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月8日11时30分左右,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日本奈良市街头演讲时遭枪击倒地,经数小时抢救后不治身亡。据报道,刺杀安倍晋三的嫌疑人很快便被安保人员当场制服,并缴获了作案用枪支一把。那么,是谁?出于什么原因刺杀了安倍晋三?作案枪支从何而来?对于将死刑只是作为"象征性刑罚"来使用的日本,嫌疑人一旦定罪,会被判处怎样的刑罚? 日本防卫省消息人士称,嫌疑人名叫山上彻也,男,42岁,是于2002年加入,2005年任期届满的海上自卫队前队员。 时刻新闻记者通过现场新闻报道视频和图片梳理,安倍晋三演讲时,街头民众和安保人员并不是很多,没有一种人山人海的气势。在袭击发生前,曾有媒体镜头拍到安倍晋三和山上彻也出现在同一画面内。画面显示山上彻也戴着口罩和眼镜,穿着灰色短袖,背着一个蓝色斜挎包站在安倍晋三身后,近距离观察着安倍晋三的一举一动,并跟随其他民众一起鼓掌,此时山上彻也手中并没有枪支。 几分钟后,安倍晋三身后连续响起了两声巨大的枪声,现场乱作一团,这时,站在安倍晋三身后的山上彻也手里拿着一把枪,有媒体称,山上彻也把枪支伪装成照相机作案,是安保人员疏忽大意。 据日媒《现代business》8日消息,山上彻也使用的黑色自制枪支或为3D打印机制作。报道称,普通人很容易通过3D打印机制作枪支。日本"3D数据活用会"理事长相马达也称,这种技术并不难,"如果具备工业类高校级别的知识和技术,就可以制作。"然而,嫌犯使用的弹药来源成谜。相马达也认为,制作弹药非常困难,因材料为化学药品,普通人很难入手。或许山上彻也的前自卫队队员身份,能为其获得枪支弹药带来便利。 当地时间8日晚,日本奈良县警方称,嫌疑人山上彻也处于无业状态。此外,在嫌疑人家中发现了多把疑似为自制手枪的物品。山上彻也供述,他所使用的枪支为"网上购买零件后,自己制作的手枪"。 山上彻也此前声称,"对前首相安倍不满,就是为了想杀他"。但据日本媒体最新报道,山上彻也供述称,他认为安倍与某宗教团体存在关联,进而对安倍实施了枪击。报道中没有提及嫌疑人到底意指哪个宗教团体。 据日本电视台8日消息,日本防卫省相关人士称,枪击安倍的嫌疑人山上徹也为2002年入职的"任期制自卫官",曾接受过每年一度的实弹射击训练。日本防卫省还称,"任期制自卫官"是有任期年限的自卫官,嫌疑人为海上自卫队队员,任期为三年一届,2005年任期满后退任。 在日本,死刑只是作为"象征性刑罚"来使用。如果山上彻也刺杀安倍晋三的罪名一旦成立,他会被判处怎么样的刑罚呢? 对此,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教授彭新林7月8日傍晚接受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说,犯罪嫌疑人涉嫌日本刑法中的杀人罪。按照日本刑法的规定,犯杀人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三年以上有期徒刑。 彭新林说,嫌疑人的行为构成杀人罪已毫无疑问。其有杀人的故意,对持枪射击被害人导致被害人死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有明确认识,而且还是用枪射击,连续开了两枪,证明他杀人的决意非常坚决。 "在日本的司法实践中,通常行为人是杀了两人以上,也就是危害结果非常严重的情况下,或者被害人只有一人但犯罪性质很恶劣、犯罪手段极其残忍的情况下,才会适用死刑。"彭新林说。 彭新林介绍,在日本,嫌疑人杀人如果只是导致一人死亡的话,判处死刑的可能性非常小,但安倍晋三遭枪击是在公众场合,且行为人针对前政要进行枪击,案件性质比较严重,所以极大概率不会轻判,有可能适用死刑。 "尽管在日本的司法实践中,被判死刑的人被执行死刑的情况不多,一般来说,日本每年执行死刑的人数也就是个位数,有的年份甚至没有罪犯被执行死刑,但根据安倍晋三被枪击案的社会影响、嫌疑人的犯罪决意和相关情节,我综合分析这个嫌疑人被判死刑的可能性非常大,而且不排除实际执行死刑的可能性。"彭新林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刑法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刘仁文向记者介绍,在日本,死刑只是作为"象征性刑罚"来使用。"所谓‘象征性刑罚’就是现在既没有彻底实现死刑绝迹,但也不把死刑与其他刑罚并列作为常规性的刑罚使用,死刑的适用少之又少,仅仅带有一种象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