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非常讲究礼节的国家,从《周礼》中就能看到针对各种活动所规定的礼。 有些礼流传到至今,依然被人们所遵照执行,比方说婚礼。也有一些礼进行了改进,比方说葬礼。 在葬礼上,人们习惯把逝者生前的物品整理出来随着遗体或骨灰一同安葬,让他们"带"着到另一个世界继续把玩和使用。 在破除封建迷信的现代,这只不过是寄托活人哀思的一种形式。 但是在古代,人们普遍迷信鬼神,提倡厚葬,陪葬品也是五花八门。这为当代的科考队员提供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但是有一种陪葬品却让人感到毛骨悚然,那就是活人殉葬。 2005年,在明郢王墓内发现了殉葬的少女遗骸,更为诡异的是,墓门打开的那一刻,竟然飘出了一片白雾。可怕的人殉制度 人殉制度早于《周礼》,其实从上古时期就已经开始了。 那时候部落之间争战不断,大量的战败部族沦为了胜利者的奴隶,他们没有人权,生死完全由拥有者说了算。 当拥有者去世的时候,他的后人和继任者们就会把逝者生前的物品随同他一起埋葬,这其中就有还活着的奴隶。 在那个时代,逝者的地位越高,殉葬的牲畜和奴隶数量也就越多。 在商王武丁的墓中就发现了大量的战俘的遗体,从他们痛苦的面部特征来看,他们是活着的时候被放入武丁墓中殉葬的。 到了春秋时期,战争频繁,人口数量大大下降,而且铜铁金属冶炼技术的进步,也使得人们打造农具材料的提升,人们具有了开垦大量土地的能力。 在这个时候各国君主的思想观念也就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那些去世的先王可能偶尔在梦里还能遇到,他们过得好不好,也全凭自己充分发挥去想象,但是活生生的臣民却是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 为了先满足自己的理想,他们需要奴隶先为自己服务,去开垦土地或者修建城池,然后才会考虑是否把他们送下去伺候先王。 久而久之,这条可怕的人殉制度就消失了。 从秦始皇前的几任帝王起,秦国就已经开始了用黄泥烧制陶土俑来代替活生生的人。 这些陶土俑放在地里面,久经千年而不腐,直到今天我们在陕西临潼的兵马俑博物馆还能看到它们。 这不仅仅创造了奇迹,更是时代的进步。 但是任何进步都是曲曲弯弯的,不可能像一条直线一样向前行。 虽然到了秦始皇时期人殉已经消失了,但是到了汉代却又死灰复燃,此后这条骇人听闻的陋俗依然会断断续续地出现在社会上。 不过随着社会进步,到了隋唐时期,史书上就很少有人殉的记载了。 可是谁能想到,在元明清三朝,人殉这个陋习竟然又重新被摆在了台面上。 元朝是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蒙古建立朝代,虽然他们战胜了科技远超他们的金和宋,但是他们的文化还停留在原始的奴隶制文明时期,自然殉葬这一条陋习是少不了了。 在他们统治中原的一百年里,无论是上层社会还是民间人殉的事件层出不穷。 这也深深影响了农民出身的汉人朱元璋。 在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之后,他没有恢复唐宋那套科学进步的殡葬制度,反而继承了元朝野蛮的人殉。 他的儿子和孙子们纷纷效仿他,其中就有他的幼子朱栋。郢王朱栋 朱栋是朱元璋最小的孩子。 朱元璋老来得子,自然百般宠爱,因为他的年龄和朱标、朱棣等人相差过大,对这些觊觎皇位的皇子们不构成威胁,所以他的哥哥们甚至那些成年的侄子们对他都非常友好。 同他的兄长们一样,他出生不久,就被朱元璋封为郢王。 他的皇侄朱允炆当政时期,曾采取过偏激的撤藩措施,对那些手握兵权的叔叔们毫不手软,但是对于年幼他却网开一面,这可能就是他太没有威胁的缘故吧。 到了朱棣夺得皇位的时候,他对待这位小兄弟依然待遇甚佳,丝毫没有为难他的意思,甚至给了他一块封地——安陆。 但是朱栋没有福气享受,年纪轻轻就去世了。 朱棣感到非常难过,就给他举行了超越一般王爵的豪华葬礼。骇人的朱栋墓葬 2005年,考古队员无意中挖开了一座古墓,这座古墓规模甚大,远超普通的达官显贵,甚至达到了帝王级别。 这令在场的考古队员兴奋异常,如果这座古墓重见天日,似乎又可以开启一篇尘封的历史。 他们根据土质和墓穴的造型判断出是明朝前期的古墓,从历史的记载文献上确定是朱元璋幼子朱栋的墓穴。 当他们挖开金刚墙,沿着洞口钻入地下的时候,里面又湿又冷,在外面配合的工作人员打开大功率抽风机,把氧气输送进来,把地下的湿气抽出地面。 约莫一个小时的时间,地下的空气就已经跟地面上相差无几了。 他们在地宫内安装上了大功率的日光灯,把每一个角落都照得清清楚楚的。 一道紧紧关着的汉白玉墓门挡在了他们的面前。 参考50年代挖掘万历皇帝墓穴的经验,他们很快地找来了起丁钥匙打开了墓门。 可是谁承想,墓门打开的一瞬间,竟然从墓中飘出一阵白烟。 考古队员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自然不相信鬼神之说,但是遇到白烟也是高度重视,他们用大功率的抽风设备把这阵白烟瞬间就吸到了地面上。 经过仪器显示,这白烟的成分仅仅是普通的水蒸气。 墓穴长久在地下遭受雨水和地下水的侵袭,地宫内部非常潮湿阴冷,当现代设备快速高效地完成洞内空气填充的时候,地下的温度邹然上升,一旦墓门打开,内外温度巨大的差异就会导致附着在石壁上的水化为水蒸气随着热气流飘了出来。 迷信的人和玄幻小说中会把这些看做是鬼神和毒物,其实这不过是自然界非常普通的现象。 在地宫的正厅和侧厅里,考古队员轻而易举就找到了墓主人和王妃的棺椁,以及品种繁多的玉石、瓷器、金银珠宝。 但是他们并不满足这些发现,他们在一个不起眼的小厅里发现了骇人见闻的一幕。 只见六具穿着宫女服饰的尸体早已化为了白骨,她们四肢被缚,表情扭曲,显然是活着的时候就被放进了这里,最后氧气耗尽而死的。 考古队员通过她们身上的骨质检测发现,这六名宫女年龄普遍在十三四岁左右,也就是当代的初中生年龄。 那些考古队员中不乏有刚毕业的女大学生,当她们得知这一切的时候,她们站在这些可怜的少女面前,久久不能自已。结语 社会的进步是离不开科学的发展的,先进文化和理念的灌输才能阻止那些封建残毒的侵害,知古才能鉴今,才会感受到现代生活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