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个月003航母"福建"舰正式下水之后,人们对于其配套的舰载机也是愈发关注,歼-15T、歼-35等都成为了重点关注对象,其中歼-35已经进行了多次试飞,从试飞过程中能够看出,隐身性能十足,并且最近歼-35又迎来了一个好消息。 日前,歼-35第三架原型机的照片在网络上流出,从尾翼上的数字能够看出,"350003",并且尾垂顶部还有"J-35"的字样,所以可以认定该机就是歼-35,并且这次歼-35出现在大众视野,颜值非常高,不再是之前的绿皮、黑皮或者是黄皮,而是采用了带有序号,空军标志的低可视涂装,这也就代表的歼-35已经定型,只要顺利完成接下来的测试,就能够投入量产。 歼-35是直接对标美海军的F-35C舰载机,歼-35的发展节奏与现在福建舰航母的建造进度还是比较匹配的,作以一个后期发展起来的"海军新秀",我们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之内,就逐渐地解决了航母的顶尖配套装备,这已经是非常难得。 歼-35的原型机是在去年10月29日进行首飞,至今为止还没有9个月的时间,所以比预想的还要快,有之前的歼-31两版的基础,特别是鹘鹰2.0上已经提前测试了不少的技术,所以歼-35才会发展比较顺利,而且目前美国对我们的打压力度不断加大,因此更需要新型武器装备来应对严峻的国际形势。 此次F-35原型机的正式亮相,有很多值得关注的地方,比如在机鼻雷达罩后方新增的"L"型机身静压空速管,这种空速管需要大气计算机辅助计算,才能够计算出相应的数据,但是也有自身的优点,就是结构紧密,占用面积较小,通常情况是在现役战斗机上使用。 但是机鼻处安装的为气动补偿空速管,一般是在原型机的试飞阶段使用,因为有可能会对透波雷达罩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后期及进行火控雷达以及大过载机动测试时会撤掉,按照之前透露的消息,歼-35还有陆基型号,同样值得期待。 从曝光的图片中能够看到,歼-35的座舱盖采用了与美军F-35B类似的设计方式,F-35B之所以会这样设计,是为了更好地容纳升力风扇,配合其他能够满足短距起飞的条件,但是歼-35之前并无消息称会有垂直或短距离起降的版本,所以有人认为,歼-35的座舱盖设计是否也预示着会有短距起降型? 同时能够看到发动机喷尾口进行了锯齿状处理,提升了隐身性能;作为第三架原型机,之前的两架原型机搭载的发动机,分别是俄制RD-93以及国产的WS-13E,不过之从第三架的尾部特征进行分析,该战机可能使用的是动力更强劲的WS-21发动机。 根据歼-35的相关研制单位表示,歼-35将会有四个型号,分别是单座版、双座版、陆基版以及出口版,所以歼-35出口版基本上可以确定是陆基型战斗机,我国对于歼-35也有潜在需求,而歼-16之类的的重型三代机与歼-20也很难直接配合作战的,因此还是需要一款保量的"低配"版四代机。 以歼-35的发展速度来看,有希望在两年之内实现量产,为福建舰争分夺秒,而福建舰目前也正在进行舰装与测试,作为使用电磁弹射的航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舰载战斗机的升空效率,而且歼-35与福建舰服役的时间基本吻合,歼-35与F-35相比拥有后发优势,所以F-35B/C之后将会面对歼-35的挑战。 据悉"福建"舰将会携带不低于50架的固定翼舰载机,所以歼-35的量产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今中方航母搭载的是歼-15战斗机,虽然与F/A-18E/F相比有一定优势,但是在面对F-35时就需要歼-35的来进行对抗。 如今中方发展的步伐已经是非常惊人了,歼-35、空警-600以及歼-15D/T等等,都是性能优异的飞机,也代表着中国的国防工业,以及整个工业制造体系正在不断完善,相信之后会有更多先进的战机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