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前, #李嘉诚# 词条霸榜微博热搜第一,随处可见 "抄底""杀回内地""嗅到商机" 等关键词。 近日, #王健林买买买# 的消息又逐渐传开,不少媒体发文称 "满血回归的王健林开始抄底""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把失去的都拿回来" ...... 两位大佬"不约而同"杀回内地房地产,引发了广泛讨论: 市场底部真的筑底了吗? 商场浮沉,祸福相依。 纵观2017-2022这五年,谁不感叹一句世事难料风云有变。 "先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比如挣它一个亿" ,这是2016年的万达,最鼎盛时期。 遥想,在当年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中,王健林凭借287亿美元的财富成为全球华人首富,并首次挤进全球富豪榜前20位。 ∆图源网络,侵删 谁料,如日中天的万达,在2017年陷入了债务危机,据悉当时的万达负债达6000亿元。 在如此艰险的情况下,王健林不得已只能选择壮士断腕。 "卖卖卖" 成为了2017年下半年万达的主旋律。 据悉,2017年7月10日,万达商业与融创中国签订转让协议, 融创以总额631.7亿元接手万达集团13个万达文旅项目以及76个酒店项目。 按照计划,酒店及文旅城资产包均归融创所有,谁料, 富力地产半路杀出,短短9天,最终以约190亿、近7折的价格 含泪切下了这块"蛋糕",成功捡漏。 而此番"世纪交易",创造了我国房地产行业中最大的一单交易量,堪称中国楼市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除此之外,万达将 14%的万达商业股份抛给了腾讯、苏宁、京东和融创 ,将 近13%的万达电影股份转给了阿里巴巴和文投控股。 不仅限于国内的资产,近几年王健林也一直在出售其在海外投资的项目,包括但不限于 西班牙大厦、九榆树广场、万达伦敦、悉尼酒店 等。 ∆西班牙大厦,图源网络 在一连串的卖卖卖后,万达回笼了近1200亿,在多方位的抛售中,万达成功转型轻资产,摆脱高负债。 随后,万达则是更加专注于"轻资产"模式,并于2019年底,完全剥离房地产业务。 2020年,值得铭记的一年。 年初疫情黑天鹅事件,让各行各业不得不按下暂停键。而伴随着异常艰难的开局,随之而来的是三道红线的落地,"高周转"时代戛然而止,房企遭遇大洗牌。 在这种环境下,早早剥离房地产业务的万达,反而成为了幸运儿。 在5年后,也就是2022年, 万达从当初的"卖卖卖"变成"买买买",化身楼市"白骑士",杀回房地产、接盘烂尾楼。 ◉2022年8月11日, 万达地产集团接盘中融信托肇庆鼎湖万达地产35%股权。 据天眼查,股份转让前,肇庆鼎湖万达地产由万达地产集团、中融信托分别持股65%、35%。 ●8月4日,中融信托转让赤峰万达地产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赤峰万达地产")约49%股份,万达地产接盘。 ∆图源天眼查 一边收回项目股权,一边扮演"白衣骑士"。 ◉22年以来,万达先后接盘 北京蓝色港湾、建业商业、鑫苑商业、合肥万泓中心烂尾楼 等十多项资产。 ∆图源侃见财经 ●2022年7月,万达接手 合肥知名烂尾项目——万泓中心。 ∆图源万泓置业重整管理人官微 ●5月, 蓝色港湾管理权将全面移交给万达,为期20年 ; 五棵松卓展购物中心则更名为北京五棵松万达广场, 未来将落位第四代万达广场全国旗舰产品。 早在4月19日,万达商管就已官宣拿下了 北京SOLANA蓝色港湾 和 北京五棵松卓展购物中心 的整体经营管理权。 ∆北京SOLANA蓝色港湾,图源网络 ●4月1日,建业向媒体发布通稿信息显示,建业将 全部商业项目以整体运营管理模式 与珠海万达合作。 ∆建业·凯旋广场,图源网络 ●3月28日, 万达与鑫苑签下战略合作协议 ,鑫苑旗下多个商业项目全部转交给万达经营托管。 同月,万达还拟接盘赣州的巨亿广场。 ∆图源和讯网 ●2月,山西忻州市田森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发布告知函称, 忻州田森汇项目与万达商业集团正式签订托管协议, 万达商业集团将于3月正式全面接管项目, 计划于2022年7月开业 。 ∆图源乐居财经 ●1月,万达接手辽宁葫芦岛兴隆大家庭商业集团烂尾的项目,拟改营为葫芦岛万达广场。 ∆5月26日会议,图源葫芦岛都市网 将时间再拉回到现在, 万达在最近半个月也增加了和AMC机构的会议, 据悉,由此展现出王健林对介入其他地产项目的兴趣正在增加。 综上案例,我们也不难发现,子弹充足的王健林虽然爱上了抄底扫货, 但万达的主赛道仍聚焦于商业地产, 并多以"轻资产"管理入场,同时更偏爱淘金盘活商业烂尾楼。 都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如今,曾抄底万达的融创、富力相继暴雷,王健林却王者归来,不免令人感叹。 实际上,除王健林外, 万科郁亮也表示了楼市如今已经到了触底时期。 在今年6月28日下午,万科举行2021年度股东大会,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在会上公开发表了对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判断: "从短期来看市场已经触底,但是恢复是一个缓慢和温和的过程。" 遥想2018年秋,楼市仍一片火热时, 居安思危的万科率先喊出"活下去!" ,引发市场热议。而现在来看,这成为了万科极具前瞻性眼光的代表。 如今, 万科再度喊话市场已经触底,这是否又会是一次"先知"? 如今,内地楼市加速"大洗牌",中小房企瑟瑟发抖,但对于某些资金雄厚的企业来说,或许是一次机会。 比如王健林,再比如李嘉诚。 今年5月5日,在广州的首轮集中供地中,香港首富李嘉诚旗下和记黄埔悄然现身土拍现场,并参与了热门地块白云区空港大道地块的争夺战。 时隔近十年,这是和记黄埔再次参与内地公开市场土地拍卖! 不过其仅参与了一次竞价,随后便未有进一步动作。虽然铩羽而归,但这也意味着李嘉诚集团再度"杀回"内地房地产。 李嘉诚,作为曾蝉联华人首富十几年的大佬,眼光极其毒辣。 "绝不赚最后一个铜板" 的他,拿手本领就是"抄底"。 这些大佬的种种行为,似乎向大众释放了一个积极信号, 楼市触底,反弹的号角即将吹响。 与此同时,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利好政策频繁落地。 2022年8月22日早上9点,央行公布最新一期LPR报价: 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 相比于上月, 1年期LPR下降了5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下降了15个基点! 房贷利率创下历史新低! 对此,专家们发表了看法: 周茂华认为,一方面,金融机构全面降低实体经济贷款成本,意在促进内需加快恢复;另一方面,5年期以上LPR下调幅度相对更大, 意在针对目前经济复苏中突出问题,加大稳楼市金融支持力度。 王青认为,"下半年仍有一定下调空间, 特别是5年期以上LPR报价还会有15到20个基点的较大降幅。 " 同时,根据中指研究院不完全统计,仅7月单月,全国已有83地累计出台93条房地产调控政策! 在7月28日政治局会议上,在提出"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后, 各地政策松动继续向一二线城市扩展,政策力度也有逐渐加大的趋势。 宏观政策的发力,以及近期楼市种种迹象均表明, 楼市的企稳恢复正在被积极带动中! 写在最后: 李嘉诚和王健林前后脚同时杀回内地房地产,归根到底,都离不开一个"利"字,这也给市场带来了更多的信心。 对此,不知道大家有什么看法与见解呢?欢迎大家在文章底下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