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小鹿访谈录】第22期真实人物故事 口述:叮当 编辑:小鹿&徐羊羊 我的小名叫"叮当"。我是安徽人,今年32岁。 25岁时,我成为年入20万元的银行白领。 27岁,我名下有车、有房。 28岁,我"捡"到一个超级体贴的老公。 和大多数同龄人相比,我25岁的时候,已经完成18岁时的梦想,成为人生赢家。 然而,老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没有谁的人生会永远完美。 29岁时,我原本计划备孕,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打乱节奏。 我结婚5年,生病4年,至今仍然走在求医路上。 因身体承受不住,我怀孕的希望渺茫,好在我老公对我不离不弃。 在看似光鲜的外表下,我内心隐藏着别人体会不到的痛苦。 这种痛苦像渡劫。 如果用几个字形容我的经历,那就是"在挫折中涅槃"。 挫折贯穿我生命的每个重要节点,包括学业,爱情,婚姻,事业。 (我的生活照) 1990年,我出生于安徽省蚌埠市一个典型的五口之家。 我爷爷奶奶是企事业单位退休老人,父母是国企职工。 和其他同学相比,我家庭条件相对不错。 从小,我就是泡在蜜罐长大的孩子。 得到家人无限宠爱,偶尔会有点小任性。 小时候,奶奶最喜欢坐在院子里,搬起小马扎,给我剥瓜子仁放在小袋子里。 放学回到家,我一把抓起奶奶剥开的瓜子仁,全塞进嘴里,那种感觉好幸福。 但凡我喜欢的东西,奶奶一定会买给我。 看到有同学穿"高跟鞋",我就闹着奶奶一定要买一样的。 奶奶就带着我满大街一家店挨一家店问。 其实,奶奶心里很清楚,哪有小朋友穿的高跟鞋,她只是不想让我扫兴。 最后,奶奶给我买了双凉鞋。 相比正常的鞋,这双鞋的鞋跟稍微高点。 我开心极了,晚上睡觉的时候,把"高跟鞋"穿在脚上,不舍得脱。 遇到我淘气的时候,奶奶很生气,总爱吓唬我: "哪天奶奶不在了,谁还给你摘天上的月亮"。 那时我总觉得时间很长,奶奶会长命百岁。 比起摘月亮,我更想赶快长大,这样就可以穿妈妈的高跟鞋。 后来我才明白,长大本身就是一件残忍的事。 (我出国旅游的时候拍的照片) 虽然我偶尔任性,但不骄纵。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父母思想很开明。 尤其是我父亲,他对我谆谆善诱,尊重我的选择。 对于我抉择不了的事,他会为我分析利弊,但不会替我做决定。 这种教育方法,使我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大幅提升。 对我未来的人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会看到事物的正反两面,而不是直线思维。 从8岁起,直到我大学毕业,每个寒暑假,父亲都会把我送去兴趣班练字。 我10岁的时候,父亲给我买了台电子琴。 只要我喜欢什么,父亲就会尽他所能为我实现。 他教给我很多特长,比如打乒乓球、斯诺克。 在我学习这方面,他从来没有强迫我必须学习什么,而是看我喜欢什么。 父亲说得最多的话是:"没做选择前,选择很重要,做出择后,坚持最重要。" 父亲是我的人生引路人,教给我很多智慧。 他让我做起事情有自己的想法,整个人都很自信。 有家人疼爱我,我和大多数被宠坏的孩子差不多,没有做过任何家务劳动,自理能力很差。 再加上我母亲的教育方式和父亲不一样。 所以,从我高中起,母亲就爱抬高其他孩子的优点,贬低我。 她喜欢拿我和大姨家的女儿比: "同样是16岁,人家蒸馒头做饭样样都会,你啥都不会,以后结婚可咋弄。" 每当我听到母亲这样说,脑壳子就气得厉害。 加上那个时期很叛逆,我几个月都不会和母亲说话。 当母亲总是反复啰嗦这个问题时,我再也压制不住心中的怒火。 有天,我就郑重地告诉母亲: "以后不要拿我跟表妹比,她已经辍学了,有时间去搞家务。 我现在是学生,本职就是学习,没有时间做家务。 结婚以后,我也不会做家务,我以后的老公会做!" 直到现在,我都能记得母亲当时多么无语。 在母亲看来,我就像是一个空想家,毕竟没有哪个女孩子结婚以后不做家务。 然而,我就是这么幸运。 遇到我丈夫,在家务活上根本没操过心。 (我去桂林龙脊梯田) 虽然成长过程中有很多小烦恼,但时间的脚步没有停止,而是一点点推着我往前走。 因为我盲目自信,高中后我成绩并不突出。 我干脆自暴自弃,成绩越来越差。 尤其是上数学课的时候,我不好好听课,每次都在睡梦中度过。 第一年高考,我以失败告终。 复读是我的必经之路,父亲宽慰我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而母亲可能是更年期提前,她对我非常失望。 每天无原则的数落我,让我觉得自己是个被世界放弃的人。 但母亲尽管对我不满意,还是很看重我的学习成绩,没有阻止我继续复读。 可没想到,我高考复读那年,奶奶身体突然变差。 医生告诉父亲,奶奶就只有两三个月的时间。 奶奶躺在病床上,拉着我的手,仍然是那么慈祥。 她对我说: "孩子,好好上学,大学四年的学费,奶奶都给你攒好了,存单就在小布兜里,到时候都是你的。" 看着从小疼爱我的奶奶,我眼睛都哭肿了。 从那之后,我就发奋学习,想让奶奶亲眼看到孙女考进大学。 然而,无论我怎么努力,奶奶还是没有等到那天。 高考前一个月,奶奶离开了我。 从此,这个世界上少了一个可以给我摘月亮的人。 当时,我还是个未经世事的高中生。 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死亡、离别,奶奶去世这件事对我打击非常大。 因为我始终觉得,奶奶会长命百岁。 她会看着我考大学,直至结婚生子。 我非常后悔,高中三年为何没有好好读书,不然奶奶走时不会留下遗憾。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时光很短暂,有些人是没有时间等你的。 我要做的就是当下去努力,不让自己留遗憾。 2008年发生过很多大事,至今仍然历历在目。 比如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神州七号发射升空。 这一年对于我来说也很难忘记,因为我收到重点本科的录取通知书。 拿到通知书后,我跟母亲抱在一起哭,父母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下来。 第二天,我跑到奶奶的墓前。 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她,希望她在天堂保佑我未来顺遂。 大学期间,我选择攻读小语种。 一开始父亲不认可,他认为就业比兴趣更重要。 但那时我一门心思想出国,完全不考虑父母的意见,固执己见地在志愿表上填下自己喜欢的专业。 然而,就因为这个选择,我未来走过不少弯路。 大学四年,我痛并快乐着。 如果用一个词概括我的大学生活,那就是"吃喝玩乐"。 俗话说,物以类聚。 我们宿舍一共六个人,分别来自天南海北,大家共同的爱好就是吃和旅游,并且都不爱学习。 四年间,我们以考试之名,去过很多地方。 (我去重庆的时候) 我们去重庆吃火锅,去东北看冰雕,去桂林看梯田。 大三下学期,当其他同学都在准备考研。 只有我们几个依旧走在旅游的路上,没有任何规划和目标。 虽然室友们在学习上不能相互促进,但是我仍然感恩遇见她们。 这段青春匆匆流逝,留下的脚印深深浅浅,早已经被遗忘在沙滩上。 但她们仍然是我回忆里最美的风景。 她们给予我很多爱,我还没来及回馈她们,我们就各奔东西。 这其中包括一个喜欢我很久的男孩子。 我们在校内网认识,他是金融系。 大二可以修第二学位,我报了金融系。 一开始我们只是在网上闲聊,天南海北随便扯。 后来由于我要去上金融课,我们在学校经常见面。 当年有句很火的话:"恋人未满,友达以上。" 这句话用来形容我对他的感觉,非常到位。 我有点清冷,甚至不太喜欢交朋友。 他的性格大大咧咧,就像温暖的阳光,穿透我的心,让我整个人神采飞扬。 他和其他男孩不同,追女生不是单纯送花,吃饭,搞浪漫,而是了解我的一切喜好和特长。 他经常鼓励我参加学校的各类比赛。 在他的帮助下,我变得路人缘越来越好,整个人越来越自信。 他还教我赚钱思维,在他的鼓励下,我早早考取会计师资格证。 另外,他还带我研究股市的奥妙,我的财商大概就是那个时候培养起来的。 如果两个人在一起是1加1大于2,那么,这段感情绝对值得。 我和他在一起就是1加1大于2。 我明白他喜欢我,但是,我的理智告诉我,我们注定没结果。 他家在北京,他注定要回首都。 而我自己都不知道,我的未来在哪里。 虽然我想出国,但没想过找一个千里之外的老公。 一想到我跟他在一起后,将来就会成为远嫁的姑娘,去另一半的城市生活。 人生地不熟,我就异常迷茫。 现在回想起来,不是因为我不勇敢,而是那个可以让我奋不顾身的人还没有出现。 2012年,我们大学毕业,我们各自找工作。 在不同的地方生活,但还是一直保持联系。 他提议我们一起考研,如果能一起考上研究生,我们就在一起。 我想了想,和他共同选择考上海一所大学。 (我独自在上海) 他在北京复习,我在安徽努力。 考研的日子很辛苦,也很孤独。 但是同行的路上有一个好战友,累点也无妨。 考完笔试的第二天,我们约好在外滩见面,然而,他爽约了。 我收到信息才知道,他没有考试,也没有来上海。 他说:"你是一个努力上进的好姑娘,但我没有做好来上海生活的准备,对不起,我爽约了。" 那天,我在外滩站了很久,有点心痛,有点失落。 那种感觉就像打仗还未胜利,就被队友抛弃。 我能理解他,他父亲在他大学期间去世。 他不能来上海,把母亲独自留在北京。 很久后,我回复他:"谢谢你,让我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从此,我们消失在彼此的世界里,但我没有遗憾。 因为人生每处微小的经历,都像一滴朝露,在日出后消失,随后被遗忘。 虽然爱情的种子还没有萌芽就被扼杀,但它在我的生命里真实的出现过,我努力追寻过。 我相信,爱情终会向阳而生,不期而遇。 读大学本科期间,我主攻小语种。 虽然修过双学位,但是跨学科考研,我心里还是没有十足把握。 2013年,是我彻头彻尾迷茫的一年。 我尝试考过公务员,教师编制,但无一例外,全部落榜。 我想过出国,但申请去国外读研究生比我想象中更难。 这年,我很感谢我父亲,他陪我走遍34个城市。 我一边旅游散心,一边参加各种考试。 在家备考研究生时,父亲每天陪我打乒乓球。 他说我不能只学习不锻炼,我的乒乓球技术突飞猛进。 最让我感动的是,由于我每天熬夜看书。 父亲担心我身体吃不消,每天清晨都不忍心叫醒我。 他悄悄买好早饭,放在我们约好的地方。 有意思的是,每顿早餐,各种饼里的鸡蛋加起来会有四个,大概只有亲爹才会给闺女一顿吃四个鸡蛋。 对我来说,2013年,是我人生的至暗时刻。 因为长期呆在家里备考,亲戚朋友总会问父母:"你家女儿找到工作没啊?谈对象没?" 父亲总是微微一笑,回复五个字:"努力备考中。" 然而,亲戚们经常嚼舌根: "你看这上重点大学也没啥用嘛,还不是要工作没工作,要对象没对象。" 考试让我精神压力很大,我整个人都陷入谷底。 体重一度跌到78斤,整个人又黄又瘦。 这时,身边的朋友陆续考到合适的岗位。 有的入职外企,有的出国进修,我更加着急。 无数个夜晚,我感叹命运不公,为什么我这么努力,还是得不到想要的结果? 为什么找工作这么艰难? (父亲陪我去青岛考试) 其实,对于考研这件事,我一方面是给自己留退路,另一方面也是对爱情的小小期待。 这期间,父母的朋友们经常给我介绍对象,大部分都是公务员,这让我很抵触。 我始终认为,谈恋爱结婚应该是单纯的爱情,不应该建立在这些世俗的东西上。 然而,我想多了,每当人家听到我还没有工作,就再也不提相亲的事。 这对我来说反而是件高兴的事情。 所幸,时光从来不辜负执着并且努力的人。 2014年,我不仅研究生通过面试,还收到银行的offer。 再三犹豫之下,我又做出一个艰难的人生选择: 放弃读研,入职到离家不远的银行工作。 做出这个选择,很大程度是因为我越来越恋家,不想离开父母去遥远的地方。 更何况,当初答应陪我一起考研的战友,早就退出战场。 那时,我觉得我会孤独终老。 没想到,冥冥之中,有人正朝我走来。 入职银行后,表面上工作光鲜亮丽,背地里很辛苦。 各种KPI考核,我跟父母抱怨工作累,父亲只会意味深长地告诉我: "当初这条路是你自己的选择,有选择,就要承担相应的结果。" 我无可奈何,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在银行上班,早出晚归是我生活的常态。 每天坐公交车上下班,在同一个站台停留无数遍。 那时,我没想到,我会在这里遇见未来。 有句话曾说: 世界上有两万人会与你一见钟情,但你这辈子可能一个也遇不到,与其说是一见钟情,不如说是命运。 2014年8月,某个阳光正好的早晨,我在站台等公交。 旁边有男生跟我搭讪,开场白是:"你在银行工作吗?" 我当时正在刷手机新闻,听见有人跟我搭讪,完全不想理睬。 脑子里只闪现一句话:"这人真轻浮!" 可当我刷完手机,抬起头的刹那,惊呆了。 我面前站着个阳光男孩,一个身高1米8。 穿着白T恤、牛仔裤,黑色板鞋,符合我对所有理想伴侣的想象。 (我的另一半) 我瞬间就像触电般,和他对视好半天,才跟着他一起上公交车。 车上,我鼓起勇气跟他搭讪:"你到哪一站?" 他说:"前面,给朋友送点葡萄。" 一听给朋友送葡萄,我脑子里很多念头闪过,难道是给女朋友送的吗? 但我还是没忍住,鬼使神差地要了他的联系方式。 就这样,我们一见钟情,二见倾心。 我们在社交软件上,没日没夜地聊天。 三天后,我第三次见他,心里就笃定他是我未来的另一半。 当然,他也是如此。 他没想到,错过上一辆公交,却等来一个我。 可我们的爱情之路并不顺利,恋爱一年后,他因为工作调动,应酬变得越来越多。 无论是我们约好一起看电影,还是吃饭,只要朋友一个电话,他就会立马离开。 我越来越失望,失望的次数越多,心就越凉。 我想他既然选择事业,我就不必做他的绊脚石。 于是,我果断提前离场。 半年的时间,我们彻底失去联系。 半年后,我们在街上偶遇。 再加上工作上有往来,我们又再次恢复联系。 意外地是,他整个人都变了,不再浮躁。 他说他很后悔,不应该因为追求事业,放弃一个很爱他的人。 因为我们之前分手的经历,即便后来复合,我也始终做着某天会分离的准备。 毕竟分分合合才是人生常态,没有谁能保证一辈子陪在另一个人的身边。 2017年,我们结婚。 我犹豫过,担心过,害怕有天他变回原来的样子。 为了工作,丢下我和家庭。 他信誓旦旦地说:"永远不会。" 结婚前夜,他手写一封信,反思以前种种不对的地方。 他是一个不轻易承诺的人,但是这次,他说会用时间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事实证明,他没有辜负我的选择。 (我和老公在东京银座) 都说男人婚前一个样,婚后是另一个样。 没错,我老公也是,婚后,他变成我理想中的样子。 以前,他不会做饭。 现在结婚几年时间,他厨艺好得不得了。 所以说,对于男人做饭这件事,没有会不会,只有愿不愿意。 2022年,我们结婚将近五年。 这五年间,我老公几乎把所有家务全包了。 他很爱打扫,每周都会给家里来一个大扫除。 结婚前,我的鞋子是母亲帮我刷。 结婚后,总能看到阳台上,整齐地摆放着我的运动鞋。 在我看不见的时候,他已经把鞋子悄悄刷好。 如果把好男人该做的事写成鸡汤,那我老公就是一本教科书,男人中的楷模。 每当我主动提出做饭打扫时,他能体会到我工作辛苦。 总是让我多休息,他来做家务。 实际上,他的工作比我还辛苦。 晚上,他会给我剥一把坚果,随后泡在椰奶里,就像小时候奶奶给我剥瓜子仁一样。 睡觉前经常给我按摩肩膀。 如果一个行为持续一天,那可能叫心血来潮,但我老公坚持了五年。 除此之外,他会接送我上下班。 为了接送我不影响他工作,所以他每天上班会提前一个小时起床,第一个到单位工作。 如果我是个男人,我绝对做不到像他这样体贴。 老公经常说,我和他结婚就是捡到宝,确实是这样。 他懂我每个想法,在生活上任何小细节都不放过。 有时,我随口说想吃什么东西。 说完后,连我自己都忘了,他却能记住,甚至第二天就给我买来。 这些年,我们不仅是生活上的伴侣,更是精神上的依靠。 我们的生活里不仅有油盐酱醋,还会有诗、酒、花。 只要有时间,不管远近,我们都会去旅游。 远到出国游,近就选择到周边旅游。 工作上,我们相互支持。 闲暇时一起考证,一起练字,一起喝茶,一起成长。 朋友们都说,我找到一个好老公。 但绝大多数人看待问题,只会看表面现象。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好,是因为对方值得。 婚姻本来就是智慧的博弈,没有谁会无缘无故对谁好。 好和爱都是相互的,我对他也不差。 (每个纪念日都会收到花) 我觉得我很幸运,这一路走来,遇到的人都很好。 曾看到过这样一句话: "世间所有的幸运都是收费的,那些没有按时缴费的幸运,多半会加收利息。" 以前我不信,我认为自己就是例外。 从小到大顺风顺水,不会有波折。 实际上,老天爷不会把所有好运都给我,命运总会让我猝不及防。 2018年,结婚第二年,我生病了。 长期的工作压力和加班劳累,导致免疫系统出现问题。 我年纪轻轻,就开始浑身疼痛。 原本我们打算备孕,因为我身体原因,生娃的事情只能搁置。 从2018年起,我开始漫长的治病之路。 光是喝中药就花掉几万块钱,连胃都喝坏。 后来,针灸拔罐,能试的治疗方式,我全尝试一遍。 可病情不但没减轻,反而越来越严重。 2019年,我去上海求医。 第一天,抽了八管血。 吃完饭,我跟老公一起到外滩。 距离2013年在外滩,竟然一晃六年过去。 六年前,我独自来上海考研,心情很失落。 六年后,我们两人站在这里,心情虽然沉重,却无所畏惧。 我在外滩放声大哭,老公抱着我说: "不要害怕,有任何事,两个人一起分担呢。" 我问他:"如果病一直控制不好,一直吃药,生不了孩子怎么办?" 老公哈哈一笑:"那就不要呗,你的身体最重要,身体不养好,等我老了,你怎么照顾我。" 从上海回到家,我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这四年间,我将近打一百次针,抽过很多次血,每月跑很多次医院。 每次从医院出来,我望向十字路口,甚至看不到远方的出路。 无数个夜里,我偷偷流泪,却从不敢让老公看见,怕他心疼。 遇到病情不稳定时,疼痛加重,我不仅整夜失眠,早上连穿衣服都要老公帮忙。 因为治病,我们每月的医药费将近五六千。 这对于我们来说,是笔不小的支出。 但老公从来不心疼钱,只要我的身体能变好,钱没了可以再赚。 我埋怨过老天,是否怪我得到的幸福太多,所以才要给我一些磨难。 回忆我人生中每个重要的阶段,无论是高考、工作,恋爱,还是婚姻,都经过百般磨难,才开花结果。 现在的我,仍然走在求医的路上,未来的路依旧布满荆棘。 但是我相信,只要积极乐观,永不放弃,一切的好运还会如期而至。 好事多磨,幸运只会给努力的人。 就像佛说,任何事情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如果事与愿违,一定是另有安排。 这是【小鹿访谈录】记录的第 22个真实人物故事。 我觉得,真实自有千钧之力,拥有感动和温暖人心的力量。 把你的痛苦讲述出来,你就会减少一份痛苦; 把你的快乐分享出来,你就会得到两份快乐。 如果你也想讲述自己的故事,让更多人看到,请发私信给我@小鹿访谈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