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敌工部部长不幸被俘,日军翻译低声对他说自己人,别放弃
抗日战争持续了14年,为了赶走侵略中国的外敌,有多少英雄儿女前赴后继投身于抗日救国的斗争中来,他们的身影和名字应被所有人铭记。
他们勇敢,机智,哪怕仅剩一刀一枪也要跟敌人殊死搏斗。
这其中就有一个人,他的名字叫鲁宝琪。
鲁宝琪在抗日中斗争当中是一个地下党,他非常的优异,能文能武,后被组织任命为山东地区的敌工部部长,手里面掌握着大量的情报。
整个山东地区的地下交通网络尽在他的掌握。
而他的名字也是被列为日军的首要抓捕对象,因为日军也不傻,认为只要抓住了他,就能摧毁八路军的地下力量。
时间来到了1943年,鲁宝琪和两名两名战士外出执行任务,却不想他们的行踪,却被奸细出卖。
当时他们在露宿庄的时候,就被日伪军队所包围,眼看着出不去了。
整个村落已被围了个水泄不通,他们的藏身地点也已被日伪军队发现。
当时的两名战士眼见被捕已成定局,但还是决定拼死一搏,哪怕自己牺牲也要送鲁宝琪逃出生天,因为他的生命至关重大。
打定主意之后,二人当机立,一下子冲出门外,和日伪军队互射,为鲁宝琪的逃跑争取宝贵的时间。
但毕竟敌众我寡,两人怎可抵挡一支军队,瞬间便被敌军击毙,牺牲了。
而此时的鲁宝琪也在逃跑的过程当中身中数弹,鲜血直流。
寡不敌众
但哪怕情形如此险恶,鲁宝琪还是找到了掩体,将随身的本子撕下来吞入口中,因为这是重要的情报,他绝不会让其流入日伪手中。
但此时的鲁宝琪还是因伤势过重而晕了过去,等他再次醒来的时候,已经在日伪的警备司令部中。
醒来后的鲁宝琪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只字不提,面对了酷刑,他也是一言不发。
折磨得不成人形的他也知道自己与其遭受凌辱,不如自行了断,于是他便拒绝进食,也抗拒日伪对他进行治疗。
英雄精神永远不灭
而另一方面,我军也得知了鲁宝琪被俘的消息,马上就制定了营救方案,不光是因为鲁宝琪是重要的情报人员,还因为他是我们的战士,我们的同事。
一定要救他出来,于是营救行动紧锣密鼓地开展而来。
我军巧妙地将翻译人员安排到警备司令部,翻译人员在见到鲁宝琪时,趁四下无人,便说出了"自己人,别放弃"的话语。
虽然我军已经尽了极大的可能,通过多方面的周旋想要救鲁宝琪,但鲁宝琪当时身中数枪,治疗又不及时,外加上刑讯逼供。现在的他是只有出气没有进气。
鲁宝琪身体已经脆弱不堪,最终还是因医治无效而死在牢房里。
这次营救虽然是不成功,鲁宝琪的死也令人惋惜,眼看着就要大功告成,不想却出现这种事情。
其实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无数英雄前赴后继为的就是为了赶走侵略者,振兴伟大的国家,历史应当铭记,英雄精神永远不灭。
敌工部
鲁宝琪,身为敌工部的部长,是一名优秀的战士,但他这个敌工部部长跟大家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别以为地下党就是藏个鸡毛信,打个冷枪,埋个地雷,这样小儿科的工作,其实里面的工作是复杂之艰巨,是你我想象不到的。
长期在华之日军日侨,已与中国的社会发生了一定的联系,这是敌工部进行工作之重要条件,也是必须造成群众运动之基本理由。
特别由于敌人防范加严,必须动员全党通过广泛的社会力量,才能与工作对象接近一步,使工作跳出主观主义的圈子,如调查内情,撒发宣传品,感情拉拢。
开展组织工作,哪一件也离不开中国人城工伪工之工作对象,因此他们必须很好结合。
而伪军工作之好多经验又可为开展今后敌军工作之借鉴,以免再走不必要的迂回路子。
特别是敌军工作不能从(上)而(下)建立一套组织,对此工作之具体领导与执行即必须各级敌工部门及其干部负起责任。
第一,敌工、伪工、城工之结合。
首先必须纠正敌伪军工作分家的现象。
敌工部门要把日军日侨工作提到经常议事日程上来,由领导者具体布置,切实抓紧,按时检查,并要成绩,纠正过去之不闻不问或不闻少问的态度。
而日语干部也是敌工干部之一,只是分工不同而已。
因此在不涉及秘密范围内,不论敌工、伪工,全应互相讨论,共同研究,协力进行,打破神秘思想,如情况、政策、指示、总结等,全是如此。
依工作需要,日语干部同样可以而且应该进行伪军工作。
具体说:在伪军工作之关系与中间人里,凡有条件与日军日侨接近,除特别重要者外,要给他们布置对日军日侨之一定工作(调查、撒宣传品、交朋友等,依关系之条件而定)。
如有这种人尚不是我之关系者,应想一切办法拉上他。
这是我各级敌工部经常工作之一,要在工作计划布置、总结报告中列为一项。
敌工与城工之工作配合准此,只是在不妨秘密原则下,可把能作日军日侨之线索桥梁移交或借用给敌工部门。
要注意通过日军日侨之朋友或关系来打开伪军或城市工作方便之门(如铲除坏人,掩护工作等)。
进行敌军工作要与城市附近之武工队很好配合,依工作需要亦可由城工、敌工干部等合组城市工作委员会,以收协力并进之效。
第二,动员广泛的社会力量。
很多应敌人员(伪村长、保长、报告员、支差局等)已和敌人成为好朋友,来往甚密,在他调走时且向新来者介绍。
有些"破鞋"已和敌人宛如夫妻,相爱甚深,远调时还想带走。而敌军内部之烧火、担水、喂马、买菜等之所谓"苦力",在三四年接触中不仅取得敌之信任,且可粗通语言。
而居留民与中国人之关系更多,有的与中国人合股营业,结成共同之经济关系。
敌占城市与要道之商人、工人,酒馆、饭馆、理发店及一切小贩等,也常与日军日侨来往。
学校教员(特别是日语教员)及本地较富裕有地位之人和他们的关系也不少。
日军内翻译则更不要说,这是一不小的社会力量,他们全是我有力的桥梁。
全体敌工干部通过城工部门,很好注意调查搜集以上这些力量。
各级党委并应在政民干部会上提出,布置到广大群众中去,直接间接广泛物色,然后介绍到敌工部门,依其本人条件加以具体的指导帮助,使之进行工作。
敌工部的任务
建立情报工作。
各县区乡都有自己的情报人员,建立确实的情报工作,随时了解周围详细情况,加以分析判断,来作自己行动的根据,并迅速报告附近驻军及上级。
这是反扫荡第一等重要的工作。
各县区必须把周围所有敌伪据点情况弄清楚;各乡至少把周围20里以内情况弄清楚,只有这样才能从容应敌,不致受敌人袭击包围,不致临时慌乱。
但侦察情报必须派可靠人员,有胆量、有军事常识的负责。
对情报的分析,应根据情报来源、时间,加以分析判断,不要道听途说,自己吓自己。
建立通报制度。
各县、区、乡政府所得情报,除向驻军、上级、下级通报外,还须通报邻县、邻区、邻乡政府,使彼此情况了解,便于准备,不致遭受损失。
建立烟火台制度。
这是在敌情紧急来不及通报邻乡时的一种警报制度。
如此地发现敌人,即用夜间放火、白天烧烟的方法,通知邻乡准备,免得敌人到了乡里大家没有准备,致受危险。
邻乡亦照样通知其他邻乡。
此制度各地过去都有惯例,望根据过去及今天实况研究采用之。
规定敌来信号。
可以乡或村为单位自己规定之,或用花螺、牛角、铜锣之类,或鸣枪报警等。
如敌从东边来即吹牛角一长二短,从西边来吹一短一长,其余类推。
为避免误会,部队经过自己乡村也应规定一定标志,如派人肩锄头、木耙先行等(一定时间改变之);或派便衣先行通知所经过乡村,但须熟人,以免敌人冒充。
教育群众"跑反"方法。
原则是:
(一)敌来就跑,不要坐在家里等敌人来捉,或欢迎敌人,送到敌人面前受捕。
(二)不要跑到敌人来的地方去,因此,要有警报信号之规定。
(三)要分散"跑反",不要跑在一堆,致容易被敌炮火打击。
(四)如不幸被敌人逮去,应用各种方法逃跑出来,不要等待敌人释放,致受残杀,或送至关外做苦工。
野外睡觉
紧急时壮丁不在家里睡觉,或集中一处睡,派人轮流放哨;或在室外草堆里摊铺,或在田野里挖地洞睡觉,以免壮丁在夜间被敌人包围逮捕。
实行藏粮
原则是:
(一)离开市镇与大路边。粮食搬往乡下或偏僻小乡村去。
(二)分散,不要集中一起,纵有损失也不大。
(三)埋藏,埋藏地下或放在夹墙里(在干燥的地方则藏在地下),但必须掺下一半或1/3的干沙土,就是被敌人挖取出来,也烧不掉驮不走。
但必须把筛子藏起。
如万一粮食没有藏好被敌人抢走,就应由自卫队或军队在半路上去打敌人。
打时可专打挑粮的或牵驴的人,把他打死或吓跑了,粮食都丢在地下,等敌人跑了,我们再去取回。
泥房子隐藏家具
扫荡中,所泥过的房子都烧不掉,因此告诉群众,大家把房子泥好,并将房子家具及引火物搬空,使敌人无法放火。
特别把锅头、石磨埋藏好,免被敌人打掉,因为锅头、石磨是吃饭所不可少的家具。
如房子被敌人放火烧时,自卫队就应积极去打敌人,待敌人一退,即上前抢救,以不致全部烧光。
空舍清野
在大市镇及交通的要道上,一但侦知敌人要建立据点,或可能被敌人安据点之村庄,都应厉行空舍清野,老实告诉民众,敌人可能在此建立据点,劝民众到乡下去住;并帮助他安置房屋及解决生活问题。
动员群众将一切粮食、衣物、家具、牲口通通搬出来,至少不急用的先搬。妇女老小先安置到乡下去。
甚至把可能被敌人利用的庵、庙、房屋,劝民众自动拆除,将木料草瓦保存,免被敌人焚烧,或进攻时炮火所伤。
其中可资敌用之圩墙、桥梁,特别是石桥,一概彻底破坏。
但在进行空舍清野时必须动员民众自觉自愿来执行,坚决反对强迫命令方法,不要因空舍清野而引起群众反感,致替敌人造机会。
破路挖沟
这是为了阻止敌人汽车、坦克之前进,妨碍敌人骑兵的活动;同时便利我们队伍之隐蔽运动,及民众之跑反。因此必须注意下列几点:
(一)应采取纵横的、网形的井字式。过去只破纵的没有横的,结果敌人汽车还能走。
(二)要是蛇形式的,不要直线式的,免得敌人堵住一头就可以用机枪扫射我在沟里的行人了。
(三)要有过沟的缺口。此缺口求得便于我之步兵骑兵能通过,又要使敌人汽车通不过。
(四)那些已经不能通汽车之大路,就不必再破,以免反而妨碍我们之夜行军与牲口通过。
(五)要就原有沟渠修筑,注意不致于破坏民众之田园。
(六)在破路中民田损失过大者,应由公家帮助他想办法,或以公田损失弥补,以维持其生活。
(七)一切大路上石桥、大桥,应该彻底破坏,必要时换上活动之木桥,指定专人看守,如渡船一样,敌来时就撤掉,自己部队通过时立即安上。
总论
上述只是大概,敌工部还需参照各地经验及实际情形,研究更好、更具体、更适于当地的办法,在众中动员解释,立即规定实行。
在宣传中应向群众指出敌人的新的扫荡的必然性,而且很快就要到来。
指出敌人三光政策的残酷性,打破群众中太平观念与苟安心理,向群众提出防御办法,动员群众自觉自愿执行,同时要告诉群众保存人力、物力的基本办法是武装抗敌。
以便从这些防御办法执行中领导群众走向积极的武装游击战争,以达到我们发动广泛的群众的游击战争,保存我们人力财力物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