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主播宝晓峰主持20年0失误,情系家乡内蒙古,43岁仍单身
上个月,在佩洛西窜台事件发生后,8月3日零点,开办超过20年的央视 《午夜新闻》 一反常态。
坐在直播间里的并不是平时的主持人,而是严肃郑重的宝晓峰和严於信。
两人在播完当天的 《新闻联播》 四个多小时后,就加更了 《午夜新闻》 。
用新闻联播主持人播送 《午夜新闻》 , 足以说明事件之紧急、之重要。
宝晓峰和严於信在直播间宣读了长达17分钟的重要声明,将国家各部门对佩洛西窜台事件的态度明确表达出来。
两年前主持《新闻联播》之前,宝晓峰一直是《午夜新闻》的主持人。
宝晓峰每天凌晨为观众播报新闻长达14年,她的勤奋与努力有目共睹。
从 《朝闻天下》 到中午的 《新闻30分》 再到零点直播的 《午夜新闻》 ,最终坐进了 《新闻联播》 直播间,宝晓峰一直是观众们心中妥妥的新闻一姐。
漂亮大气的宝晓峰自带平易近人的亲切感,即便是在严肃的新闻中,也让人如沐春风毫无距离感。
尤其是宝晓峰熟练准确的手语播报,更是让无数观众印象深刻。
要知道和她搭档的是央视有名的"嘴炮王"朱广权,他不仅是段子手,更是妙语连珠脑洞超大的选手。
给朱广权做搭档不仅要有强大的心里素质,更要有丰富的经验。更何况宝晓峰还是做手语新闻,足以说明宝晓峰是认真练习过很久手语的了。
颜值能打、实力在线,宝晓峰一直是央视众多人才之中的励志代表之一。
出生于广阔无垠的大草原,宝晓峰有一颗热爱自由的追光之心。
父母都是有文化的知识分子,从小宝晓峰和哥哥就在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长大。
爸爸是慈父,妈妈是慈母,父母恩爱有加性格谦和,这对宝晓峰的影响很大。
宝晓峰和哥哥尽享父母的宠爱,也学着他们那样积极乐观,坚韧温柔,不争不抢却不放弃梦想。
宝晓峰有着北方姑娘典型的飒爽和豪气,不仅长得漂亮大方, 1米7的大高个更是显得亭亭玉立。
她从小就是学校的学霸,学习从来不用父母和老师操心,是远近闻名的别人家的孩子。
虽然宝晓峰非常文静,尤其在外人面前甚至很内向,用现在的话来说她可能是有点社恐。
但宝晓峰非常爱看电视、爱听广播。她觉得主持人们流利地播送能够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又能将各种时事传播给全国、全世界,简直太强大了。
所以很早的时候,宝晓峰就有着当主持人的梦想。
宝晓峰老家是辽宁的,她和哥哥在呼和浩特出生长大,从小没接触过方言,自认为普通话很标准,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五官端正,她便在高考志愿表上填了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
那一年,北广对内蒙古整个地区只招一个人,宝晓峰凭借优秀的学霸超能力,顺利拿下了双料状元:内蒙古地区专业课第一+文化课第一。
看来凡尔赛名场面撒贝宁和康辉、尼格买提等同事所言非虚啊,央视里面谁还不是当年的第一名啊!
宝晓峰来到北广上学那年,她遭受的第一个打击就是她颇为自信的普通话。
宝晓峰的普通话并不普通,由于父母有辽宁口音,她在呼和浩特成长的十几年也沾染了内蒙口音。
在同学们的笑声中,宝晓峰才知道不是不说方言就是普通话,根深蒂固的口音才是最可怕的,因为自己根本不觉得。
当然了,同学们并不是嘲笑她,少男少女们只是觉得宝晓峰的口音有意思就笑了,并无恶意。
后来宝晓峰起早贪黑跑去操场上练习普通话的时候,很多同学、室友都给了她不少帮助,帮她纠正口音。
不到一个学期,宝晓峰的普通话就非常普通了,根本听不出来有任何地区特征了。
等到毕业的时候,宝晓峰已经是一口专业的播音腔了,完全没有辜负四年的刻苦学习和勤奋练习。
2001年,宝晓峰拍完毕业照离校,直接进入中央电视台播音组报道。
不过一开始宝晓峰的工作并不是主持人,而是幕后配音的岗位。
在录音室里,宝晓峰认真积极地对待工作,完全没有一丝不满情绪。虽然她向往成为镜头前的主播,但她更明白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份工作的意义,厚积薄发才能走得更长远。
做配音期间,宝晓峰也会主动请缨去做外派记者。很多时候他自掏腰包买火车票,只是为了顺利完成采访任务,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经验。
星光不负赶路人,宝晓峰的努力不仅被领导看在眼里, 她的进步也是同事们有目共睹的。
两年后,宝晓峰终于坐进了自己梦想中的演播间,这一次她不再是幕后的"声优"了,面对摄像头,她是骄傲自信的央视女主播。
因为能力突出,宝晓峰做新人女主播的时候并不是做好自己的节目就行的,她手中被分到了三档重磅新闻节目, 《亚洲报道》、《新闻早8点》、《媒体广场》。
就这么说吧,每天光是坐在电视机前看完这三个节目也要几个小时了,更何况宝晓峰还要对稿、直播、复盘……
宝晓峰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很多时候饭都顾不上好好吃。
和妈妈打电话的时候,宝晓峰经常在妈妈问道"中午吃什么了"这样的问题时,她就彻底发懵了。
她有时是忘了吃,有时是边看新闻稿边囫囵吞枣,根本不知道自己吃了什么。
努力如宝晓峰,她手中的节目渐渐换成了更重磅的 《朝闻天下》、《新闻30分》、《新闻直播间》、《午夜新闻》。
要说央视工作强度大呢,大家看看时间就知道了,这四档节目光是播出时间就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十二点了。
每天播完做完善后工作,宝晓峰走出央视大楼的时候都是凌晨三点多。
北方的凌晨三点,夏天还好,冬天那可是寒风凛冽的。
远在内蒙的父母每天都要凌晨起来打电话听到女儿到家了,才再次入睡。
一直到2020年9月12日,宝晓峰搭档刚强主持 《新闻联播》 ,算是完成了她第一个人生梦想。
作为一名新闻主持人,当然是梦想能主持 《新闻联播》 ,这是国家级的天花板新闻了,对主持人的要求那更是天花板中的天花板。
宝晓峰从入职央视后,从没有在节目中犯过任何口误或吃过螺丝,这样强大的专业能力才是她实现梦想的根本。
然而在播《新闻联播》之前没多久,宝晓峰的事业却惨遭"滑铁卢",上演"大型翻车现场",差点无缘 《新闻联播》。
2020年2月,正是疫情第一次席卷全国的时候。
2月8日的 《新闻直播间》 节目中,宝晓峰原本要播送一条"河南嵩县为疫情受灾地区捐献10万斤大葱"的相关新闻。
但是在节目中,宝晓峰却将河南嵩县读成了蒿县。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宝晓峰的口误一下上了热搜,被无数观众嘲笑:不认字吗?
后来还是有人将当时的新闻稿拍照发上网,大家这才明白冤枉了宝晓峰。
这篇新闻稿不仅把"嵩"字写成了"蒿"字,甚至连"县"字都写成了"线"。
好在真相水落石出,不过那段时间宝晓峰却因此陷入焦虑之中。
新闻稿被发出后,很多人谴责写稿人不用心,还让宝晓峰背锅。
宝晓峰立马站出来回应,她也有责任的,作为主播没有好好校稿勘误,播音时也没有及时发现问题。
从此之后,宝晓峰更是打起十二分精神,对播音和稿件都严阵以待一丝不苟,虽然拿到新闻稿没几分钟就要播出,她也争分夺秒地尽可能保证不再犯错。
宝晓峰的全部时间和经历都在工作上,除了主要工作之外,宝晓峰也一直投身于家乡建设和宣传。
老家内蒙古有什么大小活动,只要需要宝晓峰出力、出席,她一定放下所有工作回老家助阵助威。
内蒙古有宣传活动或节目,宝晓峰也从不缺席。
努力勤奋搞事业,为家乡建设助力,宝晓峰如今44岁仍孑然一身。
很多热心观众为她操心终身大事,甚至提议全国妇联帮这些大龄未婚的女主播们搞联谊相亲,让国家出手帮她们结婚。
下个月二十大就要召开了,再有三个多月就2023年,竟然还有人用是否结婚、生育来评价一个人,简直可笑。
结婚生子固然是人生大事,但也并不是每个人的必选项。
选择不婚也好选择丁克也罢,各有各的人生选择各走各的路。
管好自己的手和嘴,对他人不违法不违背道德的选择,只要尊重、祝福,不需要发表个人看法。
在宝晓峰心中,事业和梦想是第一位的,第二位是家人和家乡。
如果遇到三观相符、志趣相投的人,她也一定会勇敢拥抱幸福。
希望大家能够一起祝福宝晓峰事业顺利,生活幸福。
一个人时享受自在专注,遇到良人时也能共度美好时光!
友情提示:原创不易,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