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炎饮食需要避开的3大类食物
慢性炎症是万病之源,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配偶之间的争吵,食物、空气、水等带来的毒素,不良的饮食习惯等都会引发慢性炎症,从而导致各种疾病或者症状—— 抑郁,疼痛,失眠,腹胀,便秘,脱发,甚至自体免疫性疾病,癌症等。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抗炎生活呢?
——首先,饮食最为重要!饮食是炎症的主要触发因素! 可以长期吃的抗炎饮食足量的瘦肉蛋白 :如鸡肉,鱼肉等 各色蔬菜: 颜色越丰富越好,如彩椒,洋葱,芦笋,西兰花,秋葵,胡萝卜等。 新鲜水果 :酸橙,柠檬,蓝莓(柠檬可以用来制作排毒柠檬水) 无麸质谷物 :麸质可以促发炎症反应,加重肠道通透性,引发痤疮,荨麻疹,关节炎等。 抗炎调味品: 肉桂粉,姜黄粉,可可粉等 健康脂肪: 推荐Ω-3脂肪酸(如:鱼油,亚麻籽油等);单不饱和脂肪酸(如茶籽油,橄榄油等)
应避开的成分
下面的成分可能对人体有害,需要我们一一排出。 (1)人工甜味剂
1.阿斯巴甜 :作为人工调味剂,可能增加患心脏病,淋巴瘤的风险。常见于奶昔,无糖碳酸饮料中。
2.赤藓糖醇: 一种糖醇类甜味剂,多见无糖饮料,布丁,酸奶,对消化系统会产生有害影响,可能干扰肠道菌群。
3.麦芽糊精 :一种深度加工的淀粉产品,可用作甜味剂,防腐剂和增稠剂,多见于布丁,保健品中,会扰乱肠道菌群。
4.三氯蔗糖: 一种人造糖,可导致白血病和体重增加,多见于无糖碳酸饮料,口香糖和酸奶中。 (2)植物油
1.大豆油: 多用于制作沙拉酱,饼干,酱油,曲奇等食品,会导致人患肥胖症,心血管疾病,自体免疫性疾病和癌症的风险增加。大豆油中通常含有草甘膦(一种除草剂)是一种潜在致癌物质。
2.玉米油: 一种精炼食用油,多见于爆米花,卷饼,薯片中,在精炼过程会使用具有神经毒性的己烷。
3.棉籽油: 一种提取自棉籽的食用油。由于 棉花生长期间需要喷洒大量的农药,棉籽油通常会含有微量的农药残留。此外在精炼过程同样会使用己烷或者漂白剂。 (3)增稠剂
1.卡拉胶: 一种增稠剂,多见于椰奶,白软干酪,咖啡奶精,杏仁奶和熟肉中。过量食用卡拉胶会抑制人体对钾等矿物质的吸收,造成肠胃不适。
2.纤维素: 一种增稠剂,多见于各种芝士,或者标注"高纤维"或"添加纤维"字样的食品中。容易导致炎症,消化问题和体重增加。 应该储备的食物
1.无麸质的燕麦(注意看配料表)
2.香料:如肉桂和姜黄粉(姜黄粉是一种非常突出的抗炎香料)
3.奇亚籽:适用于做饮料和沙拉
4.亚麻籽:可以加入进入奶昔,燕麦饭中
5.胶原蛋白肽:可以帮助修复肠道以及增加骨骼和肌肉;同时也可以帮助护肤。
6.植物蛋白粉:替代乳制品,减少食物敏感
7.优质脂肪:椰子油,牛油果油,沙棘油,初榨橄榄油等(注意油脂的轮替)