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蒋介石亲自送葬数位国军上将,却被白崇禧儿子怼了
1951年年底,白崇禧的妻子马佩璋带着孩子辗转来到台湾。当时,虽然白崇禧每月领取薪俸,但是,白家有十个孩子,此次随行来到台湾的亲朋和随扈人员也不在少数,因此,在生活中上并不优渥。
白崇禧的第七个儿子白先敬曾在凤凰台的采访中自述,"我从小穿裤子打补丁,买一双球鞋还舍不得穿。"尽管如此,为了向蒋介石表达自己忠心,白崇禧仍旧义无反顾的把全家人留在了台湾。
可是,白崇禧想要与蒋介石"一生一世历史第一"的愿望却没有达成,蒋介石在清算了大部分大陆失败责任人之后,对远在美国的李宗仁鞭长莫及,对备受美国关注的白崇禧恨的咬牙切齿。
最终,将白崇禧列为头号政治敏感人物,派出特工24小时严密监视,甚至在白家对面设了个派出所,就连白崇禧的死跟蒋介石也脱不了干系。
白崇禧被骗入台湾,境遇一落千丈
提到白崇禧就不得不说到李宗仁,这两人是国民党内最具实力的地方军事势力桂系的灵魂人物,两人一直以来就是相互扶持、合作无间。
最初,李宗仁和白崇禧一同加入孙中山在广州的革命阵营,至此开始,两人数十年如一日,甘苦与共,情同手足,从统一两广到北伐抗战从未分开过。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三次"逼宫"蒋介石下野,也是这样两人与蒋介石结下了嫌隙。
解放军渡江之后,两人最终溃败、一退再退,白崇禧所部丧失殆尽,但是两人却选择了不同的退路。《白崇禧之死:他杀还是自杀》一文中提到过李宗仁对白崇禧的规劝之言。
当时,李、白二人节节败退,手下之人纷纷劝二人弃暗投明,面对未来何去何从,李宗仁用探询的口气问:"怎么样?健生,你手中还有枪吗?"白崇禧沉吟片刻,道:"将来如果有必要的话,去台湾怎么样?"
白崇禧话音未落,李宗仁就勃然变色,口不择言到:"只有王八蛋才去台湾!"
话说出口,李宗仁知道失态了,调整一下情绪,然后语重心长地忠告道:"健生,如果你在大陆实在待不下了,什么地方都可以去,但只有台湾不能去。切记!切记!"
李宗仁和白崇禧两人对蒋介石的为人都了如指掌,可是白崇禧仍旧认为蒋介石要依靠他带兵杀回大陆,这才乖乖的带着全家跟去台湾。
初到台湾,白崇禧也是很受礼遇的,但是担任的都是类似于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等闲职,逃去台湾前说好的就任行政院长"组阁"的事自然杳无音信了。
然而,这样的"礼遇"并没有维持多久,到1950年3月,蒋介石"复职"后,白崇禧的境遇每况愈下。
先是1952年10月国民党召开会议,所有在台的心腹都被任命为"评议员",唯独把白崇禧排外。
然后,1954年的会议上,蒋介石指使教唆人弹劾白崇禧,强迫白崇禧在罢免李宗仁的事情上表态。
这时的白崇禧不仅没有人身自由,甚至连语言自由都被蒋介石剥夺了,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完全按照蒋介石的授意。因为蒋介石不允许白崇禧离开台湾,他连自己女儿在美国举办婚礼都没能参加。
面对蒋介石如此做法,白崇禧也自觉减少外出和与外界的交往,用实际行动表明对蒋介石的忠诚,可蒋介石并没有放过他的打算。蒋介石不仅安排特工24小时监视白崇禧,对白崇禧的言行限制越来越多,还派人无缘由搜查他的家。
《白崇禧之死》一文中写到:有一次,派去白家的人除了搜查所有家具外,还将地板全部挖开,面对如此无礼的行为,白崇禧忍不住打电话责问蒋经国。蒋经国说:"健公,这不是我的意思,你打电话问家父好了。"
于是,白崇禧又一次打电话给蒋介石,蒋介石回答说:"我知道这件事,我们对所有人都应该来一次这样的大搜查。"但事实上,这次只搜查了白崇禧和薛岳,以后也没有对其他人进行过此类搜查。
白崇禧曾遭遇刺杀,最终死于非命
这种情况愈演愈烈,起初蒋介石为了牵制远在美国的李宗仁,对白崇禧还没有痛下杀手。直至1965年,李宗仁排除千难万险回到北京,白崇禧自知地位尴尬、难以自处,同时,蒋介石也开始了派人暗杀白崇禧。
这一任务自然落到了"保密局上校侦防组组长"谷正文身上,他暗中收买了白崇禧身边的杨副官,得知白崇禧酷爱打猎。于是,筹划在一次白崇禧外出打猎时,将他杀害。
《白崇禧之死:他杀还是自杀》一文中写:谷正文密令侦防组其他成员:"暗杀不准用枪。要精心制造一起白‘意外’死亡的事故,大家要把一切可能制造意外死亡的情况搜集起来。"
可见,蒋介石的本意就是想让白崇禧死的自然,死的神不知鬼不觉。深知主子心意的谷正文自然也开始了周密的计划。
第一次,谷正文带着手下在白崇禧上山打猎后,破坏了下山并经之路的小桥。他们悄悄地松动了小桥的螺丝,这样能让下山乘坐轨道台车的白崇禧神不知鬼不觉的"发生意外",路过小桥时凋落峡谷中。
谁知,下山时白崇禧坐在第二辆轨道台车中,身边的副官眼见第一辆车坠落后,使出全身力气把白崇禧推出车外,自己随着车一起跌落峡谷,白崇禧大难不死。事后,蒋介石听到汇报时,不无遗憾地说:"再从长计议吧!"
第二次白崇禧遭遇刺杀也是在外出打猎的途中。寂寞难耐的白崇禧显然忘记了上次的教训,不久又带着下属到阿里山打猎。
得到杨副官密保的谷正文心中惊喜,想要伪造成两辆火车"碰头"相撞的意外。熟知在两辆火车就要撞上时,白崇禧在陪同人员的帮助下急忙跳下火车,又一次幸免于难。
这之后,白崇禧轻易不会外出,加之蒋介石对他的严密看管,彻底把白崇禧与台湾的军政界隔绝开来。
蒋介石杀白崇禧之心不绝,谷正文自然是时刻记挂着老蒋的旨意。白崇禧晚年孤独苦闷,妻子的去世更是给他了沉重的打击。为解除烦闷,白崇禧居然与身边的年轻护士张小姐热恋起来。
但此时,白崇禧已是古稀之人,为了在"房事"方面讨张小姐欢心,白崇禧经常派下人去买"补药"。
得知这一消息的谷正文心知机会来了,于是就亲自打电话给白崇禧的大夫赖少魂暗示一番。
赖少魂听懂了谷正文的暗示,不敢抗拒,就加大了给白崇禧药的剂量。白崇禧对此毫不知情,服药过后立竿见影、返老还童,与张小姐如胶似漆数月。终于在1966年12月1日晚,被掏空了身体的白崇禧死于非命。
《白崇禧之死:他杀还是自杀》一文中写到:次日早晨,白的副官发现他的主人姿态非常不雅地瘫在卧室的地板上(有说白死在卧室的床上,赤身裸体趴卧在床),身体周身发紫(有说周身碧绿,形状痛苦不堪),睡衣和床单被撕得稀烂,枕头上还有半杯尚未喝完的"药酒",早已气绝身亡。
而张小姐早已离开,不知去向。
有人觉得,张小姐也是特务,是专门安插在白崇禧身边的人,就是为了置他于死地的,但这些都无从考证。
曾经的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叱咤风云数十年的"小诸葛",没有死在战场上,却落得这样一个结局,成了台湾茶余饭后的谈资,结局未免凄凉。
反观李宗仁,回国之后深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礼遇,78岁时在北京寿终正寝。两人在当初做选择时,就决定了此刻的结局。
蒋介石送葬白崇禧,遭到其子怒怼
白崇禧去世后,蒋介石为他举办了非常隆重的葬礼,极尽哀荣。由于"第一夫人"宋美龄与白崇禧的后人关系很好,也是事事尽心尽力。纪录片《蒋介石和他的高官们 | 白崇禧》中详细的记录了,白崇禧追悼会当天发生的情况。
一切安排停当后,12月9日,台北市殡仪馆如期举行了白崇禧的追悼会。白崇禧生前被蒋介石严密看管,甚至禁止任何人与他交往过密,可是在追悼会上却是给足了他面子。
蒋介石竟然允许台湾军政界高级官员参加追悼会,就这样,当天有近千名高官前来吊唁白崇禧,送别他最后一程。蒋介石更是做出表率,在众人之前第一个到达白崇禧追悼会现场。
早上六点左右,在灵堂的白家人收到了通知,蒋介石前来吊唁白崇禧,并且马上就到。白家人得到通知后,准备迎接蒋介石。
7点50分,蒋介石早众人一步到达灵堂,亲自为白崇禧题字"轸念勋猷",并制成匾额带来灵堂。虽说,白崇禧的死是蒋介石的授意,但是蒋介石的面子功夫做的很好,穿着朴素,表情沉重,丝毫看不出心头大患被除掉后的愉悦。
蒋介石来到白崇禧的灵堂,首先向白崇禧鞠躬致哀,并献花致敬。在向白崇禧行礼后,蒋介石特意走到白家人面前,真挚的说:"有困难,来官邸找我。"
不料白崇禧的儿子白先敬竟然脱口而出,"白家子弟没有困难。"蒋介石听罢,只得"好,好。"两声,蒋介石和白家人之间的气氛一时间十分尴尬。
也许别人眼中,白先敬的话有些唐突,负了蒋介石的好意。但是,白家人心里明白,这是为死去的白崇禧争一口气。
白崇禧赴台湾之后的生活状况白家人最是清楚,白崇禧受到蒋介石的排挤、跟踪、监视、刺杀,白家人更是心知肚明,甚至白崇禧的死都与蒋介石脱不了干系。
在外人眼中,白先敬是最像白崇禧的儿子,他不愿意虚与委蛇的与蒋介石保持面子上的光鲜,只为给父亲争一口气,他也真正的做到了。
学贯中西的白先勇,短篇小说奇才
白崇禧和夫人对子女的教育非常看中,家中孩子众多,但是孩子们的家庭地位是由学习成绩来排出的,所以,白家敢于直言怒怼蒋介石的虽然是个好儿郎,其他子女也很出色,八子白先勇更是中国当代文学上绕不开的人物。
白先勇在7岁的时候被诊断为肺结核,因此错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更多的独处机会使得这个小朋友爱上了古典文学,因此,小小年纪就阅读了大量的名著作品和民间的奇闻异事。
后来,在台湾大学就读时,又接触了西方文学,也开始模仿西方文学的写作手法创作。白先勇读大学的时候还有一个插曲,起先白先勇的梦想是参与三峡大坝的兴建工程,因此学习了水利工程专业。
后来竟然发现自己对文学更有兴趣,这才改读英国文学,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也成就了当代短篇小说奇才之名。
1965年,白先勇在爱荷华大学取得了硕士学位后,就定居在了那里。但是1994年,白先勇退休后,更多的是回到祖国来出书、工作、教书育人。
白先勇先后在国内出版了很多著作,融合了西方的写作技巧,更赋予了中国的传统表达方式,深受专家、读者的好评。
2004年之后,白先勇更是不遗余力的推广中国传统戏曲昆曲和中国的传统文学,他的身影留在了包括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
2018年,白先勇先后获得了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的终身成就奖和郁达夫小说奖中的"短篇小说奖"。
从2020年开始,白先勇来到了清华大学,在清华开设为期3年的"白先勇清华文学讲座",积极在青年中推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深受清华学子的喜爱,学生们纷纷抢修白先勇先生的讲座课。
2021年,清华大学颁授文学大师白先勇先生"清华大学荣誉奖座",来表彰先生对昆曲艺术推广做出的贡献。
白先勇在致辞时首先修改了称呼,称呼清华的同事们为"同仁",并说:"我現在也是清大的一份子了,深感讲座的意义与责任。"能看出,成为清华大学一份子让白先勇十分高兴。
结语
回首白崇禧的一生,难免有些心中凄凉之感。当初,白崇禧能征善战、机智过人,是国民党中的重要将领,有"小诸葛"之称。
年轻时,一时显赫,自然风头无两。可是,却没有长远的政治眼光,走错一步,落得个可悲可叹的下场。
白崇禧的结局其实早已被老搭档李宗仁言明"健生虎落平阳,结局堪忧",他没有听劝,一意孤行,做了牡丹花下鬼,成了大众茶余饭后的谈资。
参考文献
[1]杨帆,白崇禧之死<期刊>·信息科技;·哲学与人文科学·人物传记;《全国新书目》,2010年.11期49_51
[2]唐踔,白崇禧之死:他杀还是自杀<期刊>·哲学与人文科学·中国近现代史;·哲学与人文科学·人物传记;《文史精华》,2010年.03期3+54_60
[3]谷正文,蒋介石谋杀白崇禧的经过<期刊>·哲学与人文科学·中国文学;·信息科技;《国际新闻界》,1993年.02期70_74
[4]《蒋介石和他的高官们》-白崇禧<纪录片>《档案》2014年02月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