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英格兰历史最伟大的队长,拥有极致的防守艺术,但英年早逝
1970年世界杯小组赛,巴西1 : 0击败英格兰的比赛结束后,球王贝利主动找对方6号球员博比摩尔交换球衣,而不是在比赛中扼杀自己一记必进头球而成就"世纪最佳扑救"的守门员班克斯。理由是——"摩尔是我见过的最好的防守队员。"
众所周知,1970年世界杯巴西队夺得冠军,且永久占有雷米特杯。当时的桑巴军团几乎是以摧枯拉朽之势折桂,他们所遇到的唯一阻力,也是最顽强的抵抗,就是来自这位最好的防守队员所率领的卫冕冠军英格兰队。
与英格兰的比赛,巴西人吃足了苦头,自己千方百计仅入一球不说,还让对方回敬的两个门柱吓出一身冷汗,如果不是第59分钟的雅伊尔津霍、托斯唐和贝利的天才联合爆发,最后的胜负确实难料。
关于摩尔的防守功夫,其职业生涯从未染红的记录不过是"表象",最为本质的是当属那个流传于众多民宿口中的"一生只铲一次球"的传奇——其中以乔治贝斯特的言论最具代表性,"一个伟大的球员,一个伟大的领导者,可能还是我曾见过的最好的后卫,几乎很少看到他使用铲球来阻止对手。"
一生只铲一次球,这是种怎样的防守境界?虽然这种说法明显夸大了事实,但他使用铲球来阻止对手的镜头的确几乎很少看到。更何况,作为拖后中卫的摩尔,在长达20年的职业生涯中一直都""高尚地挺立在风口浪尖——不光只率领失去了领先地位的英格兰队重回世界之巅,更是凭借一己之力把历史一片空白的西汉姆队送上至今未能达到的高峰(1964年足总杯冠军、1965年欧洲优胜者杯冠军)。
既然已经提到了"一生只铲一次球",我们不妨来看看这是怎样的一次铲球。
英巴大战激战正酣,巴西队雅伊尔金霍接到妙传之后沿前场右侧肋部向自己最擅长的大禁区右角从容挺进,且左侧还有队友托斯唐在遥相呼应,反观英格兰队,只剩拖后保护的博比摩尔在禁区内,但英格兰队长在此"一挑二"劣势下不慌不忙,在节奏和距离上都把握的恰到好处,面对面的且战且退中保内放外的诱敌深入之后,于对方走向外线的动作刚刚启动,却尚未完全展开的瞬间,在原地、没有任何预兆地突然伸出右脚倒地一铲,雅伊尔津霍甚至还没明白怎么回事,皮球便已成了摩尔的囊中之物。
赛后,雅伊尔津霍也向对手表达了由衷的赞叹:"他封住了你前进的所有通道,仅留下一条出路,那正是他想让你去的地方,结果是你控制的球被夺走。"
如果拥有出色的防守技术,专门在最后时刻扼杀对手的进攻,那么你算是一名合格的中卫;如果在防守滴水不漏的基础上,能出色地参与进攻,那么你是一名杰出的中卫;如果在执行攻防转换的同时,还能最终使球队彻底地从被动的压力中解脱出来,那么你就是一位伟大的球队领袖、甚至精神支柱。
博比摩尔正是这两项技术与一种气质的完美结合体。不光是防守出色,英格兰队长在球队进攻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他几十米开外的精准长传,几乎每一次都能改变场上局势,还有那"出人意料的活跃在中场"的本领。
虽然这些都还仅限于助攻的范畴,不像贝肯鲍尔那样完全地主导进攻甚至主攻,但是其变被动为主动的效果却毫不逊色,就在这一点上,这两位英德国家队史上最杰出的队长是相似的。
摩尔助攻不仅有改变场上平衡的作用,很多时候还能够直接成为比赛胜负手。所以经典之例莫过于1966年世界杯决赛那次,不仅是他个人足球生涯中最为精彩的一次助攻,还被认为是世界足球史上最经典的中卫助攻。
当时比赛第8分钟,摩尔中场带球突破被犯规,他起身之后观察场上的局势,不等德国的防守队员完全落位,就向对方禁区送出一脚精准的长传。处于空档,无人盯防的英格兰中锋 赫斯特 甩头攻门,德国门将汉斯·蒂尔科夫斯基毫无反应,只能目送皮球入网,比分被改写为1:1。
最终,在这场荡气回肠的世界杯决赛中,英格兰以4:2战胜联邦德国,历史上第一次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次捧起世界杯的冠军奖杯。
而摩尔在 1970年的金球奖评选中名列第二 ,位于德国巨星盖德·穆勒之后。作为一名纯防守队员,能够在金球奖的评选中获得第二,足以证明博比·摩尔的个人能力,足球声望和历史地位,这是足球史上最伟大的防守队员们才能取得的荣誉。
从1962年到1973, 博比·摩尔一共为英格兰出战108次 (历史第五), 打进2球,帮助球队获得一次世界杯冠军和一次欧锦赛的季军。 毫无疑问,摩尔是英格兰国家队历史上最伟大中后卫,球迷心中永远的队长。
1993年2月24日,博比·摩尔因肝癌和肠癌医治无效在伦敦去世,享年51岁。他成为了1966年世界杯英格兰夺冠阵容中第一位与世长辞的球星。得知摩尔去世的消息,球迷们用鲜花,围巾和眼泪表达对这位伟大队长的思念和哀悼, 西汉姆联俱乐部则永久地退役了摩尔的6号球衣 。
2002年,博比·摩尔成为首批入选英国足球名人堂的球员。
2007年的5月11日,博比·摩尔的个人雕像在新温布利大球场前正式揭幕,英格兰的足球圣地和他们最伟大的队长永远地融为了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