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见过有孩子长大以后抱怨,自己的父母赚钱太少。 我只见过有孩子长大以后抱怨,自己受到了父母家暴。 我却几乎从来没见过有人抱怨,父母没带我上培训班。(评论区有人说他就是这样的人,摊手。) 每个人都有人生,但是很多人总觉得自己能改变人生的活法。 其实,没几个人能改变的了自己的人生轨迹,如果你觉得你的人生轨迹改变了。那一定是发生了很重要的事情,人是被动的改变了自己,而不是主动的去改变自己。 穷则思变,穷在变的前面。 变,也不一定是好的。 是有人当了老板,但是案情卷宗里面,更多。 我们总是太在意方法,总觉得这个世界,方法是万能的。 我刚有自己孩子的那段时间,铺天盖地的都是各种育儿书,育儿小贴士。 里面就写了,孩子最好自己一个人独立睡觉。这样以后的人格会独立,这对孩子一生来说,意义重大。 后来我又无意间看见了另外一本书,讲自闭症的。里面说,孩子童年的时候,应该多和父母一起睡觉。这样他们会有足够的安全感,不至于在夜晚醒来的时候感到孤独无助。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自闭倾向的概率,大大提高。 我就笑了。 两派人,说的都是言之凿凿,道理的一套有一套。 和父母一起睡,会变成巨婴。不和父母睡,会变成弃婴。 合着,孩子以后的人生过不好,里外里都是父母的错? 按照这个思路我想下去。 我自己也不是石头里蹦出来的,我自己也是从孩子一步一步成长期来的。 我小时候,我妈妈一直抱着我睡觉。 我长大以后巨婴了吗?恋母了吗?不肯一个人独立了吗? 没有,因为长大以后,我有了自己的空间,自己的思想。 我自然而然,就一个人睡觉了。 我妈妈小时候抱着我睡觉,没有改变我的人生轨迹。 反而是我父母顺其自然的心态,塑造了我现在的个性。 我的人生到底是怎么样的,未来我不知道。 但是,父母对我的态度,塑造了我人生的基础。 这就是生活。 我们总觉得,自己过的好,都是自己的功劳。自己过的不好,都是外部环境的错。 人总是放大自己的优点,忽略自己的缺点。 不过,我不太相信一个人能自我塑造自己的性格。 性格都是环境造成的。 生活受到性格的严重影响。 生活造就了你的人生。 所以,性格才是人生最关键的东西。 回头看看这个题目。 人生应该活成什么样子,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活着? 这个问题,已经没有结果了。 因为,如果你没出什么事情,你的人生轨迹就是你童年成长环境决定的。 如果你发生了重大的改变,那十有八九是人生无法承受之重。 如果父母总是吵吵闹闹,那孩子长大了以后就会暴躁。 如果父母总是各玩各的,那孩子长大了以后就会孤僻。 如果父母总是强迫孩子,那孩子长大了以后也会偏执。 如果父母从不支持孩子,那孩子长大了以后就会自卑。 如果父母一味宠溺孩子,那孩子长大了以后就会跋扈。 如果父母过早离异,一人一个家。那孩子长大以后,就会觉得自己是多余的。 我的父母总和我说,出了事情,一定要和家里说。父母遇到的事情比你多,很多问题,你就算能处理,你也要和家里说。因为孩子的处理方式,往往不是最优解,而是成本最大的解决方式。 我从小就感受到,家庭是我的后盾。我做事情会以家庭为集体去思考问题,这就是我的人生轨迹。 因为是集体意识,我不拒绝我爸爸买房子。我不会说,我要自立,我不啃老。然后一个人在社会上撞的鼻青脸肿才发现,原本能上车的机会早已不在。 很多人都说我把啃老说的清新脱俗。 但是当我自己当了父亲以后,我才理解我父母的想法。 如果我坚持,我在自立的道路上鼻青脸肿,满头是血。父母会心痛啊。 一个人可以自立,但是不能偏执啊。 我孩子摔跤了,我会告诉他自己站起来。 可如果地上有油呢?还一定要强人所难吗? 我会毫不犹豫的过去,让孩子骑在我的背上,就算要爬,也是爸爸爬。 因为爸爸是大人,手大脚大,爬的快。 当年,我父母怎么对待我,我以后也会怎么对待我的孩子。 我父母塑造了我的人生,我要塑造我孩子的人生。 在我父母努力的基础之上,再往前走一步。 这里面没有什么一定的方式,也没有什么独门秘籍。 有的,就是一个优良集体意识的延续。 再看题目。 人生应该活成什么样子,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活着? 我们已经无法决定,但是我们能尽可能的改变,下一代的人生轨迹。 不一定要大富大贵就是成功,如果本身自己脾气暴虐,那适当的收敛一下性格,也许就能改变孩子的人生。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煽动了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我们总觉得,自己是那个龙卷风。 却很少有人觉得,其实每个人都是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