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75名将军复出遇难题,各军区都不要,周总理亲自做工作
1972年隆冬深夜,周总理在中南海向毛泽东汇报工作,提到了近几年的干部问题,主席听完汇报拍案大怒,"怎么回事,怎么会处理这么多干部!?"周恩来十分严肃的向主席讲述了具体情况,不失时机地向主席建议,由中央牵头制定干部复出政策,将这批为新中国做出过卓越贡献的老将军、老干部们再次请出山。
毛泽东主席深以为然,"恩来,这件事就由你来负责落实吧"。得到主席首肯,周恩来开始紧锣密鼓着手制定复出政策。制定复出方针:从上到下、从易到难
干部复出是一项漫长而细致的工作,必须要有方针策略,避免节外生枝。周恩来在政治局会议上先传达了毛泽东同志的意见,然后提出复出老干部的两大原则,从上到下,从易到难。 他说,上面的老干部先解放了,就会给下面的干部解放提供可以参照的标杆,上行下效,下面就会跟着我们的步骤走。我们这项工作要摸索着来,所以先解决容易的,再去啃硬骨头。
确定了这个干部复出策略后,周恩来提出几项细则,省委常委以上的干部复出由中组部负责;副部级以上干部复出由总理办公室负责,正军级以上干部由总政负责。所有复出干部材料最终汇总递交到政治局最后拍板决定。有什么问题直接请示周总理
解放干部第一步是要先找到他们。一些长期待在中央的干部还好,人际关系还在中央方便查找,更多的是许多原本就在地方的干部,下放后很多失去了联系。当时只能通过这些干部子女、亲属们的来信、电话等逐步摸排。
周恩来亲自翻阅曾经写给他的信笺,希望从中找到相关信息,他鼓励大家努力从蛛丝马迹中找线索,争取早日找到曾经的老干部、老将军。同时发动群众提供信息,有个重大发现就是曾经贺龙元帅的夫人薛明同志,流落到贵州,被贵州一位同志了解后上报给了中央。这极大鼓励了大家的干劲儿。
作为曾经并肩奋斗的战友,周恩来非常关心这些老同志的复出工作,把"在哪儿呢"、"为什么离开原岗位"等挂在嘴边,随时向总政治部打电话询问人员信息。 尽管有毛泽东和周恩来支持,但因为工作量巨大、牵涉范围广、身份敏感等问题,这项工作推动还是困难重重。比如贺龙元帅不仅是军委副主席,还是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到底是总政负责还是总理办公室呢?这些不是特例,周恩来了解相关情况后说,以后这样难以决定的问题直接找我。可见总理对老干部们的关心。
周恩来亲自安排工作
寻找干部还好,只是繁琐的找人,更棘手的是找到后如何安排工作的问题。1973年,周恩来叫来总政治部副主任田维新和干部部部长魏伯亭,周恩来开门见山地说,这次叫你们来主要是讨论陈再道和钟汉华两位同志复出后的去向问题。
陈再道同志是开国上将,钟汉华同志是开国中将。两人均在1967年离职,已经过去6年了,如何安排确实是个棘手的问题。田和魏先着手写两人的调查材料递交到政治局审核。材料交上去后,田维新开始考虑陈再道的工作安排。陈再道离职前为上将军衔,现在给他安排工作,职级不能比离职前低吧,于是田维新把各个军区都梳理了一遍,发现与上将军衔对应的大军区正职根本没有空缺。这个情况是他始料未及的,陈再道的复出陷入尴尬境地。
田维新见不太好办就去请示总理,周恩来作批示,先委屈下陈再道将军,安排一个大军区副职吧,先把工作定下来再说。
田维新兴致冲冲地给一位大军区司令员打电话,本以为是一个电话就能解决的事情,可是没想到这位司令员接到电话后很为难,他回答道,陈将军是我的老上级啊。算是婉拒了,田维新明白了,对这位司令员来说,让自己的老上级给自己当副手,怕是心理负担很大。 但是田维新并没有放弃,又联系这位司令员争取,说到最后这位司令员直截了当地说:老田啊,你可不能为难我,千万别让他来啊!
话已经说的这么直接了,田维新也没办法再勉强。于是他开始联系其他军区司令员,又是数次碰壁,最后田维新找到了福州军区司令员韩先楚,韩先楚当即表示欢迎陈再道来福州军区任职,原来韩先楚本身也是上将军衔,和陈再道不相上下,没有什么负担,而且也是曾经的老战友,韩先楚非常欢迎。陈再道上将的工作问题总算是解决了。钟汉华将军则前往广州军区任副政委。
四大上将齐聚福州
陈再道前脚到福州军区,后脚王建安上将也解放了,同样面临如何安排工作的问题。现在的大军区司令员基本上都曾经是王建安上将的老部下,田维新又面临这个问题,于是他再次请示周总理,周总理说,还是先联系韩先楚吧,看看能不能安排。田维新联系韩先楚后,韩先楚婉拒了他,韩先楚说,我这边刚安排了一位,不太好再接收了,其他军区也是可以安排的嘛。田维新没办法搬出了周总理,他说,这是总理让我找你的。但韩先楚仍不松口,他说,王建安在红军时候就是我的老领导,这真的不太方便安排。
田维新不再勉强,就向周恩来汇报了这个情况,周总理说,还是安排在韩先楚那里合适,等下次开会我来找他谈!过段时间,韩先楚到北京开会,田维新去接他,提起此事,田说:"这次可是总理找你谈,你不能连总理的面子都不给吧?"韩先楚无奈道:"见了总理我还是有困难的呀!都安排在我这里我也不方便工作。"
话虽然这么说,但是见了总理,经过总理一番温和开导,韩先楚欣然同意了在福州军区给自己的老上级王建安上将安排了一份工作。不久之后红军时代的军政部主任李志民上将复出,也被安排在福州军区,福州军区一下聚集了四位上将,一时间风头无二。
复出将军呕心沥血为国奉献
很多将军复出后如何安排工作是个老大难问题,很多现任军区司令员都曾是他们的老部下,碍于情面等各种原因主观上均不太想接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周恩来总理煞费苦心,最终在各方努力下,这一问题还是得以顺利解决。
这些将军们再次走上工作岗位,虽然不再是正职,甚至不如以前的职级,但却没有一句抱怨。韩先楚所担心的老将们心里有落差不配合工作的情况完全没有发生,三位安排到福州军区的老将军非常支持韩先楚的工作。在公,他们为国家鞠躬尽瘁,展示出共产主义战士和共产党员的精神品质,于私,也展示出开国将军应有的开阔胸怀。
陈再道后来先后出任中央军委顾问等职,他常说,党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没有什么好说的。他们打下了新中国的天下,为穷苦人民搬倒了三座大山,却丝毫不求名利。这群老将军,是我们党和国家的财富,是国家和人民之幸。
创作不易,喜欢就点赞收藏加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