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美国三大股指同时遭遇两个月来的重挫: 道琼斯工业指数大跌3.03%; 标普500指数大跌3.37%; 纳斯达克100指数暴跌4.11%。 原因,来自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的讲话。 首届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起源于1982年。 当时的背景,是美国经济经历了十多年的滞胀,失业率更是从1969年最低的3.4%的低点,暴涨至1982年年中的9.7%,经济处于深度衰退时期。 当时的美国,大量工厂倒闭,工人失业,而还不起贷款的农场主,更是将卡车开进华盛顿,堵在美联储总部的门口。 除了如雪片般的咒骂信件之外,普通农民和工人,都对美联储痛恨不已,还包括议员、经济学家、华尔街大佬、记者……都对沃尔克咬牙切齿,众议员亨利-冈萨雷斯,更是声称: "(沃尔克)突破良心底线,让高利贷行为合法化。" 时任美联储主席沃尔克,因为大幅度提高利率,减少美国货币供应,被美国人认为,是经济衰退的罪魁祸首,在1982年8月下旬,他来到杰克逊霍尔小镇,面向世界各国央行行长,阐述自身的货币政策选择。 这位议员其实没有说错,当时的沃尔克,将美联储的基准利率,提高至20%的历史最高位,注意,是美元官方基准利率,20%,你说,这算不算 " 高利贷行为合法化 " ? 但是,正是靠着这样的超高利率,再加上对货币供应增速的管理,沃尔克,最终成功驯服了美国持续15年的顽固通胀。 1982冬天,美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进入历史性拐点,而美国股市,在经历了将近十年低迷之后,一场史诗般的大牛市正在拉开序幕。 广义地说,这一场超过40年的美股大牛市,一直持续至今。 到了1983年上半年,常年保持在5%以上的美国通胀率,下降至3.2%,之后两年在4%左右,美国的经济也开始回暖,1983年,GDP增长率为4.5%,1984年高达7.2%…… 某种程度上说,沃尔克的紧缩货币政策,为未来美国35年的货币政策打开了最大的空间,也开启了全球此后40年经济繁荣的道路。 今年,正好是第一届杰克逊霍尔央行年会举办40周年。 也许,是为了致敬1982年的沃尔克,一向磨磨唧唧语带含混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难得一见地发表了一次简明扼要的讲话。 鲍威尔的演讲稿名称,叫做 《 货币政策与价格稳定 》 ,全文仅有1300个词汇,讲话持续时间不到10分钟。以我的观点来看,这算是创下了历史上鲍威尔讲话水平的最高峰,勇于承担责任而且还干脆利落。 一开始,鲍威尔就表示, " 首要任务是将通胀率降至2%的目标 " ,算是掷地有声。 接下来,鲍威尔也没有像以往一样,扯半天什么经济与通胀之间的黑格尔辩证法关系,而是明确表示, "物价稳定是美联储的职责所在,也是经济的基石" 。 更进一步, "没有价格稳定,经济不再普惠于大众",而且,"高通胀的负担落在最无力承受的人身上"。 关于加息有可能导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鲍威尔也表示说: "恢复价格稳定需要一段时间,需要强力地运用我们的工具,使需求和供给更好地平衡。 降低通胀可能需要经济保持一段持续低于趋势增长率的时期。 此外, 劳动力市场状况很可能也会有所走软。虽然利率上升、经济增长放缓和就业市场疲软会降低通胀,但也会给家庭和企业带来一些痛苦。这些都是降低通胀的不幸代价。然而,恢复价格稳定失败将意味着更大的痛苦。 鲍威尔也承认,美国的经济数据好坏参半,但他认为,从就业数据上看,美国经济,现在好得有点过分了,以至于通胀下降幅度不及美联储的要求: "我们的经济继续 显示出强劲的潜在动能 。 劳动力市场尤其强劲,但它显然是失衡的,对工人的需求大大超过了可用工人的供给 。通胀率远高于2%,并且高通胀继续在经济中蔓延扩散。 尽管7月通胀数据较低令人欣慰,但单月的改善远低于使FOMC确信通胀正在下降所需的水平 。" 在目前的情况下,通胀水平远高于2%,且就业市场极度紧俏, 即使在到达对长期中性利率的预计水平后,依然还不是罢手或暂停的时候。 7月份上调目标区间,是在多次会议中第二次加息75个基点,我当时说, 下次会议时再来一次不寻常的大幅加息可能是合适的, ……,在某种程度上,随着货币政策的立场进一步收紧,放缓加息步伐可能会变得合适。 "恢复物价稳定可能需要在一段时间内保持限制性的政策立场,历史记录对过早放松政策提出了强烈警告, ……,到2023年底,联邦基金利率中值略低于4%。 接下来,鲍威尔特别回顾了美国1970年代和1980年代高且不稳定的通胀,以及过去25年低且稳定的通胀,提出来美联储需要吸取三点教训,我总结如下: 1)央行能够,而且应当,承担起实现低且稳定的通胀的责任。 我们实现价格稳定的责任,是无条件的。 2)公众对未来通胀的预期,会在设定一段时间内的通胀路径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胀越高,人们就越预期它保持在高位,并将这种信念纳入薪资和定价决定。 3)我们必须坚持加息,直至大功告成。 鲍威尔讲话稿的整体,就是这么简短,但我们都知道—— 字越少,事越大。 鲍威尔的讲话,宣告了美联储将持续强力加息,而且,马上将体现在9月份的美联储议息会议上,只有在通胀明显下去的情况下( 所谓的"大功告成" ),美联储才会考虑停止加息。 Jackson Hole会议开始前的几个小时里,CME利率期货显示的9月加息0.5%和0.75%的概率各自都在50%上下。而鲍威尔讲话之后,9月份加息0.75%的预期大幅领先,由此可见市场对鲍威尔讲话的解读,就是继续 " 激进加息 "。 正是因为嗅到了美联储仍将大幅度加息的消息,资本市场才大惊失色,以暴跌来应对。 老实说,写了这么久的财经文章,我这是第一次夸美联储主席的讲话稿。 可惜—— 广告做得好,不如新飞冰箱好; 讲话吹得好,不如行动体现好。 鲍威尔讲话这么动听,那当初为啥要搞无限量QE印钞? 2021年上半年,为什么要自欺欺人告诉大家"通胀是暂时的"? 2022年初通胀明明高涨,为啥要推卸责任说是供应链问题? 在我看来,鲍威尔领导下的美联储,乃至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央行,最善于的,是制造通胀问题,然后,又正气凌然地说,我们要控制通胀。 这一套 制造通胀-压制通胀 的把戏,就是法币时代各国央行工作的核心内容。 回到资本市场来说,即便是鲍威尔这一次如此鹰派,而且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如此鹰派,我也还是认为,这也是鲍威尔最后一次这么鹰派了——在中美不爆发战争的情况下,如果,美股这一次跌下去,极大概率将是美股的最后一跌。 进一步地问,为啥鲍威尔这一次这么放鹰呢? 当然是美国的就业和失业数据,给了他无限的底气,所以,下一篇文章,我来好好解读一下美国当前的就业失业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