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7月19日夜晚,一名衣衫褴褛、身形消瘦的中国男子在河内监狱成功逃出。但不幸的是,他很快就被紧随其后的越南官兵抓住。 男子眼中透出了不甘与绝望,他只能再次被关进河内监狱。看得出来他一定是遭遇了非人待遇,身心都饱受折磨。 1987年在大部分人的脑海中,应该是一个和平年代。怎么还会有中国人在越南被抓捕?这似乎很不合常理。 这名中国男子是谁?他为什么会在越南监狱中?战俘汪斌 这名刚刚撤退,却又惨遭抓回来的男子名叫汪斌,他并不是一个普通的中国老百姓,而是解放军的一名基层军官。 他也并不是因为在越南犯错了才被抓到监狱,而是在战争中被俘的,他已经在监狱里被关了三年多。 后来经过努力,汪斌终于用自己的办法撤退出来。可他却不幸再次被抓,而这次等着他的将是更为严峻的拷打和虐待。 被抓回监狱的汪斌,想过很多种办法来终结生命。与其过着非人的生活,倒不如死亡来得容易。 但越军是不会让汪斌死去的,因为他们还想在他的身上套取我军情报。 而随着一次次严刑拷打,汪斌的记忆回到了他被俘的那一天。 汪斌是一个豪爽的山东人,19岁的时候就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由于在对越自卫战中表现突出,也因此得到上级的提拔。 但是在这次战役中,他们连队却损失惨重。连长、指导员、副连长牺牲的样子,一直不断地出现在他的梦中。 每每梦到当日战场的惨状汪斌都会惊醒,这样的记忆实在是太痛苦了。 那场战争就是中越著名的老山战役,汪斌也是在那个时候被俘的。 我军虽然在老山战役中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可中途也付出了很大的牺牲。老山战役 越南这个国家,是典型的反复无常、恩将仇报。我国曾经无偿地给予越南很多帮助,即便在自己还吃不饱饭的时候,也会送粮食给越南人民。 在1969年以前,中越是关系很好的友国。当时我国还派出将领去指导越南军队,帮助他们抗击美军侵略者。 但在1969年以后,中越关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与越南国内政权的更迭以及国际形式的变化,有着莫大的关系。 1969年9月2日,越南最高领导人胡志明去世。 胡志明与我国领导人们都有着深厚的友谊,多次来到我国交流访问。 但随着胡志明的去世,再加上当时的中苏关系发生转折,越南更是竟然恬不知耻地号称"世界第三军事强国"。 越南曾经是法国殖民地印度支那,本来正常的国家肯定以当过殖民地为耻,但是越南不仅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它甚至以曾经的殖民地为由,妄想吞并周边的老挝和柬埔寨。 当时的老挝、柬埔寨以及越南同属于法国殖民地印度支那,所以越南才会觉得他们吞并老挝和柬埔寨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越南骚扰了老挝和柬埔寨之后,觉得自己的实力日益强大,竟然动了侵扰中国的心思。 多次在我国边境挑衅,甚至公然入侵到我国境内。这些举动,无疑都在挑战我国的底线。 我国向来是爱好和平的,但面对挑衅也绝不软弱。1979年,在越南无数次的挑衅后,我国立即派出军队前往边境作战。 仅仅用了28天,就将越南军队赶出了我国边境。 他们不甘心就这样失败了,但是又没有实力大举进攻,于是只能在老山、者阴山一带打游击。 直到1984年,越南竟然打伤我国多名普通民众,这实在是忍无可忍,因此只能派出军队到老山与越军奋战到底。 老山位于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离中越边境线大概有五公里的距离。 自从1979年越南在战争中失败之后,一直贼心不死,企图卷土重来。 老山一带的百姓生活的苦不堪言,大多都搬到其他地方去居住。 首先来到老山的部队是昆明军区第十四军,也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汪斌所在的部队。 汪斌是第十四军四十师118团一营二连的副指导员,该营主要是负责在敌后穿插,与前头部队里应外合。 本来这个计划是上上策,可是越南军队曾经是我军的徒弟,对我军的战略布局也是略知一二。 他们猜测我军会有这样的计策,于是就在敌后设下埋伏,等着二连的士兵钻入圈套之中。汪斌被俘 由于越军提前就想到了我军的部署,导致这次行动伤亡过半。汪斌所在的二连,连长王仕田和指导员高少林被炸成重伤,副连长丛明牺牲。 此时二连的指挥权就落到了汪斌的身上,汪斌本来是负责救护伤员、补给弹药工作的。 但这个时候他已经是这支连队的最高指挥了,他接下连长和指导员的大旗,带领活着的二连士兵冲出重围。 汪斌也没有辜负打击的信任,带领他们和敌人血战,最后胜利地逃了出来和大部队汇合。 但当他们和大部队汇合的时候才知道,原来整个营都损失惨重。 在清点幸存人数时,汪斌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牺牲的战友,他们都牺牲在敌人的炮火下。 他一想到这里不胜悲痛,于是心里产生了一个想法:至少要带着战友们魂归故里。 汪斌和营长申请,由自己去带回战友的尸体。本来营长是不同意汪斌的做法的,毕竟当时越军还在山上大肆搜寻我军人员。 但是汪斌一再要求,营长也只能答应了。 其实也并非是汪斌执着不知变通,而是那些人都是他亲如兄弟的战友,如今为国捐躯却连尸体都不能找回,他这个兄弟怎么能忍心啊。 他也知道这一去一定是凶险万分,但他还是丝毫不畏惧,选择去带回自己好兄弟、好战友的尸体。 汪斌带着两个士兵出发,前去寻找战士的尸体,他们一路上尽量避开越军的视线。 加上当时是深夜,大山里也没有路灯之类的,真的就是伸手不见五指。他们想着只要小心行事,应该不会被越军发现。 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越军在老山这一带已经潜伏了五年,他们对这一带的地形比对自己家还要熟悉。 也是命运要捉弄汪斌,让他们三个人遇到了越军的小分队。 他们只有三个人,越军却有几十个人,双方力量悬殊,完全没有办法与对方血拼。 可是由于汪斌他们对这一带的地形并不是很熟悉,所以也没有办法从越军的眼皮底下逃脱。 越军看到他们三个中国士兵,异常兴奋。毕竟刚刚在主战场受挫,此时能够歼灭这几个中国士兵,回去也可以接受嘉奖。 在这场对战中,我军两个士兵被弹药射中,不幸牺牲。 汪斌也身受重伤,他的腿部也被流弹射中,动弹不得。越军本来想当场了结他,然后回团部报告。 但越军走近一看,发现汪斌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士兵,而是一名军官。 这一刻,越军心中的想法发生了变化,他们决定不杀汪斌,而是把他带回去交给基地的领导。 毕竟他是一名军官,多多少少会了解一些重要的机密,于是就想着能否从汪斌的口中得到有用的消息。 而汪斌见他们迟迟没有开枪,瞬间明白了他们想要做什么,他立刻想要开枪自尽 。就是死,也绝不能变成俘虏。 可越军怎么可能让这个军官去死呢? 他们立刻抢下了汪斌手中所有的武器,将他捆起来。 此时,绝望的汪斌多想有战友可以给他一枪,他宁死也不愿成为俘虏。 就在这时,汪斌看到了二连六班的班长花国顺就在不远处。 汪斌像抓住了救命的稻草一样,向花国顺喊道,"快向我开枪,快杀了我,我不要做俘虏。" 花国顺听到了汪斌的声音,他多想去救他,可是实力差距太大,他无能为力。 于是花国顺举起了手中的枪,想要给汪斌一个了结。因为花国顺也知道,做越军的俘虏简直就是生不如死。 但他始终无法开枪,他做不到向自己的战友开枪,他过不了自己心里的那一关。 最后花国顺放下了手中的枪,蹲在地上痛哭,他恨自己既不能救战友,也不能给他一个解脱。 看着渐行渐远的汪斌,花国顺久久不能原谅自己。直到此后的很多年,花国顺都心感愧疚。生不如死的战俘生活 汪斌用尽全力地想要挣脱越军的绳索,可根本无济于事。越军见他如此不配合,就将他打晕。 等汪斌醒来之后,他就在越军的监狱了。汪斌知道等着自己的将会是什么样的酷刑,他现在只能一心求死。 越军的酷刑,让人听起来就头皮发麻。 由于越南所处的地理位置,天气潮湿温度又高,所以盛产蚂蟥。越军将蚂蟥放进人的衣服上,让蚂蟥尽情地吸食俘虏身上的血。 这个画面光是想一想就觉得毛骨悚然、浑身难受,更何况是那些被施刑的人啊。 越军由于早年经常和美军作战,于是也学会了美军那些残忍的刑罚。 例如电刑、将人折叠起来、给人注射药剂等等,各种残酷的刑罚是应有尽有。 刚被关起来的汪斌,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自杀。在刚开始越军看守还不是很严的时候,汪斌差点自杀成功。 牢房里有之前捆绑自己的绳子,他顿时心生一计,想用这条绳子将自己勒死。 可当汪斌将所有事情都准备好之时,越军突然打开牢门发现了他这一举动。 这次求死不成,下次想要求死就更难了。越军对汪斌的看守,也是越来越严格,他再也找不到自杀的机会。 每天等着汪斌的都是严刑拷打,而在每次打完之后越军只会给一点米汤、花生米之类的,只保证不会饿死他。 而且越军时不时地就来汪斌这里套取信息,但没有一次成功过。 后来汪斌被转移到河内的监狱,这里的看守更加严格。汪斌曾经还尝试过绝食,可越军还是会强硬地给他灌下米汤。 汪斌见求死不成,他萌生了自救的想法。他找到了一个小工具,每天挖一点墙洞,就这样坚持了一年多,终于把这个小洞变成了逃生洞。 1987年7月19日汪斌终于成功自救了,就当他开心地以为自己重获新生的时候,他发现自己根本跑不动。 汪斌本来是打算逃到中国驻河内的大使馆,但是常年的非人生活,让他早已没有了当年的体力。 仅仅是跑了几步,他就走不动了。于是就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汪斌再次被越军抓回监狱。 再次回到监狱的汪斌,等着他的是更残忍的刑罚。 这些身体上的折磨就算了,越军还利用他向中国士兵喊话,并且造谣汪斌早已叛变,现在正在报效越军。 汪斌喊话也确有其事,但这件事的发生也是有原因的。越军以普通百姓的性命相要挟,让他喊出那些违心的话。 很多不明真相的人,一直以这件事为由诟病汪斌。 但如果了解了背后的真正原因,谁又忍心真的去怪责他呢?我军向来都是讲究证据事实的,从后来对汪斌的处理也可以看出,他并没有真正的投敌叛国。归国后的悲与喜 1990年1月19日,中越双方达成了释放双方俘虏的协议。 这一天,汪斌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终于结束了六年以来的非人生活。 经过六年的折磨,此时汪斌的体重只剩37公斤。他本来是一个山东壮汉,身强体壮,如今却只有37公斤,跟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差不多。 又由于常年不见阳光,汪斌的眼睛已经不太习惯被太阳直射。本就虚弱的身体,在太阳的照耀下差点晕倒。 当场见到汪斌的解放军战士,看见昔日强壮的战友被虐待至此,都忍不住的流下了心疼的眼泪。在战友的搀扶下,汪斌坐上了回国的汽车。 但由于他原来在越南的喊话已经传遍军中,所以很多人都认为汪斌已经投敌。 受这些流言蜚语的影响,汪斌的家人也是苦不堪言。可是他们不相信汪斌会投敌,也不相信他会在越南娶妻生子。 汪斌在参加老山战役之前刚刚结婚,更何况,在山东还有他的父母,他的兄弟姐妹。 回到国内的汪斌,先是在南宁呆了一个月,后来被昆明军区接回。 由于汪斌的身体实在太差了,六年的监狱生活使年纪轻轻的他患上了关节炎、胃出血等毛病。 为了疗养身体,汪斌一直住在团部的卫生队。一边接受治疗,一边配合组织的调查。 这对于汪斌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情,只有把事实调查清楚,才能还他一个清白。 所以他无论如何也不愿意背上叛国这个罪名,就算自己不是英雄,也绝不是会叛徒。 汪斌一直在积极的配合部队的调查,把他在越南的经历全都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我军绝对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叛徒,也绝对不会冤枉任何一个英雄。 经过组织一年多的调查,最终的结果就是汪斌并没有投敌叛国。 陈知建将军是著名大将陈赓的儿子,此时正是汪斌所在部队的首长。 陈知建将军和汪斌说, "如果我们相信了那些你叛国投敌的传言,我是绝对不会来看你的,既然我今天来了,说明你的问题有了答案,希望你放下包袱,好好的生活。" 既然党和组织都已经确定汪斌没有投敌,是一名英雄,其他人也就不会再相信流言蜚语了。 鉴于汪斌的优秀表现,他被授予了上尉军衔。 1993年,汪斌转业到故乡邹城的电力系统上班。 这对于汪斌来说,无疑是非常好的结局。由于六年的非人生活,他的身体素质早就不复当年,也很难在部队继续服役。 能够回到老家,做一名普普通通的公务员安度余生,是最好的结果。 妻子见到汪斌之后,再也忍不住痛哭起来,这么多年,她一直都在等着汪斌回来,她从不相信丈夫会投敌叛国。 但六年的战俘生涯,也在汪斌心中留下了阴影。即便是现在,他也经常会梦到那段残酷的生活,不过幸运的是一切都过去了。 如今,汪斌也从电力系统顺利退休,过起了含饴弄孙的退休生活。 后记 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都是先辈用鲜血换来的,我辈应常怀感恩与敬畏之心。 而像汪斌这种身陷囹圄却始终心向祖国的人,更不应被遗忘、被抹黑。 他从未后悔过保家卫国,也从未后悔过返回战场寻找战友遗体,就算遭受了再多的非人折磨,他也始终牢记自己的身份——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