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疫情开始后,全国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国内经济遭受前所未有的打击,人民的收入减少,就业也较为困难。每年几百万的大学生等待就业,有一半的毕业生感叹"毕业就等于失业"。这让人不得不感叹,生活真难啊! 从去年开始我国楼市就开始走下坡路,房价一跌再跌,和早先那个火热的楼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今房子也卖不动了,央媒建议:2022年起,学会过"紧日子"。 一、当下楼市的发展现状 从去年开始,房价就开始下跌,到如今依旧是下跌趋势,谁也不能预料未来楼市会是什么走向。接下来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当下我国的楼市现状。 总的来说,就是不容乐观。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今年7月,我国商品房的销售面积只有0.9亿平方米,同比下降了28.9个百分点,与今年6月份相比,降幅还扩大了10.6%。而1月到7月,也就是前半年,我国的商品房销售面积为7.8亿立方米,同比下降了23.1个百分点。以上的是今年的销售面积现状,接下来我们看一下今年的销售额。 总体不用多说,也是不断下滑。来看一下今年前半年和7月份的单独的销售额。今年1月到7月份,我国商品房销售额是7.6万亿元,同比下降28.8个百分点;再看7月份,我国商品房的销售额大约为1万亿元,同比下降28.2%,降幅较6月份扩大了7.4%。 通过以上数据来看,房子已经卖不动了。那么楼市现在的状况真的只是因为疫情的原因吗?接下来我们对其进行原因分析。 二、房价持续下跌的原因 自从去年下半年至如今,我国楼市发展极为不景气,房价一跌再跌,我们总是习惯于将原因归结为疫情导致,而忽视了其他原因。接下来我们将对其原因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每个行业都有其规律性,也就是周期性。就如同我国的地产大亨王健林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哪个国家的房地产能够兴盛超过50年。其实做这个行业的老板比我们更懂得行业的发展规律,这些他们曾经肯定研究得透透的。而每个行业都一样,应该说是没有哪个行业可以兴旺超过50年。 因为目前我国楼市的现状就是住房过剩,开发商还在不断建造新房,城市人口趋于饱和。国家城镇化也逐渐放缓,人口老龄化严重,新生人口数量下降,这一切都预示着国家楼市的不景气。 其次,疫情也有一定影响,因为疫情持续性发生。疫情迫使大家赚钱的脚步放缓,对于年轻人来说,时间就是金钱,但是,疫情一来,再忙也要隔离,再忙也要接受国家的政策。由此,也使得很多人丢掉工作,或者收入锐减。年轻人没钱买房,中年人没钱还贷,老年人再没心情买房。当然,这也只是其一,不能归结为所有。 三、央媒的"紧日子"建议 面对楼市发展下滑,没人买房,这样的情况下,人民日报曾发表了一篇名为《节用裕民过"紧日子"》的文章,"紧日子"很接地气,同时也非常真实。央媒发布这样一篇文章,意为国家带头过"紧日子",这种带头最能起到团结民心的效力。 鼓励各级政府都加强政府作风建设,由政府带头做到勤俭节约,让老百姓的心跟着国家走。这种过"紧日子"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长期坚持。 国内疫情不时反复,国际局势纷繁复杂,未来是什么样,谁也说不来。但是,可以明确的是,我们踏踏实实做好自己,做好每一件事,不盲目跟风,炒房、投资,一切尽量不参与,或者谨慎。 总结 总之,楼市不景气,房价下跌,既有疫情影响,更重要的还是行业的规律。本来这几年因为疫情,大家的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生活排在第一,哪有闲钱买房呢。 央媒建议大家要学会过"紧日子",我相信,在国家的上行下效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杜绝铺张浪费,厉行节约,养成一个好习惯。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除了过"紧日子"外,还应该拥有这3样东西,不论何时,都不会心慌,那就是:健康、技术以及收入。 本平台对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