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联为何没有开辟出自己的根据地
#头条创作挑战赛#
二十世纪的整个三十年代,苏维埃革命区是遍地开花,各地革命是如火如荼,星星之火,已是燎原之势。但广袤的东北大地确很奇怪,没有一块革命根据地。
自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从大连的关东州进军到占据整个东北,这个过程中,除了马占山为首的东北地方实力派做了零星抵抗,其余的东北军高层都默认了日军的殖民统治。
东北军底层官兵在满洲省委的改造下,到1933年,逐步形成了三十个县城的游击区,拥有游击队四千人。军事实力远远不足以撼动日军在东北的殖民统治。
到了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军加紧了对东北后方的军事镇压,在38年和39年,先后组织了五十万人次以上的围剿,抗联的生存空间被压缩到不到十个县的游击区,1940年初,抗联的大部分人员不得不转移到了苏联远东。
纵观整个抗联的活动轨迹,没有根据地是最核心的问题,从开始到结束,一直都是进行的游击战。那么,抗联无法建立根据地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条,经济上,做不到打土豪分田地,不能跟关内一样,通过这种方式取得广大农民的支持。这是东北独有的经济模式造成的。关内是人多地少,良田都被土豪霸占,农民要想吃上饭,必须依赖革命,推翻地方土豪的统治,关外,恰恰相反,是人少地多,土地肥沃,人口稀少,所有才有从清朝光绪年间开始的闯关东,大批内地无地农民涌入东北,即使这样,持续了半个世纪的闯关东带过去的人口,依然没有改变东北人少地多的基本面貌。
第二条,指导思想上,游击队的指导理论来自第三国际的,要远远多过于来自南方的苏维埃区的,苏联人的理论更多是注重从军事上打击日军,从而配合苏联远东的军事防御,而不是注重联合社会各阶层瓦解日军的统治,但军事上日军显然占据优势,所以抗联是打得越久,压力越大。
第三条,没有深入做广大铁路工人的工作,没有充分动员工人阶层,东北作为解放前唯一的工业基地,铁路系统相当发达,拥有一大批铁路工人,抗联并没有动员铁路工人,打击日军的交通命脉,当然,这跟从关内派过去的干部都是军事干部也有很大关系,没有地下工作经验的干部,无法完全胜任在日军殖民统治下从事白区工作。
综上所述,抗联无法建立自身的根据地。这一点,在日本宣布投降后,苏军进军东北也得到了证明。苏联占据东北后,国民政府依然能取得东北各阶层的支持,同时在东北解放战争初期,1946年的林彪处于守势。
日本研究发现血管变硬的原因,可能跟早餐有关,建议早了解导语没有血管,任何一个组织,任何一个器官都会坏死。血管是血液输送氧分和营养物质到全身的通道,同时也是排出新陈代谢之后的垃圾残留物和二氧化碳的渠道。如果血液不流动,生命就会有危险,所
中国与东盟发表联合声明重申坚持发展导向和发展优先来源中国新闻网中新社金边11月12日电当地时间11月11日,第25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在柬埔寨金边举行,会议通过关于加强中国东盟共同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声明(以下简称声明)。声明表示,
2023年涨养老金,工龄15年涨20020年30030年500,可以吗?2023年养老金上调,工龄15年涨20020年涨30030年以上500,可行吗?还有不到两个月,2022年就要落下帷幕了,对于2023年许多退休人员期待养老金能够继续上调,毕竟这也
三十而立再出发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全球经济遭遇新冠肺炎疫情严峻考验之年。三十而立的中国资本市场如何在中国经济疫后复苏中发挥作用?过去经历过的挫折走过的弯路,对市
钢厂跌300!钢价跌超100!国务院即将召开会议!下周钢价这样走临近年底,国内金融数据不及预期,美国膨胀速度放缓,美联储加息预期减弱,大宗商品价格拉涨,为了快速恢复经济发展,国内货币政策空间或进一步打开,刺激经济稳步发展,加上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
印尼银行协助本土中小微企业参加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印度尼西亚中小微企业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亮相。本届进博会于2022年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吸引了来自全球145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余家企业参与。印度尼西亚银行北京
山东青岛入列虚拟现实产业技术创新国家队又一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落子山东11月12日上午,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青岛)揭牌,该创新中心将聚焦制约我国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建设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测试验证检测技术
为啥我国不怕被外国掐能源脖子为什么我们中国不担心能源问题,反倒是发达国家最多的欧洲会被断气拔管,整的鸡飞狗跳呢?明明我们国家才是天然气进口第一大国,一家顶得上半个欧洲,石油对外依存度也高达72,照理说我们每年
跨年大妖花落谁家为何说当下具备跨年大妖出世的条件?逻辑有以下几点第一,沪市出现10连板个股天鹅股份,这个连板高度甚至超越了新规前的建艺集团。第二,上涨途中上交所未采用限制账户,短信监管的极端措施。
中国稳居世界第二大进口国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本报北京11月11日电(记者李婕)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日前联合发布2022中国进口发展报告。报告显示,最近十年,中国
百姓财经话丨数字支付消费金融持续助推释放双11消费潜力又逢双11,为助力大促活动顺利进行释放消费潜力,围绕消费者在消费贷款支付补贴分期支付等方面的需求,以及商家信贷及提额需求短时间内海量支付的技术保障等需求,多家电商平台金融科技公司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