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身边的黑衣宰相姚广孝曾说"青田先生卦能通灵",这里的青田先生就是说的刘伯温,在民间百姓的心目中,刘伯温是一个能比肩诸葛亮般神通广大的人,曾帮助朱元璋奠定大明的根基,后来在和朱元璋论道时,还说"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猜到了朱元璋吃的是烧饼,给后世留下了预言之歌,据说"福建出天子,三山做战场"就出自烧饼歌。 福建能有天子? 都说刘伯温是一个前知五百年且后知五百年的人,前知五百年,在那个科举盛行的年代,只要能"进士及第"基本对古代先贤的历史典故基本都能烂熟于胸,如果刘伯温真的后知五百年,能够预知未来,真的会有明朝的土木堡之变和靖难之役吗?儒家向来以仁义之心来引导世人,刘伯温如果知道,应该是会对朱元璋进言预警的。 《大诰》里记载,周公说周王室之所以能替代商王室,是因为得到了天下的民心,天子作为"受命于天"替上天管理四方的人,是天下的共主,后来秦始皇一统天下,开启了中央集权的社会,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开始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代,宣扬"天人感应",从此以后天子就是皇帝的代名词。 "福建出天子"也就是说福建会出一个皇帝,朱元璋建立大明以后,分封诸子到各地为王,拱卫大明的江山,还建立《皇明祖训》来告诉自己的子孙,皇位应该有怎么样的继承顺序,如果"福建出天子"真的是刘伯温的预言,按朱元璋的性格,最起码会派像晋王燕王这样的强者去那里守护江山,绝对会把危机扼杀在摇篮里。 何为"三山做战场" 中国古代的三山说法流派比较多,《史记》里说"齐人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这"三山"是古代帝王追求长生的地方,如果这里都能成为战场,说明朱明王朝是会不稳的,看朱元璋杀蓝玉那些威胁江山的人从不手软,或许这话就不会出现在朱元璋的案前,一个刚愎雄猜的帝王怎么会忍受帝国崩塌? 而"三山五岳"在古代犹如天下九州一样,分布在大地的四方,"三山做战场"也就意味着天下大乱了,明朝真正的天下动荡有三次,一是靖难之役,二是土木堡之变,三是明末的农民大起义,前两次都和福建无关,第三次的农民起义和福建有着莫大的关系。 崇祯在煤山自缢而死以后,天下进入了无主的状态,各地的实力派纷纷拥立朱元璋的子孙称帝,福建的郑芝龙郑成功父子拥立唐王之后朱聿键在福建称帝,改元隆武正式称帝,正逢此时,满清已经入关,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农民军在各地流窜,可谓是真正的天下大乱,而内耗不断和民心离散的朱明王朝已走向末路。 郑志龙父子拥立朱聿键称帝后,或许也想有所作为,为了凝聚人心,可能借刘伯温的口来说"福建出天子,三山做战场"的谶语,想让百姓们相信朱聿键的天子之位是受命于天的,可惜隆武皇帝这个有作为的皇帝,却无法力挽狂澜,在第二年就被清军俘虏,绝食而死,也算是一个有骨气的帝王。 结语 自古以来庶民百姓对于刘伯温和诸葛亮这样的人,都有类似的神化现象,觉得他们都是能预知未来的人,然而又真的有人能预知未来吗?在张角宣扬太平道广收教徒之后,就曾喊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发动了著名的"黄巾起义"。 这句"福建出天子,三山做战场"或许就是当时的人为了笼络人心,而假借刘伯温之名而说的,本来这争夺天下就是最需要玩战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