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四小姐到底有多美?一生让张学良痴迷,老照片揭秘真实颜值
赵四小姐是谁,可能很多人都不太清楚,但是说起张学良的名字,那一定都有所耳闻。
他是奉系军阀张作霖的大公子,属于民国期间,数一数二的风云人物,在多个重要历史时刻,都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都把他的名字烙刻在中国历史的卷轴上。
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却与这个看似无名无籍的赵四小姐, 演绎过一段别样的爱情传说。
他们的故事,曾被著名的女作家张爱玲女士,改编润色写入了她自己的作品《少帅》中,从而让这段故事变得更加生动迷人。
那到底赵四小姐有多美,以至于让张少帅都如此着迷, 这其中原委,我们还需要从那个波谲云诡的年代说起。 赵四小姐初识张少帅
赵四小姐原名赵一荻, 又名赵绮霞,祖籍浙江兰溪。
因为在家中兄弟姐妹中, 她排行第四,因此,也被称呼为赵四小姐。
赵四小姐的父亲赵庆华,是北洋政府时代津浦、沪宁、沪杭甬以及广九铁路局的局长,还是东三省的外交顾问。
因此, 赵四小姐出生在名副其实的豪门望族里 ,不过她的母亲吕葆贞出生平民,是赵家的侧室。
赵四小姐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童年的时候,曾在天津浙江小学就读,后又 进入中西女子学校就读。
到14岁的时候,已经出落成一位端庄秀丽,光彩照人的翩翩少女。
1926年7月,冯武越创办了《北洋画刊》, 并多次刊登赵四小姐的美照,轰动一时。
按照后来张学良的说法,那简直是惊为天人,不管是气质还是女性美,她都是第一流的。
曾经的 《上海时尚周刊》也有记载说:赵四长相甜美,姿态端庄秀丽,特别是给人的第一感觉,非常的气质。
张学良正是从画刊上开始认识到赵四小姐,而她们的情缘故事也正式由此拉开序幕。
1927年5月,张学良指挥的奉军在豫南大战中,被北伐军击败后退守黄河以北,此时南方发生宁汉之争,北伐战事遂停顿了下来。
在此背景下,张学良抽空到北戴河避暑度假。
与此同时,赵四小姐随其五哥赵道生、二姐赵紫霜一道,从天津出发,也来到了北戴河游玩。
张学良与其五哥和二姐本来就很熟悉,期间常常与他们一起聊天,购物,游泳, 一来二去,张与赵的关系也就越发熟识亲密起来。 情窦初开,夜赴沈阳
赵四小姐与张学良的恋情,其实赵家早有察觉,家人大多不赞成。
原因很明显,张学良虽然门第显赫,但是已有家室妻子,赵四小姐嫁过去,显然只能给人家做"小妾",赵家本身也是豪门望族,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委曲求全。
于是,由其父赵庆华做主, 给赵四小姐物色了一户人家,准备好了订婚事宜。
在订婚仪式正式举办之前, 赵四小姐听闻远在沈阳的张学良生病了 ,不由得心中开始惦念,越发躁急。
终于,赵四小姐鼓起勇气找到父亲赵庆华,说: "张学良病了,我们朋友一场,我想到沈阳去看看他。"
父亲赵庆华沉默了许久,并未作出答复。
就这样,一个晚上, 她独自一个人拎着包,直奔火车站去了沈阳。
很快,"绮霞失踪"的消息就在各种小报上传播开来,各种流言蜚语被大肆宣传。
赵庆华为此大发雷霆 ,为了维护家族门风,连续在当时著名的《大公报》上刊登《启事》:
"四女绮霞,近为自由平等所惑,竟自私奔,不知去向。
查照家祠规条第十九条及第二十二条,应行削除其名,本堂为祠任之一,自应依遂家法,呈报祠长执行。
嗣后,因此发生任何情事,概不负责。此启。"
其实,赵四小姐此去,原本真的只是去看看而已,然后"还是要回去的"(据张学良回忆)。
不曾想,天公作美,命运安排, 《启事》的刊登,让赵四小姐彻底没了退路 ,只能跟着张学良。
在张学良原配夫人于凤至的安排下,住在了大帅府东墙外一座新建的蒙古式东洋小二楼里。
跟了张学良的"赵四小姐",从此名扬天下! 义无反顾追随夫君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变 ,逼迫蒋介石接受抗日主张,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后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最终得以和平解决。
然而张学良在护送蒋介石回到南京后,却 被蒋介石软禁在了宋子文公馆里 ,当时的赵四小姐就陪在张学良的身边。
不久,得到消息的于凤至很快从国外赶了回来,就这样,既然有了于凤至在身边,赵四小姐便只能先回到了上海暂住。
一次赵四小姐去溪口探望张学良,被蒋夫人认为她"像个姨太太一样",略显不满,导致赵四小姐无法随行,只能 带着孩子闾琳先回到香港的家中居住。
1940年,张学良原配夫人于凤至查出乳腺癌, 在宋美龄的帮助下,去了美国诊疗。
张学良给赵四小姐写信,泪诉相思之苦。
远在香港的赵四小姐收到信后,毅然决然 ,放弃了香港舒适的生活,先把孩子送去美国 ,交给张的旧友伊雅阁照料,后跟随两名送信人直奔贵州修文阳明洞,见到了张学良。
在软禁的这段时期,张学良夫妇受到了蒋介石的严密监视,对于张的情况,特别是思想状况,被随时向蒋介石汇报。
而生活上的事情,又时常遭到特务队长刘乙光克扣、凌辱和精神虐待,经常连饭都吃不上。
张曾在给前来临时替换刘乙光的张严佛的信上这样写到: "山居幽处境,旧雨引心寒;辗转眠不得,枕上泪难干。" 表达了自己当时艰难的处境。
随着后来战局的不断变化,张赵二人,先后搬迁到重庆歌乐山松坡林、台湾新竹、清泉和高雄等地。
在台期间,张学良迫于生存的威胁,接受宋美龄的意见, 与远在美国的于凤至办理了离婚手续。
1964年7月,张学良与赵四小姐正式举办婚礼 ,结为正式夫妻。
1975年蒋介石去世后,接着1988年蒋经国又病逝,张学良历经五十多年的磨难,终于获得了完全的自由。
为此,1990年6月1日,张学良在台北圆山大饭店举行了盛大的"九十大寿祝寿活动",盛况空前。 短暂的天伦之乐
1991年3月10日,这是一个让张学良和赵四小姐终身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他们一起走进台北桃园机场,踏上了去往美国的航班。
这实际上标志着 张学良的软禁生涯就此结束了。
张学良在赵四小姐的陪同下,去往了纽约曼哈顿的好友,贝夫人家中居住,在这里三个月的时间里,他尽情地享受着自由的空气;而赵四小姐,则回到了儿子闾林在洛杉矶的家中居住,享受着难得的天伦之乐。
1995年4月,张赵二人与美国的亲人商议后, 留在了气候宜人的夏威夷,没有再返回台湾。
在美期间,张学良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签署了一份"口述历史"的合同,在随后的五年中,详实地记录了过去数十年中发生的历史真相,特别是"皇姑屯事件""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详细内情。
2000年6月22日上午11时11分, 赵四小姐历经88年的传奇人生就此画上了句号。
病床的一侧,一位老人沉默不语,始终拉着她的手,安静地深情凝望着这位陪伴了他六十多年的恩爱妻子。
"她死了" 张学良幽幽地说了一声, 感觉更像是在自言自语。
脸上既没有表情,也没有眼泪。一个多小时后,在医护人员的陪伴下,离开了医院···
6月29日,在太平洋彼岸夏威夷群岛檀香山的一座教堂中,为这位女士举办了简朴而隆重的葬礼。
她的陵墓坐落在绿树葱茏的山脚下,这是 张学良在几年前就买下的,专门为二人合葬准备的。
牧师祷告之后,赵四小姐的遗体被安放在墓室之中。
到此,轰动了半个多世纪的张学良与赵四小姐的爱情故事也随之落下了帷幕。 总结
对于赵四小姐与张学良绵长浪漫的传奇故事,很多人都在绘声绘色地描述赵四小姐的"绝世容颜",以印证她无上的魅力,其实这事基于"英雄美人"的思维定式,误导的缘故。
据当年熟识赵女士的人来说,她的长相并非特别漂亮,但是身材确实很好,更重要的是她出生大户人家的那种高贵气质,绝非一般人可比。
因此能够真正让两位走到一起,又相伴一生的原因,除了历史的捉弄,恐怕还是赵四小姐对张学良的深情、执着和对自我牺牲的无所畏惧吧。
他们的故事现在已然不仅仅只是他们之间的故事了,我们让它成为传说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