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销20000的儿童厨具玩具,央视点名批评其安全隐患
前一阵小益看到网上说,
国家规定了,这个9月份开始劳动课改革,
小学生都要开始学西红柿炒蛋了!
"真火真煮真加热"的儿童厨具大火了起来,
这些厨具打着"儿童玩具"的旗号,
却可以把饭菜做熟,
真的让孩子吃进肚子里,
并且造型设计精致,
就像是一套迷你小厨房,
由于既能锻炼孩子的"厨艺",
又有很强的趣味性,
受到了无数家长追捧。
宣传广告更是戳到人心坎了去了,它说:
天,这搁谁谁不心动?
但在激情下单之前,
还是有宝妈发现了其中的问题,
这些可以烧明火的儿童厨具玩具,够安全吗?
煮出来的食物,真的能吃吗?
这些所谓的儿童厨具,真的像宣传的那样对娃好处多多,可以提升孩子厨艺吗?
前段时间,针对月销2万的儿童厨具,央视有节目做了专题报道,曝光了其中的安全隐患,看似小小的"厨具",却很可能对孩子造成以下伤害。
1.材质的安全性缺少保障
记者发现,很多商家强调厨具采用的不锈钢为食品级,但有家长评价称不锈钢生锈了、有很大一股劣质塑料味、炉具打开一直冒烟感觉线被烧糊了,所采用的材质安全性根本不过关。
江苏省孕婴童用品协会常务副会长赵静表示,市面上儿童厨具给出的质检报告,所采用的标准为儿童玩具标准,但很多玩具的标准是不入口的,而厨具的标准却要求必须入口,因此商家标称为"儿童厨具",这种行为本质上就是一种诱导,材质的安全性缺少保障。
2.可能导致孩子受伤
由于可以做到"真煮",所以这些儿童厨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明火或通电,而这对于安全意识匮乏的孩子来说,有着很高的安全隐患。
孩子在操作过程中,很容易导致烧伤、烫伤,尤其很多儿童厨具看似精致,但却缺少必要的隔热保护措施,孩子不慎触摸,烫伤在所难免。另外部分通电儿童厨具还存在插头裂口、插座变形等问题,有很严重的触电隐患,如果家长监管不到位,孩子不够小心,后果不堪设想。
3.有食品安全隐患
尽管商家宣称儿童厨具为玩具,但实际上,大多数孩子在"烹饪"完成后,会真的将食物吃进肚子里。
然而有的儿童厨具功率很低,很难真正地对食物进行加热,孩子们又缺乏基本的辨别能力,如果食物没有加工完成即进行食用,无法杀死上面的细菌,会有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
靠儿童厨具学做菜真的有用吗?
……
有家长会说,"之所以让孩子使用儿童厨具,无非是想用来锻炼他的厨艺,在使用过程中多注意,完全能避免不必要的伤害。"那么问题来了,这类日销过万的儿童厨具,真的能锻炼孩子的厨艺吗?
专业人士是这样说的: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 高级工程师 陈伟:这一类的标准是GD4806,在烹饪和使用中,要对材料析出和溶出的有害物质进行限定,也是消费者密切相关的,因为它关系到人体健康。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储朝晖:我觉得专门为了劳动教育给孩子买微型的工具,从劳动教育本身来说是没有必要性的。如果孩子体力能够承受相对安全的真实厨具,那么让他用已经有的这些劳动工具直接去操作,这样的效果是更好。
华侨大学副教授肖北婴:让孩子参与做饭有助于孩子培养劳动意识,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但是对中小学生来说,没有必要专门使用儿童厨具,与大人一样使用普通厨具即可。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在家长的示范、指导和守护下进入家庭厨房,家长可以将厨具的功能、类别的认识和用电、用火、用气的安全等基本常识传递给孩子。
由此可见,劳动教育的意义,不仅仅是让孩子学会做菜做饭,还需要他们对家中的厨具、电器等形成正确的认识。
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要循序渐进
……
揠苗助长的故事相信大家都知道,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也不可操之过急。就算是在学校里,学习煎、炒、烹、炸等技能,一般也要等到孩子12岁左右。因为这时,孩子已经有力量能拿起正规的厨具,同时身高也相对比较合适,能和灶台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对于年龄尚小的孩子,家长可以带他们去超市,教他们认识蔬菜水果、学习购物等,或者做饭时让他们帮忙打下手,比如洗菜、择菜等,这些都是在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
家长需要根据自家孩子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不必盲目跟风,毕竟,没有什么比孩子健康长大更重要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