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的文章中,和大家聊了一系列河北省和周边地区变迁的发展历程,今天给大家聊一聊河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区划变迁,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河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之间,就有过一系列的区划调整,其中有4个区域划入了内蒙古自治区管理,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呢?今天就和大家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可以了解一下河北省的基本情况,河北省的简称是冀,省会是石家庄,在中国的地域划分中,它处于中国的华北地区,环保首都,北京和天津毗邻,东南部就是山东,河南两省,北边和内蒙古挨着,根据调查分析,河北省的总面积是在18.88万平方千米,根据人口调查数据显示,河北省的常住人口为7,448万人,自古以来,河北省有着燕赵多有慷慨悲歌之士之称是英雄辈出的地方。 民国时期的河北省疆域面积并不是现在这样子,在民国时期的疆域划分和现在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当时的河北省有一大部分地区属于察哈尔省,当然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并不知道这个省现在具体位置是哪里了。 当时的察哈尔省包含了张家口市,大同市雁北专区,察南专区,察北专区,宣化市,察哈尔省的简称是察,察哈尔特别区建成于1912年,当时的政府驻扎在张北县,民国17年的时候改特别区名字为察哈尔省,当时的察哈尔省的省会在张家口市桥西区。 在1952年11月15号的时候,察哈尔省正式撤销他的疆域,划给了北京市,河北省,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准确地说这个省是被这几个城市给瓜分掉了,现在地图上已经找不到任何关于察哈尔省的痕迹了。 可以详细地看一下这个省份的变动,民国二年成立为特别区之后,到民国22年长城战役之后,日军越过了长城向华北地区渗透,并于22年春天占领了察哈尔部分地区,然后以冯玉祥,方振武等人为主导建立了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6月开始向察哈尔和热河的日军发动进攻,7月中旬将日军彻底驱逐。而这场战役也是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军队第1次收复了我国的失地。 但是由于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以实现军令统一为由,进逼张家口,同盟军被迫解散了。 1937年到1945年察哈尔省被日本占领,并成为了日本控制区蒙疆的一部分,民国34年5月到6月,晋察冀边区的八路军发动了察南战役,攻下了淮安,浑源。然后日本投降之后傅作义用奇袭的方式夺取了中共华北区中心城市张家口。 1948年,平津会战爆发之后,12月24号解放军占领了张家口,中华民国政府在察哈尔省的政府机构彻底被打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根据察哈尔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地广人稀,物产匮乏的原因,查海军区的司令员王平将军提议,撤销了察哈尔省的建制,将燕尾专区大同市及察南专区的天镇县划分给了山西省,察北察南改成为张家口专区连同张家口市宣化市都给了河北省。 在这里说一下,1950年察北专区的宝昌多伦化德三个县和沽源县的两个村都给了内蒙古自治区。 这就是察哈尔地区的区域变化,所以你当时的地域和现在的地域对比,其实也是变相的从河北山西等一些省份划分出去了一些地域,所以看看地图的话,你的家乡在民国时期是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