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房企购房人之间的极限拉扯
时代变了,形势变了,房地产的逻辑也变了。
现在有关房地产的信心,实在低迷。
上海解封到现在,过去的两个多月,一切都在稳中向好。
从八月份的经济数据来看,也是如此。
唯独房地产,不太好。
极限拉扯
上篇文章中,我提到
对于需求端,还是有一定的放松空间,比如限购措施、二套房的首付比例、房贷的利率也是有机会能够继续降低的。未来,我们会看到地产的集中度会上升,国企的占比会上升,房地产的销售和开工逐步地收敛到一个长期的趋势。
这段时间,大家对房地产的体感也比较强烈,比如朋友圈已经有人组团去苏州看房;青岛、济南调整限购政策;广州对新项目的备案价进行了调整……
开发商也不藏着掖着了,三姐在朋友圈看到有些房企直接"零首付","送车位",这赤裸裸的福利放送要是放在去年,怕是要维权了,今年直接豁出去了……
诚意和暗示都很十足了吧,唯独买房人,一动不动……
这要命的拉扯感!
需求并没有消失,刚需在、改善也在、置换也在、甚至投资的需求也都在,但现在买房人的信心就是不在。
说到底,烂尾楼一天不解决,买房人的心病就难根除,对于买房人来说,在交付之前,买房就像"拆盲盒",轻则减配、货不对板,重则烂尾、倾家荡产。
去年我就提醒过,买房时候尽量买现房,其次尽量买央企、国企的项目,
珠海的央企,比如中海、保利、华润、中铁、中铁建、招商、金茂、中冶、南光,
国企比如万科、建发、华发、首开,相对来说,有托底,多一份保险。
其他比如地方城投,也算是亲儿子了,这里不做展开,有兴趣的多花点功夫调研调研。
说回房地产,市场回暖以及地产人所期盼的金九银十,今年可能来不及了,毕竟,这也是「极限拉扯」中的一部分。
重塑信心
除了烂尾楼这个心头大患之外,买房人非常犹豫的另外一个症结在于:
房价。
未来房价还稳定吗?能涨多少?
会不会下跌?首付会不会跌没了?
能跑赢其他投资吗?
未来我的收入会不会缩水?
还不起月供怎么办?
我去年在文章《城市分化,正在撕裂中产阶级》中总结过,过去房地产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几方面的原因:
城镇化;棚改旧改;货币政策宽松;人口红利;土地财政。
一个个拎出来,
城镇化已经进入中后期提升阶段,走高质量可持续的道路。说白了,把产业链的因素加上,城镇化对大多数人来说不是什么机会了,这几年房价的分化,早就达成了共识:
一二线房产值钱,三四线房产歇菜,尽早置换省会城市,核心城市,完成资产腾挪了。
棚改旧改也早在2020年底就踩刹车了,完成历史使命,退出舞台,一夜暴富的机会很难再有;
人口红利,这里我就没必要展开了,说出来大家也不信;
土地财政,这不哪壶不开提哪壶吗?
现在就剩下货币政策了。
这里多提一嘴,货币政策也不能两只眼睛盯着国内情况,最近人民币贬值的厉害,汇率在破7边缘徘徊,央妈出手,降低了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写稿时候已经破7了。
央妈为了拉动经济,一直在努力降息,而美联储为了控制通胀,一直在加息。
作为股民实在太难熬了,美联储9月和11月还要加息,我的心都凉了一大半了。
现在经济的基本面太差,经济复苏的速度太慢( 小声bb:房地产不行 )。
央妈是这么说的,"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坚持以我为主、稳中求进,兼顾稳就业和稳物价、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不搞大水漫灌、不透支未来。"
直白点来说,降息会有的,经济要刺激,消费也要刺激,货币政策大概率是宽松的。上篇文章中我直说了剩下的几个月大概率会降息或者降准,就是这么来的。
再说一次,抓住机会,小金库准备起来,腾挪起来,置换起来,未来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不管怎么说,大家都知道房地产不好,钱不能进入楼市,会挤压实体经济的空间,但眼前又不得不承认,在转型升级成功之前,房地产依然是中国经济的压舱石,这牵连经济的复苏程度,就业问题,稳定、和谐的问题。
多了也不展开了,有兴趣的自己去查查楼市的库存,形势到这里了,用罗永浩的话说,"大局观还是要有呐"。
道德经里面有一句话:
天之将明,其黑尤烈;飓风过岗,伏草惟存;孤石万仞,自有草木依附。
没有人知道黑暗会持续多久,但天总有一天是要亮的,在这个黑暗的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忍耐,飓风之下,只要你不出风头,相信一定能安稳度过这黑暗的时刻,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这极限的拉扯感啊!
四川小伙子上山挖竹笋,意外得到10瓶老茅台,连行家看了都眼馋有时候人的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人们常说莫欺少年穷,对于一个年龄刚刚过20岁的小伙子来说,他的未来有无限的可能,年轻时候的贫穷可以说是一种磨练,年龄大的人,对年青的穷人更不应该有所
三年亏损30亿,靠长城输血的蜂巢能源,能撑起600亿估值吗?新能源汽车如火如荼,今年前10个月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24!一块电池半辆车,新能源的发展正在催生一条新的产业链动力电池。当下的动力电池行业,正呈现出一超多强的格局占了国内市场五成
又有一大批中国制造从天津港发往非洲近日,临港港务公司在筑牢疫情防控堡垒基础上,安全高效完成了中国重汽集团生产的300台设备车辆的装船作业,这批中国制造将发往坦桑尼亚,在刷新了天津港大沽口港区车辆作业数量纪录的同时,
因内幕交易被立案调查,定增告吹,连城数控董事长铤而走险为哪般?原标题隆基绿能工具人因内幕交易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救命定增告吹,连城数控董事长铤而走险为哪般?先行指标近期很亮眼。作者扶苏编辑小白实控人涉嫌内幕交易,13。6亿定增项目搁置光伏二级市
以后出现大牛市的几率会越来越小市场发行股票越来越多,现在超出了5000只。就像汽车一样,拉人多了和拉人少了司机开车的感觉是绝对不一样的。市场马上要实行注册制度,以后蛤蟆老鼠都可以上市。小散很容易踩雷,网上传说中
半导体下行周期下,四个维度分析见底的信号出现半导体近期事件刺激事件一巴菲特有生以来,首次建仓半导体行业,49亿美金(近290亿人民币)买入台积电。尽管这笔钱对于巴菲特来说微不足道,但是既然买了,可以预期,巴菲特之后还会加仓,
中国第六大富豪,栽了个小跟头文谢泽锋编辑杨旭然2003年,32岁的丁磊登顶中国首富,他拥有了其他企业家难以企及的荣耀。30岁左右就能获得如此殊荣的,除了丁磊,只有黄光裕和陈天桥。要知道,那一年的马云雷军还只是
对币圈乱象保持高压态势币圈危机继续发酵。继知名虚拟货币交易平台FTX爆雷后,近日,虚拟货币贷款平台BlockFi申请破产。受此消息影响,比特币应声大跌,一度跌至1。6万美元左右,距离2021年11月的历
12月这些股最被看好!券商金股组合出炉,这只白马股被6家机构选中,医药最受推荐数据是个宝数据宝炒股少烦恼22家券商12月月度金股曝光。11月行情已收官,A股在结束了连续四个月的下跌后,迎来下半年首个主要股指累计涨幅为正的月份。上证指数11月上涨8。91,重新
加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引导金融机构按市场化原则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促进制造业升级发展。四季度经济运行对全年经济十分重要,当前是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的关键时间点,必须紧抓不
今天凌晨苹果推送了ios16。1。2的正式版更新今天凌晨苹果推送了ios16。1。2的正式版更新!本次更新提供了重要的安全性更新和以下针对iphone的功能增强!第一个修复了无线运营商的兼容性得到改进和修复!意思就是修复了W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