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辽宁省抚顺市的一条大街上,有一个年近60的老人还在一丝不苟地清扫着,细看,她眉宇之间透露着一股安定祥和,外表却与普通人无异,在这里她被众人亲切的称呼为"庞大姐"。 庞大姐清扫完毕后回到了家中,深情地望向了堂屋里那一张黑白照片。那是她的丈夫,因病去世,如今他们分开已有一年了。 庞淑谊(毛泽青妻子) 丈夫去世后,庞大姐没了生活依靠便只好干起了街道卫生工作,但谁能想到,他的丈夫其实是毛主席的十弟呢?不过既然他们一家是毛主席的亲人,那又怎会沦落得如此"落魄"呢? 庞大姐望着"丈夫",和他相处的过往又在脑海中一幕幕重现......"三百元" 全国解放后,各地进行了如火如荼的复工生产工作,毛主席也从战场上指挥到了生活中。 为了让全国人民过上好日子,他曾带领着战士们打下了和平世界,如今又同样是为了让全国人民过上好日子,他再次将干部分配到全国各地带动生产,他的十弟便是如此。 毛主席有十个兄弟,但他们大部分都献身给了革命,最终陪着毛主席见证了新中国成立的人不多,其中一个便是十弟毛泽青 。 毛泽青 受到毛主席的教诲,1951年,毛泽青带着妻子庞淑谊跨越千山万里来到了辽宁抚顺。当时的抚顺,百废待兴,受到过严重战争洗礼后的家园,早已破败不堪。 看着这一幕,毛泽青心中也感到十分沉重。他和妻子去单位报道后,便开始思量要如何帮助这里的乡亲。 为了工作更好的进展,毛泽青首先想到的便是为自己"改名",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毛泽青认为,只有将自己是毛主席十弟的身份隐藏起来,才能让大家更轻松地和他沟通工作,并且,他也不希望因为是毛主席十弟,就得到大家的"特殊照顾"。 毛主席与毛泽青 于是,毛泽青将名字改为了"毛万才",第二日正式到岗,成为了一名会计股长。会计股长的工作并不简单,初到此时,所有的账目都还十分混乱,毛泽青愣是花了一周的时间,才将账目一一归纳。 其他同事看到新来的会计股长如此出色都十分开心,但却没有一个人会想到他就是毛主席的十弟。 工作逐渐有了起色,毛泽青的心里也松缓了些,但跨过了工作的难题,生活的磨练又接踵而至。 毛泽青和妻子从湖南而来,还从未感受过北方的寒冷。如果说南方的冷是寒气袭人,那北方的冷便是冰冷刺骨。 毛泽青的工资不高,买不起大衣,于是每日清早起身便是一场艰难。忍受着寒冷穿好薄衣后,推开门却发现漫天的雪都已积到了门口。 于是庞淑谊便也会来同丈夫一起,将雪铲开。那些日子虽然艰难,却也幸福,欢声笑语充斥在两人耳边,也成为了庞淑谊心中不灭的记忆。 在东北稳定下来后,毛泽青给他的"三哥"毛主席写去了一封信,告知他自己一切安好。事实上毛泽青每到一个地方便会主动给三哥报平安,但他也从不将此事泄露。 毛泽青、毛主席 不过没过多久,毛主席倒是提出,邀请他们来北京玩一玩。这可把庞淑谊高兴坏了,能见到主席那是多么荣耀的事啊,高兴到她都忘了主席就是他们的三哥。 出发前一天,庞淑谊怎么也难以掩饰激动的情绪,在家将几件薄衣收了又收、叠了又叠,终于见到毛主席时,她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倒是毛主席先开口:"淑谊同志,东北那边寒冷,你住着习惯吗?" 问了这句话,毛主席早已注意到两人所带行李并无足以御寒的衣物,心里非常心疼,临行前,毛主席从自己的稿费中拿出了300元,塞给毛泽青:"十弟,这点钱拿回去,给弟妹买件大衣,你们也改善一下生活。" 毛主席 毛泽青颤抖着接过,心里对三哥更加崇敬了。回到家后,毛泽青果然立马给妻子买了一件大衣,又买了一床毛毯和一块手表,两人的生活逐渐温暖了起来,但这却让毛泽青成为了组织调查的对象。 "三哥" "万才同志,你的工资不高,哪里来的钱买这些东西呢?"原来,毛泽青回抚顺后购置的物品在外人看来,根本不是自己能承担的费用,加上毛泽青的职位又是会计股长,这一下大家更认为毛泽青"贪污"了公款。 面对审查人员的询问,毛泽青很难解释,他不想将自己的身份吐露,但如今的局面又实在难以解释,最终毛泽青只好小声说道:"我是毛泽青,毛主席是我三哥,这些钱都是他给我的,你们可别传扬出去!" 毛主席 看到毛泽青一脸坚定且情绪激动的样子,大家都有些难以置信,面面相觑的同时又说道:"你有什么证据证明?" 这样看来,还是毛泽青平时掩饰得太好,以至于大家根本不相信他真的就是毛主席的弟弟。随后,毛泽青拿出了与毛主席的来往书信,大家这才相信了毛泽青所言,并惊叹于毛泽青的骨气。 身为主席的弟弟,竟然一点也不沾沾自喜,不徇私枉法,日复一日的在基层岗位上工作,这样的品德和心性实在是令人敬佩! 此后,毛泽青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上,依然没人知道他是毛主席的弟弟,他兢兢业业、克勤克俭,直到1954年将要转业时,才有人提出希望他改回本名。 "就要专业了,还是改回毛泽青这个名字吧,要是你们不改,到时候再也没人相信了呀!"一位知道实情的干部这样同毛泽青说道,但毛泽青依然不为所动,在他的心里,有没有人相信都不重要,因为他根本没打算让人知道。 后来,毛泽青和妻子到了阜新发电厂报道,还是一直用着"毛万才"这个名字,除了每年和"三哥"通信时,还会提到自己是毛泽青以外,其余的时候,他似乎早就认为自己只是毛万才了。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转眼四年又过去了,毛泽青在新的单位也工作得十分出色,但长期高强度的工作最终还是让他累倒了。 毛泽青前两年便查出自己患有心脏病,但他仍没有丝毫"收敛",还是日复一日地出现在工作岗位上,这一下,他的身体还是吃不消了,只好留在家中休养。 但恰逢此时,毛主席也来到了抚顺考察,考察结束后毛主席向市委询问起了毛泽青的情况,期望与他见上一面,但得到的回复却是:毛泽青出差去了。 毛主席在抚顺视察 事实上,市委这是撒谎了,因为毛泽青实在不愿自己的三哥为他担心,便只好拜托市委婉拒了毛主席。 可谁能料到,这一别竟是终生,一转身,便是天人永隔。 生活如同戏剧,导演是自己,演员也是自己,身临其中时,永远也不知道下一秒将会发生什么。 毛泽青本以为此次婉拒了三哥后,过两年总能再见,可他身体康复后等待着他的还是繁忙的工作,以至于他根本没有时间再访北京。 而毛主席的事务则更是繁重,除了抽空与自己的"十弟"写写信,便再也没有了自己的私人生活。 如此一晃,近二十年过去了。 毛主席 正当毛泽青一家计划着要去见见阔别已久的三哥时,一个噩耗从北京传来,沉重的丧钟传遍了祖国,无尽的哀嚎响彻了万里河山。 1976年9月9月,一代伟人毛主席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这个消息传到毛泽青的耳朵里时,他当即心脏病发住进了医院,醒来后是泪如雨下,久久不能平复。 对于他而言,这位三哥不仅仅是哥哥,更是他人生的引路人。"星星之火" 1893年,毛主席出生,1916年,毛泽青出生。毛主席在家中排行老三,毛泽青则排行老幺。对于毛泽青而言,毛主席如同大哥一般,因为在他很小的时候,大哥、二哥就因为乱世早夭了。 年轻时候的毛主席 受到毛主席的影响,毛家几兄弟都干了革命,唯独年幼的毛泽青,一直在家乡听着哥哥姐姐们的传说,但也正因如此,毛主席伟岸的身影也成了毛泽青效仿的对象。 毛泽青9岁时,便有样学样地加入了家乡的儿童团,为村民们站岗放哨。小小身躯的他,却站得十分笔直,似乎想要学他的三哥,成为人民的依靠。 但在毛泽青成长的过程中,除了捷报传回,也有数不清的噩耗。 毛泽建,1929年为革命事业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24岁。 毛泽建 毛泽华,1931年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时牺牲; 毛泽覃,1935年为掩护游击队员脱险牺牲,牺牲时年仅29岁; 毛泽民,1943年被敌人秘密杀害,牺牲时47岁... 哥哥姐姐们在自己少不更事的年纪便为国牺牲,其中的危险不但没有吓退毛泽青,反而让毛泽青有了更大的感触:一定要将敌人赶出中国,一定要报效国家! 就这样,毛泽青长大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去找毛主席,期望加入革命队伍。1937年,毛泽青离开了生他养他的韶山,去到了向往的延安。 延安是革命的根据地,三哥毛泽东就在这里。带着这样的信念,毛泽青来到了延安,如愿地见到了毛主席。 毛主席 但毛主席的第一句话就先给他破了一盆"冷水":"泽青,我们在这里是干革命,是为老百姓谋福祉,不是为了升官发财,你可千万要记住。" 从此以后,这句话就如座右铭一般紧跟着毛泽青。来到延安,毛主席并没有立刻安排毛泽青上前线,反而安排他进入了学校学习,这让毛泽青十分不解。 毛主席则语重心长地说:"我对你另有安排。"此后,毛泽青便认真学习,毕业后又进入了抗大工作,俨然成为了当时不可多得的知识分子。 毛主席 很快,毛泽青优异的工作表现就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在1938年的时候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毛主席才告诉了毛泽青对他真正的"安排"。 原来,当时的局势是:前线战士激烈,但后勤始终得不到保障,在敌人的阻碍下,部队所需的物资总是无法安全运出。于是,毛主席想到了毛泽青,毛泽青如今一身书生气的样子正适合去做这个"生意人"。 刚开始,毛泽青不太理解三哥的用意,甚至有些耍起了小脾气:"三哥,不是我不肯去,而是我本来想上阵打鬼子的,怎么现在倒是去过起了安生日子。" 听到毛泽青"抱怨"的话语,毛主席哈哈大笑起来:"泽青啊,你记住,你现在所做的事情就是为了革命,没有你,前线的战士们就没有物资,你的责任重大呀!" 毛主席在韶山 说着,主席还拍了拍毛泽青的肩膀,听到毛主席这样一番话,毛泽青如茅塞顿开一般豁然醒悟,直接就抱着算盘奔去了西安。 后来,在毛泽青的努力下,前线物资再也没有出现匮乏的情况,在大家的努力下,抗战也接近了尾声。 抗战胜利后,家乡的人总以为毛泽青会跟着毛主席"沾光",好歹当个大将军,但毛泽青并没有如此忘我,而是再次听从分配,去了抚顺。 所以,这也是为何毛泽青去了抚顺后,从不声张自己是毛主席的十弟的原因。在他的心里,三哥的教诲从不敢忘:自己的任务是为人民谋福祉,自己不论做多么基层的工作,也都是干革命! 毛主席视察抚顺 就这样,毛泽青不论到了哪里工作,都秉承着这样忘我的精神,但三哥的离去,却让他余生都处在了悔恨之中。 1981年,毛泽青因病去世,庞淑谊将他安葬后,自己又去找了份工作——给街道清扫。年近60的她,没有丝毫怨言,也不想走后门、搞关系,他认为丈夫生前所坚持的,就是她所要维护的,不仅如此,她还教导后辈,不论何时,务必要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 正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想,如果所有的人心中都有着这样一股信念,中国必将成为我们理想中的幸福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