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日,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公然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到中国台湾进行窜访,此举不光侵犯了中国主权,还加剧了地方形势,给两岸中国人民带来了严重的伤害。 岛内的媒体纷纷跳出来做出评价,一些"名嘴"更是不肯放过这个机会,争先恐后说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其中,前国民党发言人郑丽文就放言称:"两岸若开战,大陆会被台湾拖垮一半国力,经济倒退30年。" 那么,郑丽文何德何能敢说出这样的话呢?她究竟是什么人?又有怎样的目的? 郑丽文美女学生,弃"模"从政 郑丽文也算是不可多见的能人,她身上有许多标签,美国费城坦普大学高材生、著名时政类节目"火线双娇"主持人、前民进党"门面"、马英九的御用美女发言人...... 她从小便是学校里的"天之娇女",受到同学和老师的欢迎,究其原因,她有两大法宝。 第一大法宝是长相。 郑丽文长得极高,足有178公分,而且她身材窈窕,面容姣好,整个人气质超凡脱俗,叫人一看便心生喜欢。 正因如此,她在学生时代便受到热烈追捧,在美国读书时,还被星探看中,要把她培养成名模,但郑丽文并不喜欢当模特,她真正的愿望是成为一名政客,于是就放弃了成为模特的机会。 郑丽文(右) 她的第二大法宝是口才。 郑丽文年轻时看上去温婉可爱,一副不善言辞的乖乖女形象,然而,她口才极好,而且思维灵敏,一旦开动起来,谁都辩论不过她。 她曾在校辩论队当过队长,带领队员们斩获头筹,连指导辩论的教师都对她的口才啧啧称奇,认为她以后一定大有作为。 郑丽文高中毕业后到了台湾大学读书,期间,恰逢台湾民主化浪潮泛滥,郑丽文也加入了学运运动的浪潮。 或许是受到了这些运动的影响,郑丽文从此树立了目标,那就是成为一名政客。 后来她还赴美读书,期间因为气质极佳,她多次被星探拦住,说要把她培养成模特,但郑丽文每次都拒绝了,她也因此失去了成为超级名模的机会。 郑丽文 回到台湾省后,郑丽文因厌恶国民党"黑金政治",投身民进党,开始了政治生涯。 由于外貌出彩,能言善辩,郑丽文很快便崭露头角,成了第三届"国大"代表,还担任"宪改小组召集人"参与"修宪"活动。 在任期间,郑丽文发挥自己的专长,还参与了一档政评类节目,并在里边担任两位"名嘴"之一,这便是有名的"火线双娇"。 一般来说,女人在公众印象里都是居家的,很少参与政治,但是这档节目为了制造反差,专门选了两位伶牙俐齿的美女主持,。 它类似于脱口秀,其中郑丽文措辞犀利,对当时的许多现象做出了一阵见血的评价,吸引了岛内观众的目光,也让节目成了一款收视率极高、影响极大的"政治综艺"。 在节目的曝光下,郑丽文的人气水涨船高,很快便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而她的野心也逐渐膨胀,准备朝着更大的权力进发。 此时陈水扁正备战2000年大选,他看中郑丽文的才能,便费尽心机地拉拢她。 郑丽文为了增加在党内的影响力,便竭尽全力地帮助陈水扁宣传,最终使他成功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 立了大功的郑丽文开始谋求官职,2000年,她开始担任青年部副主任,2001年时,她又自信满满地参与立法机构选举,然而却被告知未被提名。 郑丽文非常恼火,认为自己受到了排挤,因此与民进党产生了嫌隙,她开始利用电视节目披露民进党内部的腐朽,还直接辞去了青年部的工作。 这时台湾当局正陷入丑闻,加上郑丽文的炮轰,陈水扁坐不住了,他再次软硬皆施,企图让郑丽文回归,然而这次,郑丽文是铁了心了,一口气和民进党决裂。 民进党高层见拉拢无望,直接进行了集体投票,把郑丽文开除了党籍,从此,郑丽文便和民进党彻底闹翻,两方走上了对立面。 郑丽文再入政坛,由绿转蓝 此后,郑丽文暂时退出了政坛,她前往英国剑桥大学,获取了国际关系博士学位。 学成后的郑丽文想重返政治,但失去了政党以后,她的生涯可谓是充满艰难。 于是,她开始寻求新的庇护,期望有朝一日能重返政坛。 一番搜寻后,郑丽文把目光投向了国民党。 国民党本是蒋介石败走台湾后带过去的政党,它长期作为第一大党,把持军政要权,但由于局势变化,国民遭到分裂,力量大不如从前,最终沦为在野党。 经过在剑桥的学习后,郑丽文也对两岸关系有了新的认识,她眼见着民进党的状况越来越糟糕,心中萌生出了对国民党的兴趣。 郑丽文 恰好在此时,她恰好遇见了陈凤馨、张霖征以及连战夫妇,这几人向她介绍了国民党,还劝说她:"能给岛内民众和两岸关系带来正面影响的只有国民党"。 从此郑丽文便开始给国民党卖力。在媒体上,她无所不能地批评民进党,顺便给国民党增光,外界认为,郑丽文此时已经由绿转蓝,开始反对"台独"。 2004年大选,郑丽文写了一封信,托人交给连战夫妇,心中交代了她对国民党加快改革步伐的期望。 连战收到信后非常高兴,他亲自接见郑丽文,还对她说:"何必大费周章,你把清单列给我,我照做就行了嘛。" 郑丽文 郑丽文受到如此厚爱,心里自然感动,同年3月27日,她在凯达格兰大道上主持抗议,怒斥大选不公,这标志着她正式转向蓝营。 年底的时候,郑丽文以无党籍身份参加国民党立法机构选举,然而由于政党票排挤含恨落选,但她并没有放弃,而是在2005年1月经连战介绍,直接加入国民党,担任发言人的职务。 郑丽文的加入给国民党带来了不少转机,她一上任便制定了两项措施。 第一个措施是对外优化国民党的形象。郑丽文认为,由于民进党针对"2·28"事件长期的宣传,国民党在岛内人民眼中渐渐成了"反动派"的形象,当务之急是改善这种形象,使其正面化。 "2·28"事件发生在1947年2月28日,当时台湾省正由国民党统治,由于警员开枪打死无辜群众,引起了岛内人民的不满,然而,国民党当局第一时间非但不承认错误,还采取了高压政策,甚至派驻守上海的21军进入台北,实行残酷镇压。 最终,运动持续半个多月,造成了1.5至2万人的伤亡,民生、经济等方面也受到了沉重影响,这件事成了岛内影响最大的事件之一,经常被其他政党拿出来攻击国民党。 为改善国民党的形象,不久之后,郑丽文便投身"2·28"的纪念活动。 她找了一位幸存者接受采访,声明"2·28"并不是由民众的不满情绪产生的,这番言论成功拉拢了一部分不了解历史事实的选民,为国民党的大选谋得了更多胜算。 第二项措施是对内稳定党员情绪,保证国民党不再次分裂,以此激发选票,促进胜利。 2005年7月,马英九担任国民党主席,郑丽文跟随他升任文传会主委。 当时,马英九和王金平的党内竞争相当激烈,两方势如水火,恨不得争个你死我活。 外界注意到这个现象,纷纷担心国民党会再次分裂,郑丽文便针对这个问题开始到处演讲,稳定人心。 她指出,马英九当下的工作是整合国民党,让党内团结一致,共克外敌,不存在分裂的可能,这番话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一是稳定了基层党员,而是让支持国民党的选民放心的投票。 除了建设党内,郑丽文还充分发挥了她在民进党从政时的经验,对抗政敌,例如在"三合一"选举中,郑丽文用钞票合成的广告中极力渲染陈水扁的贪腐形象,让不少厌恶腐败的选民临阵倒戈,支持国民党。 当时,马英九放出"执政县不过半,马英九辞去主席"的豪言,郑丽文为了配合他,提出"拯救台湾,拯救马英九"的口号,此举吸引了大批选民的目光,让国民党在部分地区取得大胜。 马英九 郑丽文还利用了学生时期参加运动的经验,她认为国民党长期以来选举过于严肃,不符合年轻人的兴趣,便利用自己明星气质,多次出镜拉票,有效改变了呆板的印象。 2005年5月,郑丽文脚踩凉鞋,以杨八姐的形象出面,让台下的观众捧腹大笑;而在8月,她又摇身一变,穿着超短裙艳装出镜,大跳热舞,每次郑丽文出现,场上的气氛都非常热烈,国民党也借此机会贴近民众,实现了转身。 最终在2008年,马英九以七成选票战胜民主党,当选台湾省领导人,这背后少不了郑丽文的功劳。 嚣张跋扈,狂放狠话 时间一晃过去十几年,郑丽文已经成为国民党三把手兼"台湾金牌名嘴"。 2022年8月2日,佩洛西执着"窜台",给两岸关系制造了争端。 民进党当局仍然保持死鸭子嘴硬的态势,执着认为美国会为他们提供所谓"保护",以此反抗中国统一的进程。 郑丽文在这个节骨眼上也不忘出来造次,她狂妄地称:"若两岸开战,中国将被牵制一半国力,经济倒退30年。" 这种发言在当下未免显得不合时宜,因为且不说台湾在面对全副武装的解放军时是否有能力"以武拒统",光是他们的"救世主"美国,恐怕一旦到危急关头,也会果断放弃台湾,溜之大吉。 几十年来,美国一直稳坐世界老大的位置,还希望这个地位能维持千秋万代,并不惜干涉他国内政,造成世界动荡。 而"台湾牌"就是它用了几十年的伎俩,此次佩洛西窜台,尽管白宫声称与其意见不统一,但不可否认的是,拜登仍出动军事力量保驾护航,这说明两者不过是一丘之貉,在敌视中国方面没什么本质区别。 因此,佩洛西窜台可以看做是美国再次打出的"台湾牌",不过和之前不同的是,美国似乎不再是阻挠"武统",而是试图逼迫中国施展武力。 它的目的也很明显,就是借着这个时机,让中国陷入泥潭,借此削弱国力,阻碍中国发展。 因此,郑丽文说出这句话,似乎也在发出警告:中国不能"武统",否则两岸一旦开战,将落得两败俱伤,中国将为此付出代价。 然而,她的想法未免太过天真。 如果美国打算挑起危机后隔岸观火,那么解放军自然可以动用包括精准制导导弹在内的各种高科技武器实行精准打击,不多时便可以瓦解台湾战斗力。 而如果美国打算亲自参战,那么倒霉的必定是美国自己,因为解放军三大战区已做好战斗准备,东风-17也已整装待发,只要美国敢第一个动手,我军必定让他们有来无回。这样谈何说中国被吸引一半国力,倒退30年呢?反而是"台独"分子和美国侵略者才会迎来末日。 如今,国民党内部的政策是"不统、不独、不武",也就是维持现状,不做出改变。 身为国民党高官的郑丽文自然也是如此,她虽然反对蔡英文的激进政策,但也希望永远不会统一,因此,说这番话无疑是在恐吓大陆,告诉我们:"不要轻举妄动,否则将付出代价。" 然而,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讲,统一都是此生不可推卸的重任,世上只有"一个中国",完成两岸统一是我们几十年来的愿望,只要能完成任务,不论何种代价都是值得的。 更何况,我们的领导人有世界先进的智慧,能带领全国14亿人民走向统一,走向富强,无论出现什么危机,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的努力下,都会被化解,而那些拒绝统一,妄图谋独的人,终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