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公众焦急、媒体呼吁、谣言四起,为何就不能大方回应受害女子近况? 距离6月10日那个黑暗之夜已经过去了10天,案情不存在任何争议,九名嫌犯都已落网,唯一让公众放心不下的就是那4名受害女孩的情况。 这些天来,关于4名受害女孩的消息层出不穷,网络谣言四起,公众焦急等待官方回应,媒体呼吁正面解答问题,然而除了流言和医院人员只言片语的回复外,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结果。 平台处理了几百个恶意发布谣言的账号,但这样真的能阻止事件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吗?与其人有谣言发展下去,与其关闭账号堵住造谣者的嘴,不如用事实说话,这样岂不是更加有说服力? 近日,媒体再次呼吁官方公布打人事件受害女子的近况。 《每日经济新闻》发布了一篇文章,讲述了公布与不公布的利弊。 利:一,可缓解网络上的不安情绪,谣言不攻自破;二,受害女子可提供其他视角的案情细节,帮助公众对该案件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三,可增加公信力,适当挽回形象。 弊:一,谣言会肆无忌惮发展下去,造成更多恐慌情绪;二,加重网友对于该事件的过度解读和对这座城市的误解;三,间接伤害了女子的名誉权。四,对不该保密的案情完全保密,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 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分析,都应该对外公布这4名女孩的情况。如果女孩不愿意发声怎么办? 公布受害女孩的信息,不等于暴露其隐私。完全可以找到合适的方式,既让公众对受害女孩的情况有直观的了解,又能充分保障女孩的隐私。 总而言之,大大方方回应,不会有任何损失,而迟迟不肯公布详情,弊端正在日益增大。 网友的声音没有力量,几家媒体发声或许也不够分量,希望能够得到更多有分量媒体的关注,用理性的眼光看待,从公正的角度声援。 网友也不要帮倒忙,有时候越是传播有损受害人的信息,越是会加强有关方面的警戒,从而越是难以听到真实的声音。人民需要安抚,管理人民的人有时候也需要安抚,这样才能互相信任,互相掏心窝子。 已经发生的事情不会凭空消失,迟早有一天会真相大白。那么这些天唐山都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案件发生之后,最大的新闻是集体举报热潮,大量举报信息出现在互联网上,大量民众聚集在公安局门口,大大小小堆积起来的案件将这座城市曾经创造的辉煌淹没。 所有跟案情有关的人,曝光者、老板娘、目击者、亲戚朋友……都或多或少受到了影响,"老汉城烧烤店"已经开始拆除,火车站的相关防疫措施也因此改变…… 有好有坏,如果不是这起事件,这座小城市里的好好坏坏,大概永远不会被人关注,也就永远不会得到改变,从广义的角度讲,此次事件对整座城市乃至全国来说,既是一个教训,也是一堂生动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