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0年的8月,辽宁抚顺战犯管理所接收了一批从苏联引渡回国的犯人,这些犯人中包括曾经的清朝废帝溥仪,以及其他的一些伪满时期在傀儡政府中任职的汉奸。 这些汉奸曾经在日军建立伪满政府时期,投靠敌人来换取荣华富贵,此时被引渡回国,心中十分绝望,以为一定会被新中国政府枪毙。 其中的汉奸张景惠在看到一名管理人员的脸后,惊得目瞪口呆,他没想到眼前站着的看守,居然是自己的儿子张梦实。 抚顺战犯管理所旧址 张景惠此时明白了,他之所以在日本战败时逃跑被捕,也是因为儿子投靠了共产党,风烛残年的他,想到自己最疼爱的儿子都背叛了自己,心里十分难过,他在管理所里改造了9年之后,因为身患重病去世。 张梦实本来想着等父亲熬到特赦,没想到他居然走得这么早,想到他对自己昔日的宠爱,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后来他曾哽咽着说: "我不后悔我的选择,可是我对不起我的父亲" 张景惠 张梦实是父亲在51岁时生下的老来子,张景惠虽然没有什么民族气节,日本人一来就当了汉奸,还出任了日伪政权的国务总理,不过他对于自己的儿子张梦实却是十分宠爱。 他在家里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但是学校里正在日本人统治下推行日化教育,慢慢懂事的张梦实,对这一切十分不满,他在内心里十分看不惯日本人骑在中国人头上嚣张跋扈,可是自己的爸爸为了全家的荣华富贵,还是要每天对日本人卑躬屈膝。 他不甘心一辈子就眼睁睁地看着国人受欺负,总想离开自己的家,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除了民族大义上和日本人的冲突,旧家庭中等级森严的秩序,也让张梦实感到窒息。 少年张梦实 当时心情苦闷的张梦实,就把他想要报国的志向,告诉了一个在日本加入了我党地下组织的堂兄,也正是在堂兄的建议下,他来到了日本留学。 他来到日本后,处处感觉受到日本人的歧视,就决心要做一些救国救民的事,来打击日本帝国主义。他在堂兄的介绍下,加入了我党在日本的组织"东北留日青年救亡会。" 救亡会的领导人正是我党的骨干张为先等人,张梦实在最初加入他们的时候,感到大家对他并不是十分信任,毕竟他的父亲是一个有名的大汉奸,不过张梦实后来却通过自己的行动,让大家对他改变了看法。 民国时期的日本 组织上鉴于张梦实特殊的身份,就准备让他在自己父亲身边做潜伏,来给我党搜集情报。张梦实在加入我党之后,积极学习马列理论知识,同时也在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为组织上打探一些情报。 在做情报工作的过程中,他慢慢意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赶走日本侵略者,让所有中国人过上好日子。父亲身边的特工 在日本求学期间,张梦实也在假期借着思念父母的名义回到家中,因为张景惠对他一向宠爱,所以他对于儿子每次假期都要回家不仅没有任何怀疑,还觉得儿子十分孝顺,而张梦实也借着陪伴父亲的机会,获取了大量有用的情报,出色地完成了组织上交给他的任务。 民国时期的东北 张梦实此时对父亲的感情是复杂的,一方面他十分感激父亲对他多年的关心和培养,一方面想到父亲没有民族气节,为了高官厚禄向日本人低头,又觉得父亲活得没有尊严。 张梦实用理智战胜了情感,为了民族大义,他一次次把重要情报送给组织。多次丢失情报的张景惠此时十分抓狂,因为日军后来每一次对抗联的行动,都被我党领导的队伍将计就计地反击,让日寇讨不到半点便宜。 张景惠觉得内部出了奸细,可是他把身边所有下属都怀疑了一遍,却没有找到半点有力的证据,因为他做梦也不会想到,他要抓的地下党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儿子。 张梦实 张梦实在日本的大学毕业之后,就回到了东北,不过这一次他同样是带着组织的任务回来的。 张景惠没有想到,儿子回国后是要在东北大地的情报组织掀起一场让他意想不到的风云,张梦实先是要求要迎娶丫鬟大俊,因为大俊出身不好,所以母亲非常反对,觉得儿子留洋回来,应该找一个门当户对的大家闺秀。 可是张梦实铁了心要娶大俊,最后还是张景惠说了话: "孩子喜欢就让他娶呗!" 左起为张梦实的母亲、父亲张景惠、张梦实,同宗堂兄 张景惠出于对儿子的疼爱,还是给了大俊名分,让张梦实娶到了自己喜欢的人。 大俊虽然读书不多,不过从小就在张家当丫鬟,所以对于张景惠的习性是摸得再准不过,所以在嫁给张梦实之后,多次和丈夫相互配合,来帮助组织上收集情报。 尽管大俊并不详细了解,到底丈夫属于什么组织,不过出于爱情,她还是乐于帮助丈夫。张梦实有了妻子的帮助,情报工作开展得更是如鱼得水。 张梦实和妻子徐明合影 有时他还以帮同学介绍工作的名义,把我党的情报人员安插进日伪政府中做官,在整个东北建成了我党的情报网络,可以及时了解到日军的动向。 日军高层后来搞了一个"火曜会" ,专门供高官来商量一些绝密事务,也是张梦实用他的关系,搞到了这个会议中的很多绝密文件。 在日本战败之后,张梦实还把想要跟着日军逃跑的汉奸列了一个清单,并把他们的逃跑路线告诉了组织。在这份名单上,不仅有溥仪等伪满汉奸,而且还有他的父亲张景惠。 战犯管理所的战犯得到特赦 组织上把这份名单告诉了苏俄红军,这也就预示着这些汉奸的逃跑注定徒劳无功,只是他们做梦也不会想到,把这个绝密情报泄露出去的,就是那个在他们眼中玩世不恭的张家公子张梦实。管理所的父子相见 因为苏俄红军之前得到了消息,所以溥仪为首的一行汉奸在逃跑的路上,被苏军抓了个正着,当时张梦实跟着他的父亲,也在他们当中,一起被苏军带到了苏联关押。 组织上并没有让张梦实在此之前公开身份,他也和其他汉奸一道,被关到了监狱。尽管此时的张梦实觉得十分委屈,不过他还是相信会有一天能够恢复自己的共产党身份,脱去汉奸的标签,堂堂正正地走在阳光之下。 二战时的苏军 张梦实这一等就是5年,直到1950年的时候,他才作为首批战犯被引渡回国,和他在一起的战犯都吓得瑟瑟发抖,他们宁可在苏联蹲一辈子监狱,也不想回国,因为他们之前对人民犯下了太多的罪行,知道回国就难免一死。 可是张梦实的心情和他们完全不同,他只是在等待一个机会,向组织说明自己的身份。在他们被押解到辽宁后,正好监狱里让每个战犯填一张表格,来阐述自己的生平,他抓住这次机会,把自己参加"东北留日青年救亡会" 的经历填了上去。 组织上在看到张梦实填的表格后,感到十分的吃惊,不过他们还是找到了当年东北情报部门的同志进行了核实,确认张梦实所说的情况属实后,立刻将他释放。 抚顺战犯管理所的战犯 张梦实见到了从前的领导和同志,他们经过商议以后,决定安排他去抚顺战犯管理所工作,因为他本来是汉奸的儿子,却能够被新中国接纳,自然对战犯们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有助于帮助他们接受改造。 张梦实对于组织上的安排没有异议,只是他在管理所刚把工作安排好,就遇到了被引渡回国的父亲和溥仪等人,父亲看到穿着一身军装的张梦实,心里顿时什么都明白了,他知道一直以来让他们头疼不已的地下党不是别人,就是自己的儿子。 此时张景惠的心情非常复杂,只能沉默了半晌之后,说了一句: "你骗得我好苦!" 溥仪老年旧照 张梦实看着眼前已经是满头白发的父亲,心里不由得五味陈杂,可为了完成工作任务,他只能硬着心肠: "再来一次,我还是会选择这样做的。" 张景惠不由得叹了口气,他感到自己的一生十分的可笑,为了追名逐利,给家人更好的生活,不惜投靠日本人,可是到头来连儿子都背叛了自己。 战犯管理所里的张景惠 张梦实出于父子之情,还是希望父亲可以好好改造,争取早一天被特赦,可遗憾的是,张景惠由于年事已高,再加上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所以在1959年就永远离开了人世,没有等到国家的特赦。 张梦实后来每次想起父亲,都忍不住会掉下眼泪,可是对于自己信仰的选择,他从来都没有后悔。 自古忠孝难两全,不过在亲情和大义面前,能够像张梦实这样保持清醒的人并不多,我党正是因为有很多像张梦实一样信仰坚定的地下党员,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