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 入5月,随着上海疫情逐渐好转,上海黄浦区五里桥街道,一天之内同一个小区出现了13例"假阳"病例。 这13例"阳性"患者在后续复核中都是"阴性"。率先引爆事件的是居民,他们发诉求信,"严重怀疑核酸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强烈要求撤换中科润达对五里桥街道的检测工作"。 该事件很快引起多家媒体关注,进而掀起轩然大波。试想出现一例"阳性",背后要付出多少人力、物力、财力,要影响多少老百姓的工作、生活。为了打赢上海防疫攻坚战,一批又一批企业赶赴前线支援,解决老百姓生活问题,可有公司竟在核酸检测上出现"假阳"。 "假阳"风波中的润达医疗 迫于舆论压力,润达医疗赶忙发布公告称,"公司对此次舆情高度重视,已要求中科润达实验室就相关情况启动内部自查并配合有关部门调查。"润达医疗的回应没有抑制跌跌不休的股价,受利空消息影响,润达医疗连续多日暴跌,市值较年内高点几近腰斩。 一位医疗专业人士认为,"一般情况下,出现假阳与采样、转运、检测等环节发生污染有关,但概率较小,国外比例约0.1%-0.5%。" "我也看了润达医疗的报道,他们检测出的假阳数据的确很奇怪。" 医疗专业人士向作者表示,"具体是什么原因导致密集性假阳,还要等待最终调查结果。" 一位医疗领域跑口多年的媒体人表示,润达医疗并不是第一个造"假阳"的公司,任何一个风口的诞生,都可能产生"乱象","归根结底,还是行业太赚钱,出现鱼龙混杂的局面。" "你可以想象一下:某地突然出现一例阳性,要做多少轮核酸检测?做一次,就赚走一笔钱,大规模地做,就大规模赚钱。" 医疗领域媒体人如是说道。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受国内疫情反复影响,核酸检测人数与频次持续增长,市场规模已突破100亿元,累计进行核酸检测92.14亿人次。 "疯狂"的核酸检测赛道是时候该冷静一下了 截至今年3月底,国内开展核酸检测的医疗机构、公司达到1.25万家,从事相关产业技术人员超过14万人。核酸检测在才诞生两年,数据如此庞大,的确难以想象。 当1.25万家医疗机构、公司,去争抢100亿元蛋糕,就容易滋生"乱象"。 润达医疗"假阳"风波暴雷前,曾有公司陷入麻烦。今年1月,许昌市公安局通报称,"金域医学郑州区域负责人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有传播严重危险的行为。" 去年,华曦医学在未检测完毕情况下,先向当地卫健部门谎报全部"阴性",两天后又报告有"阳性"样本,给当地防疫带来不良后果,工作人员不眠不休的努力付之东流。 此次,润达医疗的"假阳"风波简直匪夷所思,"何种情况,能误操作10多例?" 上海市卫健委副主任赵丹丹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已开展对相关第三方检测机构的调查,如果发现违法违规问题,将依法依规从严查处,决不姑息!" "疯狂"的核酸检测赛道是时候该冷静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