,却极力回避亲戚关系,对外一再宣称"从未得到过亲人的帮助"。 兰世立对兄弟的困境冷眼旁观,甚至落井下石,完全没有手足亲情。 实际上,在他成为千万富翁的道路上,亲人给了他很大的帮助。可以说,没有兄弟们早年的支持,就不会有后来的兰世立。 1980年,兰世立同父异母的哥哥擅自作主,把兰世立一家居住的房子卖了。大哥兰宏旺正在服兵役,二哥兰保忠就带着兰世立上门要钱,却碰了一鼻子灰。 1981年,兰宏旺退伍回乡。兰宏旺前脚刚进门,热乎饭还没吃上一口,兰世立就向他提议要给家里盖新房子。 "小四,我这些年当兵是有了点积蓄,但这些钱也远远不够盖房子的啊!咱们家哪来这么多钱盖房子?" 兰宏旺叹了口气。 "哥,咱们家这么下去也不是个办法,我已经有一些计划了,咱们兄弟俩努努力,这两年把房子盖出来!" 兰世立涨红了脸,吞吞吐吐地说。 兰世立想让家里盖房子,其实也有虚荣心作祟。他从小争强好胜,立志要成为人上人。家里的房子这么破败,是没法招待他以后的大学同学的。 在兰世立的再三劝说下,兰宏旺松了口。白天,兰世立让同事帮忙照看柜台,回来和兰宏旺一起去山上挖石头、去工地捡石灰。 兰世立还借职务之便,用兑换物品的资格换来建筑材料和人力资源,不仅完成了盖房任务,还小小地发了一笔财。 新房盖好的时候,兰世立激动地握住哥哥的手:"哥,咱们有新家了,以后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谁也没想到,兄弟齐心协力的日子即将走到尽头。往后的日子里,他们各走各的路,兰世立捂好自己的富贵荣华,不愿意和骨肉至亲分享。 1992年,兰世立的酒店"东宫"一炮而红,赚得盆满钵满。这一年年底,兰宏旺正好从单位下岗。 兰宏旺在部队里给领导开过车,他盯上了当地的建筑生意,想买一辆铲车自己接活。 为此,兰世立特意到弟弟兰世立的酒店里去找他,给他带了土特产,小心翼翼地提出自己的要求。 "你买一堆废铁做什么?你别想从我这里借走一分钱。" 兰世立的话让兰宏旺全身颤抖,他没想到,弟弟发财之后就变了个人似的。 兰宏旺碰了一鼻子灰,悻悻而归。兰宏旺原来很以自己的弟弟为傲,这件事之后,他再也没有在外人面前提过自己当大老板的弟弟。 无独有偶,兰世立的二哥兰保忠在家乡做客运生意,曾经委婉地提出过,想去弟弟的公司上班。 "小四,你们公司还有没有空着的位置?我开开车、看个大门都行。在哪里干活不是干,给自家人干活还有个照应。" 兰保忠挠着头,不好意思地笑了,模样很憨厚。 "公司的确有位置空着,不过——" 兰世立皮笑肉不笑:"保安和司机都不缺了,你来我的公司只能去扫厕所。" 兰世立的一番话,彻底让兰保忠心凉了。此后,他也像大哥一样,再也不到处宣扬自己和兰世立的兄弟关系了。 "老兰,你弟弟在武汉当大老板,那酒店可气派了!" 村头的王婶嗑着瓜子,唾沫横飞,啧了几声:"你弟都这么有出息了,你怎么还在这累死累活地拉货挣钱?" "他干他的,我们不干涉。" 兰保忠低着头,憋红了脸。弟弟的无情让他在乡里乡亲间抬不起头来。 俗话说得好,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兰世立的行为渐渐开始被他人议论,甚至一度因为他品德不好的传言影响了公司股价。 在重重压力下,兰世立亲自出面澄清:兄弟们说的话都是有夸大的,他们是喂不饱的白眼狼! 兰世立说,大哥兰宏旺向他借十万元并不是为了买铲车,而是为了办车队。 大哥没有经商头脑,所以他一口回绝了大哥借钱,之后在其他方面帮助了大哥。 至于他让二哥兰保忠去公司扫厕所,更是子虚乌有的事情。 双方各执一词,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我们不得而知。 值得一提的是,兰世立的公司的确因为这些传言而多次陷入危机,公司第一次破产,兰世立大哥的说辞也是关键原因。 五、破产入狱,东山再起 2009年,兰世立名下的东星航空公司宣告破产。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兰世立拒绝大哥兰宏旺借十万块的传闻。 兰世立的二哥兰保忠无辜躺枪,被兰世立在生意场上的恩怨波及,吃夜宵时被人打断了腿。 2010年,兰世立因为税务问题锒铛入狱,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 在狱中,兰世立通过绝食威胁,获得了与外界联络的特殊待遇。他写信给自己多年未见的侄女兰剑敏,请求她帮忙代理公司。 出于对亲情的眷恋,兰剑敏毅然辞去了在金融机构的工作,全职帮兰世立打理公司事务,不收取一分报酬。 四年来,兰宏旺成为了东星公司的代言人,尽心尽力地为兰世立的商业帝国添砖加瓦。 兰世立出狱后,家底仍旧殷实的他没有给兰剑敏经济上的补偿,也没有提供关系上的帮助。 他做的唯一一件事,是帮兰剑敏办理了出国签证,以便她出国留学。 不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兰剑敏一再强调,出国留学是她自己努力的结果,并没有仰仗叔叔的关照。 2014年,兰世立宣布正式复出,推出了港泰游产品,再度涉足旅游业。 如今,兰世立老当益壮,依旧在商界活跃着。半生沉浮,他向记者表示,以后就做点小生意。 "我这一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我的家人。" 提起亲戚关系时,向来口若悬河的兰世立沉默了。 参考资料: 1.《东星航空董事兰世立涉逃避追缴欠税罪 获刑四年》 荆楚网 2.《湖北前首富兰世立出狱:不该走夜路 这次改做小生意》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 3.《兰世立:一个草根富豪的浮与沉》 南方周末 4.《兰世立:从湖北首富到潜逃狮城》 凤凰网 5.《阳光富豪兰宏旺的冷暖亲情》 《商界名家》2006年 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