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后郑洞国一直不算配合,抗美援朝前他的一番分析,逗乐周总理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8年10月17日,长春和平解放的那一天,国民党司令部的大厅里站满了解放军,担任长春防守司令官的郑洞国被部下带下楼。
郑洞国一走到大厅,一群人齐刷刷全盯住他,等待着他的表态。
郑洞国
几位解放军将领严肃地看着郑洞国。他们早在见到郑洞国之前,就听说过他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功绩。
从卢沟桥事变,郑洞国死守保定城,率先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开始,到后来的台儿庄战役、昆仑关战役,甚至是赴印与美军合作抗日的缅北反攻战役,都少不了郑洞国的指挥领导。
在整个抗日战争中,郑洞国辗转南北,出生入死,屡立奇功,被誉为抗日名将。现如今,长春的国民党军在解放军的围困策略下,已然大势已去。
郑洞国败局已定,解放军进入长春。跟随他经历过各个战役,出生入死的新七军放弃了抵抗,站在广场等待着郑洞国最后的命令。
而摆在郑洞国面前的只有两条选择:
一是投降。城中十万士兵不战而降,第二日印有郑洞国投降的报纸就会出现在蒋介石的办公桌上。国民党将领公然违抗总司令的突围命令,论罪是要受最严厉的军法制裁。
图源网络
二是抵抗。此时驻长春的国民党军队还有新七军与六十军,两支军队目前没有重大人员伤亡,且蒋介石正在沈阳等待郑洞国突出重围与大部队汇合。即便抵抗失败无法突击出解放军的封锁区,也可以撤退至长白山上进行游击。
时间一点一点流逝,看似是只能拼死突围的局面,郑洞国的沉默却让大厅里的氛围下降至冰点。
他环顾了四周,下达了最后的决定。顿时,十万国民军所在的广场上瞬间响起了激烈的枪声。
枪声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最后一声枪声消散。群众拉着横条打开紧闭的大门,走上街激烈地欢呼着长春的解放。
图源网络
很快,"郑洞国在长春战死"的消息传遍大街小巷。
得知此事的蒋介石大惊失色,他不知道,这只是郑洞国与共产党达成一致的"假死"计划。沉默寡言的战败将领
这场"假死",郑洞国一开始是不愿意的。他不愿违背"信义"二字,作为国民党将领不战而降。
但历史是多数人的选择的结果。
早在解放军入关之前,部下就偷偷背着郑洞国,与城外紧密封锁的解放军洽谈好了:国民党六十军主动起义投诚,解放军进入长春后,便在中央大楼的广场上放几阵枪,表示郑洞国在率部坚决"抵抗"。
郑洞国知道此事后大为震怒,他挣扎了很久,是顺应历史的必然趋势,还是坚守"本心",忠义两全。
他是个难得的人才,也有自己的傲骨,最终准备了一把自绝的手枪藏在枕头下,想在最后时刻以死明志。但就在他准备动手自裁的那天晚上,他发现手枪被偷了。
郑洞国
郑洞国直率的新七军几位副官商量以后,悄悄拿走了郑洞国藏在枕头下准备自绝的枪。对于自己的部将,郑洞国又气又无奈,最终选择和他们一起面对进入长春的解放军。
他放下了武器,跟随着部队一起出了城。
当天晚上,在城外与国民党军对阵数月的兵团司令肖劲光和政委肖华,邀请郑洞国与他们一起吃饭。说是吃饭,其实也是试探郑洞国对中国共产党的态度,想要劝这位将才一起建设新中国。
如果换做其他战败的国民党军官,在这时已经开始对国民党进行各种批评,并表明要加入共产党的决心,以保全自己的战功与将领身份。
但心情极其低落的郑洞国在席上只能低头喝酒,不肯讲话。
他总觉得自己的投降违背了自己的信义,对不起一直以来跟随的上级,也对不起同他出生入死的士兵。
他表示自己心灰意冷,打算解甲归田,不再参军带兵。于是请求二人关于他的消息不要对外透露,所有公开宴会也不要邀请他参加。
郑洞国
当他提出这样的请求时,肖劲光与肖华了然,他是不想再参与国共两党之间的博弈中了。两人对于这样优秀的将领不能加入中央都深表惋惜与遗憾。
最终,中央尊重了他的意愿,将他送到战争后方的哈尔滨生活。截然不同的共产党
关于郑洞国为什么不愿加入共产党,据他后来的孩子回忆,并不是郑洞国有私通国民党的打算,而是跨不过自己道德上的良心。
他作为从湘西大山中奋斗出来的爱国军人,大革命时期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亲耳聆听过孙中山的教诲。当初,他加入国民党不是为了党结营私,恰恰相反,是出于对报国的热枕。
当年他以国民党将领的身份在抗日战争中杀出一条血路。
在郑洞国心里,加入共产党相当于把枪对向了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
战后来到哈尔滨,他偶然得知,自己年少在黄埔军校的老师周恩来,曾在东北人民解放军包围长春时,亲笔写信劝导自己。
信中提到,中央解放大陆的胜局已定,邀请他加入人民解放军的行列,与吴化文、曾泽生两位将军一起为全国解放事业添砖加瓦。但这封信最后并没有送到郑洞国的手里。
当时的长春秩序混乱,他所在的司令部枪声四起,信件已经丢失。
郑洞国得知周恩来写信一事非常感动,这也为他在日后加入新中国埋下伏笔。
当初他在黄埔读书,周恩来曾教过自己,对自己多有照顾。哪怕郑洞国当时身处敌对阵营,周恩来也依旧不减曾经的关怀与热情。
周恩来这样的感情,让郑洞国在举目无亲的哈尔滨久久不能忘怀。郑洞国也开始思考,拥有这样领导人的共产党到底是怎样的群体。
郑洞国
当初在国民党时,蒋介石对共产党多有诋毁,说他们落后,不"正统",是土匪。
但郑洞国想起他长春战败时,东北解放军军团长与政委在初次见到他时,二人特地从车上下来,对他亲切地握手,问候。
晚上三人聚在一起吃饭,他们还向郑洞国解释:对长春进行经济封锁,是为了尽可能减少伤亡,以谋求和平地解放长春。
两位党员在那晚对他的关怀,被沉默的郑洞国看在眼里。他开始怀疑起蒋介石对共产党的评价,并决定重新了解和认识共产党。
过去,他在蒋介石统治的国统区为了民众奔波。但无论他采取多么温和的政策,路边的流民与孤儿也不曾减少。
他没见过中央苏区统治下的平民是怎样生活的,他以为和在国统区里的生活没什么不同,甚至还怀疑可能更糟。
当初,中共在围剿下打出的四渡赤水等奇迹般的操作,许多国民党军官都认为那只是侥幸。
郑洞国的内心冒出了许多疑惑,他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共产党究竟是怎样的存在,然后他来到了解放区。
敌对阵营里的师生情
郑洞国在起义投诚后,以国民党军官的身份转移至中央后方解放区时,起初是有点害怕的。
国民党对战时被俘虏的中共官员,大都是直接关进监狱里,赶尽杀绝。当初西安事变,国民党对杨虎城一家人的待遇,即便现在回忆起都让他寒心。
郑洞国做好准备要面对最坏的处境,当地的党员却没有因为他是国民党的军官而处处为难他,相反还无比热情地带他在当地逛了逛,与他唠起了家常。
郑洞国
当时的哈尔滨解放区是整个东北解放区的中心大城市,肩负着稳定地方政权、恢复经济建设,进而支援前线的历史重任。中央让郑洞国在这里疗养,可见对他的信任与期待。
中共为解决解放区的发展问题,投入了许多精力。在当地强调要建设民主的、法制的社会秩序,并且还废除国统区时期的苛捐杂税,通过改善工资待遇来稳定工人们的生活等等。
当地勃勃生机,人民安居乐业的画面,是郑洞国带着军队辗转多个国统区都看不到的景象。
郑洞国就在这田间专心地劳作。他在哈尔滨生活了很多年,直到1950年。
正是八月,即将入秋的北京空气中染上了枯叶般的凉爽,温度适宜。郑洞国虽然解甲归田不问外事,但对于国家的安定与和平还是很关心。
国民党退至台湾后,美国立刻插手了两党之间的矛盾,将美国军舰开进台湾海峡,与大陆对峙,并在临近中国东北部朝鲜的挑起了内战。
美国之所以这样做,是想要将矛头直指新中国。
郑洞国看着报纸上刊登的蒋介石与麦克阿瑟的合照,陷入了某种不安。
恰巧那年,郑洞国因心病身体不适,经中央同意前往上海治病。在途经北京时被老师周恩来叫住。
自解放之后,周恩来先后为战事、为新中国奔忙,一年四季没有空闲。即便这样,在得知郑洞国途径北京这件事后,他仍特意抽出空闲时间亲自宴请。
当天郑洞国一到,周恩来就立马从沙发上站起,快步上去迎接。
郑洞国还在黄埔军校读书的时候,就是一个诚恳老实的好学生。
他看着当年的恩师,顿时热泪盈眶,平复了好一会儿,开口第一句就是对周恩来的道歉,说自己辜负了当年老师对他的教诲。
周恩来立刻摆摆手,打断了他的道歉,问他在哈尔滨住得怎么样,家里有没有人,身体状况如何等等。
郑洞国一副正襟危坐,像学生时期周恩来抽查他功课时的样子。
周恩来问郑洞国今后有什么打算。郑洞国顾及自己曾是国民党的身份,怕惹老师不快,便说自己别无所长,人也老了,打算看完病继续回家种地。
周恩来敏锐的察觉到了他的想法,他告诉郑洞国,自己不是来拉他入党的。
"只要一心为民,愿意为人民做贡献,身份怎样都是次要的。"
老师的话如久旱的甘露,让郑洞国听后内心动容。就在他内心因为老师的知遇之情左右摇摆时,周恩来问了他一个问题。
"你觉得,我们打美军,能打赢吗?"远征军将领的宝贵经验
周恩来宴请学生郑洞国,不仅是为了叙旧,也是为了两个月前美国出兵入侵朝鲜一事。
现在,美军的战火已经烧到鸭绿江边,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日成请求出兵救援的信被加急送到毛主席的手上。
但中国高级领导层出现了严重的分歧。
反对出兵的人认为,目前新中国国民经济还没有恢复,一些边远地区和岛屿上还残留着百万以上的国民党军队。
他们不断强调,对手是经济实力与工业实力远超我们的美国,一旦发生冲突必输无疑,现在的新中国应该谋求自保。
而赞成出兵的则认为,美国一旦控制住鸭绿江以北,对正处于摇篮中的新中国政权将是巨大的威胁。
唇亡齿寒,这场侵略战争不仅关乎朝鲜,也与中国的利益紧密相关。
就在这关键时刻,周恩来迫切地需要郑洞国的意见作为重要参考,从而让新中国做出更加明确的选择。
他知道,自己的这位学生曾参加过中美合作抗日的缅北反攻战役,而这场战役属于抗日的正面战场,由国民党全权负责。导致中央对美军的优劣知之甚少,无法收集到关于美军的详细情报。
郑洞国虽不是与美军交手最多的国民党将领,但他是为数不多留在大陆,且参与过此次战役的将领之一。
他在缅北反击战中曾与美军联合作战,接触到的美军情报对中国是否援助朝鲜的决策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
听到周恩来的问题后,郑洞国愣了一下。他低下头思索几秒,斩钉截铁地说:"打得过!"
郑洞国对周恩来讲述了自己在战场上对美军的印象。
他最深的,便是美国空军协助地面作战的火力支援,在整个作战期间甚至完全掌握了缅北、滇西战场上的制空权,有许多日军据点都是仅靠美军航空队而摧毁的。
作战期间,中国远征军还使用了许多先进的美式武器装备,使部队的通讯手段、机动能力、火力配备有了很大的增强。
"但他们也不是没有弱点。"
郑洞国在说完美军的优势后,也分析起他们作战的缺陷:
美军都是在异国作战,士兵们没有浴血奋战的士气,大多都是将保全自己放在第一位。
当受到毁灭性打击时,他们往往溃散、撤退得也快,打不了硬仗。
为了让周恩来更好地理解,郑洞国还讲述了一个当时的场景:
图源网络
美军与国民军一同转移阵地时,会更难适应高强度的长行军任务。
较远的据点转移中,美军会因为疲惫, 擅自丢弃自己的武器装备来为自己减重。
这种行为在遇到敌军的突袭时是非常危险的,不仅浪费物质,而且还会暴露军队行踪。
所以当中美两军一起到达目的地时,中国的军队衣着整齐,武器装备一个没落 。而旁边的美军有些士兵甚至连军装都舍弃,只剩下一个短裤,两手空空站在队伍中。
周恩来听着郑洞国的描述,仿佛自己也站在现场亲眼看到这荒唐的景象,不禁开怀大笑起来。
郑洞国在缅甸反攻战役对美军的综合评价,给了周恩来很大的启发。 也因为郑洞国的意见,党中央能对援朝利弊和敌我双方优劣有了客观且准确的比较,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一正确决定。 被信任的国民党将领
与周恩来谈话接触后,郑洞国便去往上海看病。身体医治好后便来到北京,被中央安排在水利部当参事。
也是在与周恩来的谈话中,他彻底放下了自己对国民党的执念,愿意为新中国的建设出一份力。
之后在第一届全国人大开幕前,毛主席曾亲自提议让郑洞国担任国防军事委员会委员,这在当时是中央对他能力极大的肯定与重视。
不久,郑洞国收到了去毛主席家中吃饭的请柬,那天他又紧张又高兴。
在此之前,他与毛主席没见过几面,让他惊讶的是,毛主席会用家乡话与他交谈。
大家坐下来后,毛主席又指了指茶几上的烟,问郑洞国吸不吸烟。郑洞国点头说吸,便从中抽出一根正要点。毛主席又从沙发上站起来,拿出火柴给他点烟。当时的场景让郑洞国很震撼。
国民党上级对下属的苛刻让郑洞国习以为常,很难想象作为国家主席的毛泽东会给自己这样普通的将领点烟。
后来他经常给自己的孩子讲,讲自己在东北抗战,讲自己在解放区看到人民幸福的画面,讲两位领导人对自己对国家对人民群众的照拂,他前半辈子想实现的道路在共产党这里找到了,他不住感慨:
"这后半生幸亏跟着共产党。"
埃及发生火车与小巴车相撞事故当地时间9月2日,埃及东部省发生一列火车与一辆小巴车相撞事故,造成至少3人死亡,10人受伤。埃及铁路局在一份声明中说,事发时小巴车正横穿一个非法铁路道口,火车司机发现后不停鸣笛示警
习近平复信里斯本丸号船幸存者家属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里斯本丸号船幸存者家属,鼓励其继续积极致力于中英友好,期待更多英国朋友为中英关系作出贡献。习近平指出,1942年中国浙江省舟山渔民英勇营救里斯本丸号船英军战
1961年,毛主席与末代皇帝畅聊5个多小时,溥仪几次失声痛哭20世纪30年代,日军大规模侵华,溥仪被日军控制,被迫当了东北地区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1945年,日军投降,溥仪准备逃跑,但是被苏联红军俘获,并带回了苏联。1950年,溥仪被押解回
葡超,埃斯托利尔VS里斯本竞技葡超,埃斯托利尔里斯本竞技里斯本竞技两连败,豪门三连败是不可想象的所以里斯本竞技需要客场反弹止颓取胜,这是最重要的基本面也是主流的市场情绪而恰恰,里斯本竞技的广义实力基础实力,具备
非洲贝宁跟法国的关系有多深?一国一品走近非洲1904年并入法属西非。1958年成为法兰西共同体内的自治共和国。1960年8月1日独立,成立达荷美共和国。1975年改名为贝宁人民共和国,1990年改为现国名。贝
跨境电商新逻辑从找需求到能履约在全球运费暴涨中,快递费比货值钱买家选择弃单的情况已屡见不鲜。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近5年来,民营中小企业跨境电商进出口量涨幅近10倍,在中国对外贸易的占比接近40,且以每年超过两
啥信号?新能源赛道集体回调,逻辑有变还是情绪干扰?机构中长期确定性无疑恐慌的时候买入,兴奋的时候卖出。投资高波动的新能源赛道,一位基金经理给出了这样的建议。8月以来,赛道股持续调整,新能源内部多个细分领域估值下挫,最近两周的下跌趋势尤为明显,以中证内
古代皇帝为啥生不出孩子来打开眼界说起皇帝,后宫佳丽三千,听起来简直是梦想生活。然而,历史上很多皇帝却没有子嗣。比如宋朝皇帝,就有屡屡出现生不出孩子的情况。读完宋史发现,宋朝皇帝要么没有子嗣,要么孩子早年夭
李世民杀掉单雄信后,徐茂公偷偷抚养其妻儿,不想给大唐埋下祸根隋朝末年,炀帝无道,百姓们哀声哉道,刚结束的南北朝十六国纷乱的阴影还没从民众的心头扫去,又一个混乱的时代即将来临。隋末风云,天下大变,与三国时代不相上下,各路豪杰揭竿而起,互相攻伐
萧何有多敬业?竟敬业到让老板刘邦害怕一不要金银财宝,要文献资料刘邦起事做了沛公,萧何做他的副手。刘邦率军进入咸阳,手下将领争先恐后冲向府库分金银财宝,而萧何却先收集法律条文地理图册户籍档案等文献资料。项羽分封诸侯,刘
20句话瞬间平复了焦虑的心头条创作挑战赛01你所担心的坏事,99都不会发生02你努力的样子像太阳一样闪闪发光03变好的过程都不太舒服,加油,挺挺就过去了04每一次努力都是一次幸运的铺垫05你决定做什么人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